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老年人胃镜检查中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胃镜检查的240例老年患者随机为2组,静脉麻醉胃镜组经静脉缓慢注入芬太尼和异丙酚,达到镇静3~4级后行胃镜检查,设老年常规胃镜检查为对照组,记录各组基础值及检查中、检查后的HR,SpO2,NBP;观察检查中患者反应及检查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检查中血压及心率升高明显,特别是收缩压升高较明显,平均升幅大于30%,与芬太尼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恶心、呕吐、流涎、呛咳等症状明显,术后自我感觉较难受。芬太尼组患者均处于睡眠、无痛苦、无意识状态,检查医操作顺利,进镜轻松,无对抗,恶心、呕吐、流涎、呛咳等症状较少、较轻,术后自我感觉良好,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芬太尼、异丙酚联合阿托品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无不良记忆、利于检查操作等优点,对病人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异丙酚芬太尼麻醉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最佳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诊断为宫内发育迟缓胎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宫内发育迟缓患儿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较B组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更适用于治疗宫内发育迟缓的胎儿,且能有效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654-2 最佳治疗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12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分为肺间质病变组26例,非肺间质病变组54例,对两组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间质病变组与非肺间质病变组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CRP、RF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方面肺间质病变组虽高于非肺间质病变组,但是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肺间质病变早期应加强临床检查,以做到及早确诊与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临床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同时对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解。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原发性患者占比为83.75%(67/80),散发患者占比为77.50%(62/80),心电图检测显示典型低血钾改变患者占比为78.75%(63/80)。所有患者经静脉注射或口服补钾后,均痊愈。结论在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断和治疗中,心电图、血清钾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应注重对原发病的治疗,注重对各类诱因的避免。

  • 标签: 急诊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临床回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DM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126例DM低血糖反应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126例DM低血糖反应患者中,饮食和(或)体力及心理活动、自主增加服药量、肾功能不全、自主增服其它类型降糖药97例,占77%,同时服用其它可促使血糖降低的非降糖药物、并DM足或手术、感染等29例,占23%。结论多数医务人员过分强调了对DM患者的药物治疗,忽略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和饮食指导。用药不当、饮食和(或)体力及心理活动影响等是诱发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反应 诱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纤支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例确诊后经气管切开及合理用药后好转。结论临床中应高度警惕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出现侵袭性气道肺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治疗,若诊断不及时,其死亡率极高。

  • 标签: 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7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A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的治疗方法,即为对照组;B组患者在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的基础上,继续静脉注射依达拉奉针剂,即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B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B组患者较A组患者的疗效更好,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用药治疗外伤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回顾性分析 外伤性 脑梗塞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背景神经性高血压与左侧延髓腹外侧嘴区的关系已被证实,对脑干区域进行减压手术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可靠的治疗方法已经引起近来临床报告的极大兴趣。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左侧延髓腹外侧嘴区血管减压术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我们总结了国外进行的基础科学、动物模型以及人体研究。结论通过以往证据可以证明这种假说成立,即一部分高血压病人通过微血管减压术能够治疗高血压。

  • 标签: 脑干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多生牙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儿童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7例;一颗多生牙者65例,两颗多生牙者13例;位于牙弓腭侧的84颗,唇侧的4颗;从形态上看,呈锥形的61颗,结节状的20颗。结论儿童多生牙的发生,男性常多于女性,常单颗出现且位于牙弓腭侧,形态上以锥形多见。

  • 标签: 多生牙 回顾性分析 CB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花红片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24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照其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花红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治疗有效率分别96.7%(116/120)、81.7%(98/12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花红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花红片 金刚藤胶囊 盆腔炎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19眼)ARN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6例患者(19眼)治疗后,16眼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视力改善率为84.2%,所有患者视网膜复位效果满意,治疗后随访均未发现继发感染和眼球萎缩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应给予抗病毒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早期可行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 诊断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纤支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发病率低,临床少见,缺乏典型症状及体征,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但纤支镜检查对其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病情的进展,胸部CT可表现为双肺多发渗出、实变、结节及空洞影。结论临床中应高度警惕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出现侵袭性气道肺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治疗,若诊断不及时,其死亡率极高。

  • 标签: 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 回顾性分析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艾滋病患者的耳鼻咽喉表现特点。方法对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例患者中,其中有13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咽痛,5例为扁桃体炎,2例为鼻窦炎。结论在艾滋病患者中,出现最早的为咽喉、口腔卡波氏肉瘤、粘膜溃疡,因此,应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 标签: 艾滋病 耳鼻咽喉 表现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剖宫产病例术后成功施行阴道分娩的临床因素,并分析其母婴结局。方法选取80例再次分娩而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进入本院妇产科的剖宫产病例,均施予阴道试产,并以试产成功与否为依据分组甲组43例试产成功且施予阴道分娩,乙组37例试产失败且施予剖宫产,统计其母婴结局及临床因素。结果甲组病例母婴结局相对优于乙组,(P<0.05);其阴道分娩的临床因素涉及宫颈组织成熟度因素、妊娠间隔时长因素、胎头位因素、孕周因素、胎儿腹围因素、胎膜早破因素以及宫高因素,(P<0.05)。结论对于再次分娩的剖宫产病例,为改善母婴结局,需展开阴道分娩专业评估工作。

  • 标签: 妇产科 剖宫产 临床因素 阴道分娩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精神疾病的早期有效识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1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40例无精神疾病且体检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E组。根据精神疾病的不同类型可将实验组患者分为四组A组为精神分裂症组95例,B组为焦虑症组10例,C组为抑郁症组41例,D组为神经症组16例。取各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心肌酶谱测定,比较测定结果。并在A组患者经治疗3周、5周、7周后,再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再比较测定结果。结果A组各项心肌酶含量高于其他组,而B、C、D组测定的心肌酶含量与E组测得结果相近,A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测得的心肌酶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诊断早期精神分裂症时可用心肌酶谱测定的方法,此方法有效准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回顾性总结 分析 精神疾病 早期有效识别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脏病变的关系及HBV-GN患者肾脏病变与肝脏病变的关系,总结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住院诊断的血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的肾小球肾炎病例97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HBV-GN病例32例。对32例HBV-GN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32例HBV-GN患者,男性22例(68.7%),显著高于女性(31.3%),平均年龄为26.3±13.2岁。2、97例乙肝抗原阳性的肾炎患者,确诊HBV-GN32例,血清HBeAg阳性或HBV-DNA定量>105copies/mlHBV-GN的发病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或HBV-DNA定量<105copies/ml组。3、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尿蛋白、BUN、肝功能、肾脏病理学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血清HBV-DNA定量对它们亦无影响。4、肝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相比,尿蛋白、BUN无显著差异。结论1、HBV感染及其复制状态与HBV-GN的发病密切相关,HBV相关性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的沉积可能是HBV-GN的主要发病机制。2、HBV的复制状态并不影响HBV-GN患者的肾脏病变程度。3、HBV-GN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肾脏病变程度无关。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肾小球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肠炎的治疗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间接收的72例缺血性肠炎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便血情况改善最快为2天,便血消失最快为6天,平均便血消失时间为6.5±1.2天;腹痛改善最快为2.5天,平均腹痛改善时间为4.2±1.3天;69例患者身体恢复正常,有2例患者身体有所好转,有1例患者身体情况未得到好转。结论缺血性肠炎在治疗时要严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对症进行治疗,并且应该对患者进行静脉灌注,和禁食等相应有效的措施

  • 标签: 诊断 缺血性肠炎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已确诊肝淀粉样变性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并结合文献回顾,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文献及4例明确诊断为肝淀粉样变性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腹部彩超、腹部CT或腹部MRI、肝或肾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特异性的组织染色(刚果红染色)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有腹胀、纳差、乏力、肝肿大,伴有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明显升高。肝脏或肾脏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见大量粉红色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病理结论为肝、肾淀粉样变性。结论肝淀粉样变性临床少见,表现多样化且大多为非特异性,很难早期诊断,对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肝淀粉样变性的患者,肝、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及特异性组织学染色(刚果红染色),可帮助确诊肝淀粉样变性。

  • 标签: 肝淀粉样变性 临床特点 刚果红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比阿培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问题。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在我国21家医院住院的124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给予比阿培南单药或者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对每个患者进行PSI评分,按照PSI评分进行分组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1209例有完整疗效评估资料的病例进行分析,痊愈55例,显效813例,进步147例,无效194例,总有效率为71.79%,不同PSI评分分组之间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前后正常转化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比阿培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比阿培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 碳青霉烯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