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2月纳入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各30例展开本次研究,分析其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包括妄想、幻觉、行为冲动、焦虑抑郁等,对于抑郁症患者,其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包括妄想、自责、焦虑抑郁等;比较两组自杀行为发生率,抑郁症组相对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自杀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心理治疗联合利培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本院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治疗与利培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74%)更高,与对照组(76.32%)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利培酮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2月纳入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各30例展开本次研究,分析其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包括妄想、幻觉、行为冲动、焦虑抑郁等,对于抑郁症患者,其自杀行为临床特征包括妄想、自责、焦虑抑郁等;比较两组自杀行为发生率,抑郁症组相对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自杀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心理治疗联合利培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本院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治疗与利培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74%)更高,与对照组(76.32%)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利培酮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与价值。方法:以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症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6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医治与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前提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患的抑郁情绪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病患护理2周、护理4周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61%,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病患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充分降低病患的抑郁负面情绪,还能够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症状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Orem自护模式在精神分裂症的护理中应用比较广泛,本文将对Orem自护模式内容、应用、评估工作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Orem自护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Orem自护模式 精神分裂症 评估工具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19 年 10 月 期间诊治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 42 例作研究对象,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 分组: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 组( n=21 ) ,将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 组( n=21 ) ;参考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就 2 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 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 t = 9.521 , P=0.000 ) 。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在控制患者阴性、阳性症状方面效果突出,建议推广 。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常规护理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在三明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治疗的 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氯氮平组 37例患者均采用氯氮平治疗,奥氮平组 37例患者均采用奥氮平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 治疗后奥氮平组PANSS评分及精神症状评分均低于氯氮平组, WMS评分及 MMSE评分均高于氯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奥氮平改善病情同时可以提高认知水平,安全性好。

  • 标签: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维持性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培酮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老年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奈哌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量表评分(NCSE)、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等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多奈哌齐 利培酮 精神 认知功能 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0年9月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78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根据康复情况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更好。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在脑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分别开展一病一优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3个月后进行组间抑郁、自我效能与智力水平的评定与对比。结果:护理后各组HAMD、GSES、MMSE评分均显著改善,研究组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突出(P<0.05)。结论:一病一优护理模式应用于脑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中能够促进患者抑郁状况与智力水平的改善,提高自我效能。

  • 标签: 一病一优 护理 脑部器质性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运用阿立哌唑进行 治疗的结果。方法 2017.01 -2018.02 在我院就诊的 82 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病人,将所有研究的病人 均分为 2组,对照组: 41 例,常规方法;试验组: 41 例,常规方法 +阿立哌唑,对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试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施行积极心理学理论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盲选于我院(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间)行 诊治的 92 位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探究分析,应用电脑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 n=46 ,传统理论干预)和观察组( n=46 ,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对入选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幸福进取感及健康情况进行比较探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择取对象幸福进取感及健康情况评分结果比对未见明显差异 (P 值大于 0.05) 。差异干预施行后观察组幸福进取感及健康状况评分分值均优于对照组 (P 值:低于 0.05) 。 结论: 于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具显著效果,对其康复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积极心理学理论 幸福进取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知信行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家庭功能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通过双盲分组法将本院收治的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针对A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随访干预,针对B组30例患者实施知信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比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家庭功能评分、幸福感指数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知信行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能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及幸福感指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 标签: 知信行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家庭功能 幸福感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喹硫平治疗神经内科阿尔茨海默病(AD)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进行AD治疗方案研究,将该病病例80例以治疗药物不同分组,对照组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以与喹硫平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6周的BEHAVE-AD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AD 喹硫平 精神行为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利培酮结合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本文所选6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利培酮治疗)与观察组(31例,利培酮结合阿立哌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PANSS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阿立哌唑
  • 简介:[摘要 ] 目的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探析这一护理方案对患者负面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例数与入院时间分别为 106 例、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例数: 53 例,护理方法: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参照组(例数: 53 例,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服务)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 在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的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 ( P<0.05)。 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服务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精神状态,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予以广泛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老年冠心病 负面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2例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依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分析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糖尿病 优质护理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预防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血症的临床效果,为确保患者安全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于2020年07月--2021年07月,以本院精神科接收的6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之设为常规组(利培酮)、研究组(利培酮+阿立哌唑),各33例。观察对比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研究组用药6个月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女性患者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高泌乳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