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金庸的个人经历及创作时的文化语境,考察其不同时间段的小说创作。在金庸人生的不同阶段,他对于道德、人性、民族与历史等问题的思考不断发生变化,层层深入,并将这种思考寄寓于小说之中。他实际是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书写着具有真正现代思想的武侠故事,通俗却不媚俗。

  • 标签: 金庸 香港 反媚俗 反英雄
  • 简介:导演:迈克尔·温特伯顿MichaelWinterbottom主演:卡西·阿弗莱克CaseyAffleck、凯特·哈德森KateHudson、杰西卡·阿尔芭JessicaAlba首映:2010年8月11日(法国)背景:即便是被斯蒂芬·金夸奖为"他已经到达巅峰了"的黑色犯罪小说作者,吉姆汤普森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勤勉的他著作颇丰,除了黑色小说之外,吉姆·汤普森还为库布里克的《杀手》撰写对话、给《光荣之路》拟写剧本。他的相当一部分作品被拍成了电影,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山姆·佩金法的《亡命大煞星》,以及这部《心中的杀手》。早在1976年,《心中的杀手》便被伯特·肯尼迪搬上了银幕,时隔34年之后,来自英国的名导迈克尔·温特伯顿再度策划翻拍此片。

  • 标签: 犯罪小说 杀手 迈克尔 汤普森 黑色 乔伊斯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产推理片与推理小说之间的联系,提供一种影视创作思路。推理小说范畴很广,不仅有注重解谜的本格推理小说,还有包含解谜、悬疑、惊悚、犯罪元素的泛推理小说。在推理片中,推理更像一种万能的可添加“元素”。国产推理片中除了小部分本格推理片外,以多样化题材的泛推理片为主。国产推理片中“侦探”的形象较少,警察形象居多,且注重塑造人物。国产推理片包含多种叙事手法,其中不少高质量影片采用了“POV叙事”。不同类型片与推理片之间有着良好的相性,不同类型的叠加会产生无限可能。

  • 标签: 推理片 本格推理 泛推理 侦探 POV叙事 推理加
  • 简介:《低俗小说》上映至今已20个年头,它取得的成就是大多数电影无法达到的。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低俗小说》20周年展映活动上,导演昆汀·塔伦蒂诺酒后在海滩上模仿起电影里经典的扭扭舞,并一如既往地口无遮拦:"那些没看过《低俗小说》的影迷你们这20年都干嘛去了?你们都是Loser(念这个词的时候,昆汀将元音○拉得很长,颇为娇嗔)。"

  • 标签: 《低俗小说》 戛纳电影节 趣味 解析 展映活动 导演
  • 简介:对于当代中国小说,存在于“忠实”历史和“虚构”历史之间的差别,使我们的阅读一直以来都少了一种可以在现实的实践“应该”如何发生之外“可能”如何发生的启示与寓言价值。对近期一些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的观察表明,传统小说模式中的“军人”造型有变化的迹象,但消费时代的社会现实、军人作家的身份局限与职业焦虑,使文学与现实、文本与历史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仍缺乏必要的基础。

  • 标签: 长篇小说 虚构模式 军事题材小说 想像 叙述 女性意识
  • 简介:建筑环境的灵魂是空间,建筑的美随着内部空间构筑的变化被赋予不同的人文精神而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调。进入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现代纤维艺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介入和二度创造,传递出不同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充满独特个性魅力的、具备旺盛生命力的艺术气质,丰富着建筑空间的内涵。

  • 标签: 现代纤维艺术 建筑空间 纤维材料 文化系统 人文精神 空间艺术
  • 简介:这篇文章是中国音乐界的老朋友、20世纪30年代曾长期滞留中国的俄罗斯音乐家齐尔品(AlexanderTcherepnine)用英文写成,发表于美国《音乐季刊》(TheMusicalQuarterly)第21卷第4期(1935年10月)。作者以悠闲的笔触描绘了他在上海、北平等地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既有一般西方读者所感兴趣的东方风情,大多数又总能与音乐扯上关系;更有从专业角度对当时中国音乐的介绍、评论和建议;上海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等均是他亲自接触和描述的对象。

  • 标签: 中国音乐 现代中国 30年代 专科学校 音乐家 俄罗斯
  • 简介:现代艺术正处在多元共生的时代,地域、气候、环境等因素成为新的言说对象,人类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水器作为其中一种说明问题的方式,它对于其地域文化具有无法回避的负载力,所以便以一种复杂的当代方式存在。作为东方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几乎浓缩了东方人所有的情感和艺术智慧。

  • 标签: 现代形态 水墨 地域文化 东方绘画 多元共生 现代艺术
  • 简介:整个现代艺术运动都与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看,这个名字就是塞尚(PaulCezanne1839-1906)。塞尚被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现代绘画,甚至对现代雕塑都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塞尚的丰功伟绩表现在他对绘画结构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上。

  • 标签: 现代绘画 印象主义 塞尚 现实主义 艺术观察 学院派绘画
  • 简介:当80年代接近尾声时,美国女艺术批评家凯米·莱文(KimLevin)推出了她的一部文集,名为《超越现代主义:70年代至80年代艺术评论集》(Harper&Row出版社)。此书集中了她近15年来为《格林威治之声》及其它杂志所写的艺术评论。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贫乏:70年代》,从评述迪尚开始,

  • 标签: 艺术批评家 艺术评论 凯米 Harper 评论集 华丰
  • 简介:现代音乐”的观念应进行认真的思考与分析,“现代音乐的观念”归纳了三个重要特点:“现代音乐”是极具创造性思维的音乐;“现代音乐”是创新意识的产物;“现代音乐”是体现精神和意识的天地。

  • 标签: 现代音乐 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 美学思想 音乐形式 艺术精神
  • 简介:熊秉明先生是颇有建树的哲学家、艺术家,是将二十世纪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而创造出新文化的杰出代表。熊先生在雕塑方面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他对金属材料的创造性运用,使得线和面的抽象性富于情感与哲理,这是他对西方视觉形式及中国书法美学研究的形象体现。熊秉明在艺术理论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其大量著作对于探索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出路与前景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作为一个多才多艺、广有建树的艺术家,熊秉明先生在诗词、书法领域亦有独到研究,他是一位将书法引入西方最具影响力、最有成就的代表,曾经使得法国总统希拉克看到法国书法学会在巴黎大学举办的书法展览后欣然题词:“中国书法是艺术的艺术”。随着中国开放的进程,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熊先生做为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带着母文化的泥土,在西方接受阳光雨露,而长成参天大树,这对我们无疑具有典范意义。本刊隆重推出熊秉明先生专题,援引一些名家撰写的文章予以纪念。

  • 标签: 现代艺术 熊秉明 自意识 艺术品 艺术家 观念艺术
  • 简介:<正>中国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儿童的中国画学习,一方面要让儿童感受到传统国画艺术的魅力,了解其独特的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手段,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应启发儿童以更丰富、更多样、更广泛的艺术理念来进行开放式的国画学习,充分地吸收各类艺术

  • 标签: 中国画艺术 艺术理念 学习过程 画面构成 游戏活动 笔墨情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7-28
  • 简介:文化部关于开放‘禁戏’问题的通知,所以我们对于旧剧必须加以改革,文化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

  • 标签: 剧院现代 现代转换
  • 简介:一、现代杂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社会意识、审美意识不断的增强,观众已从原来单纯对杂技技巧的欣赏,转变为对综合性杂技艺术美的追求,杂技作为一项传统艺术,也正由通俗向雅致、由惊险刺激向轻松优美转变,它已从当初的纯技巧表演逐步演变成为以技巧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综合艺术手段不断追求更高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层次的舞台表演艺术,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杂技剧正是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

  • 标签: 杂技 现代 舞台表演艺术 教育 发展趋势 社会生产
  • 简介:本文认为,齐白石绘画是最典型的文人画,他的绘画创作与他早期的农民和民间艺人身份没有直接关系.齐白石是靠毫不懈怠地读书作诗来提升他的传统文化品位的.齐白石的画风又非传统文人画的简单延续,他的审美变异使得传统文人画弱化了"逸"的成分,而强化了个性意识与笔墨张力.齐白石作为现代绘画史上将传统文人画推到极致的人物,同时也标示着传统延续的难度.

  • 标签: 齐白石 文人画 传统 困惑
  • 作者: 《戏剧之家》2009年第10期供稿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0期
  • 机构:十堰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现代豫剧《乡试》以80后的女大学生田亮亮为中心人物,讲述了她在初入社会,走上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岗位后的一系列故事。作品通过她的经历,反映出当代农村变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年轻的基层干部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困惑和成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继《红豆》之后,江凯文又推出了EP《家春秋》,其中的又一首新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带有强烈中国风,尤其令人称道。《家春秋》中的歌曲,将民间传说、名著故事穿插其间,使中国元素得到比较充分的呈现,仔细聆听每一首歌曲,很容易感受

  • 标签: 江凯文 中国风 《红豆》 林妹妹 音乐制作 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