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峡江县稻瘟病重发生年,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产量损失近25年来最严重一年。重发生原因主要有:主栽品种抗性低;2015年夏季2000年以来最凉盛夏,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出现持续低温、多雨、寡照天气;栽培管理不当和防治效果偏低。因此,防治策略上,需选用抗病品种,并及时掌握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加快抗病品种选育和品种更替;加强监测预警,根据田间稻瘟病发生动态,指导作物合理布局,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控;科学合理用药,推进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病虫防控效果。

  • 标签: 稻瘟病 重发 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全省盆地区22个农气观测站小麦各生育期观测资料、各地海拔经纬度及影响小麦生长发育速度因子进行分析,建立小麦生育期预报模式,根据所建立模型未来天气进行预报,可实现实时动态预报小麦生育期。

  • 标签: 四川盆地 小麦 生育期 预报模式
  • 简介:竹镂舟蛾福建毛竹林主要害虫,具有周期性暴发成灾特点。研究竹镂舟蛾幼虫取食不同受害竹叶后,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研究表明,竹镂舟蛾取食、重度受害竹叶后,幼虫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减轻,成虫生殖力衰退,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揭示了该虫种群数量消长寄主植物被害关系。

  • 标签: 受害竹叶 竹镂舟蛾 生长发育
  • 简介:通过黏胶型性诱捕器和灯测2种方法玉米大螟越冬代成虫同地对比诱测结果表明,黏胶型性诱捕器监测越冬代大螟成虫效果好,诱蛾趋势和峰型灯诱基本趋于一致,可用于替代灯诱监测。对比分析发现,大螟性诱测第2蛾峰高峰日,灯诱测雌蛾发蛾高峰期相吻合,可作为性诱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大螟发生期重要依据,具有较强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7d分别作为雌蛾发蛾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大螟卵孵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该法适宜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 标签: 大螟 黏胶型性诱捕器 监测效果 发生期预测
  • 简介:粮食储藏害虫天敌,国内研究较少。我们经过近一年时间实仓观察,了解了粮库稻谷几种主要害虫天敌情况,现报道如下。一、调查方法1、调查仓房选择储藏早谷司铺新仓铺前二仓和储藏晚谷青板三仓城阳二仓等四座仓库作为调查仓。每仓储藏稻谷量为40—53万公斤,入库时间为1986年8月—12月,储存方

  • 标签: 害虫天敌 粮食储藏 青板 新仓 长角谷盗 粮温
  • 简介:上饶地区,一般年产粮21亿公斤,最高年达21.95亿公斤。早稻稻瘟病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回升,八十年代前中期危害日趋严重1982—87年年均叶瘟发病面积1.866万公顷。穗颈瘟0.898万公顷,年均损失稻谷0.1亿公斤。1985年全区穗颈瘟达2.2万公顷,损失稻谷0.35亿公斤,为历史新罕见(表一)。该病已成为我区早稻生产中一大障碍,笔者

  • 标签: 穗颈瘟 发病面积 叶瘟 上饶县 早稻品种 早稻生产
  • 简介:长期以来,由于农民普遍缺乏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病虫防治一直农业发展一大难题。特别是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我们曾采用直接培训农民等方法,向农户传授病虫防治知识,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培训费用高,组织实施难,农民培训难于大面积推广。因此,直接培训农民方法,解决目前广大农村病虫防治难这

  • 标签: 农作物病虫 农村病 培训费用 农业发展 水稻主要病虫 植保技术
  • 简介:本文从传毒蚜虫、气象因素、油菜品种抗性和防治水平等方面探讨了赣抚平原油菜病毒病发生轻重原因,并提出预防苗期发病防治策略。

  • 标签: 油菜 病毒病 发生轻重原因 防治策略
  • 简介:稻曲病修水县中稻穗期主要病害。通过选用拿敌稳、爱苗、富力库和井冈霉素等药剂开展稻曲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为有效地控制该病发生,减少病害损失,实现水稻低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实践依据。稻曲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爱苗、富力库和井冈霉素稻曲病防效分别为63.60%、52.66%、60.52%、43.46%;增产幅度分别为13.99%、10.62%、12.38%、4.99%;增收幅度分别为8.45%、5.95%、8.44%和2.90%;增产收益分别为121.9元、82.8元、117.5元和40.4元。通过试验得出:药剂防效增产量、增收效益呈正相关,防效越好,增产幅度和增收幅度越大。采用以上药剂适时防治稻曲病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标签: 稻曲病 药剂防治 效益评估
  • 简介:根据永修县植保站简要分析了永修县二化螟趋重发生原因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化螟防治策略。应针对二化螟种群不断积累,迅速回升和二化螟抗药性已显著增强特点,进行翻耕灭茬,减少虫源基数;做好预测预报,推广科学防虫;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插花稻田;推行综合治理,平衡生态条件。

  • 标签: 二化螟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永修县
  • 简介:撑绿竹赤水市重点栽培竹种之一,近年来,撑绿竹茎腐病成为危害撑绿竹最严重病害。为了明确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病风险等级,调查了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病发生情况,并根据风险评估方法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病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病风险等级值R=1.71,属中度危险有害生物。调查结果为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病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撑绿竹 茎腐病 风险评估
  • 简介:早稻抛秧田水稻主要病虫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比移栽田发生为害重,穗期更为突出。不防治情况下,抛秧田病虫为害损失重于移栽田。

  • 标签: 早稻 抛秧田 病虫 发生特点 为害损失
  • 简介:2014-2017年,龙海市浮宫镇蜡彩袋蛾(ChalinlarminatiHevlaerts)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和天敌情况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蜡彩袋蛾福建省龙海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袋囊中越冬。野外调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香樟、洋蒲桃、树葡萄和脆桃等树木,而对荔枝、龙眼和金煌芒果等危害较轻。试验偶然发现了蜡彩袋蛾寄生天敌——绒茧蜂,该蜂成虫羽化期和蜡彩袋蛾羽化期基本吻合,且蜡彩袋蛾幼虫寄生率较高,抑制害虫大发生,具良好控制作用。

  • 标签: 蜡彩袋蛾 生物学 生态学 绒茧蜂
  • 简介:明确稻瘟病抗性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对于抗源改良及新抗源创制具有指导意义。以重组自交系C55为材料,连续2年水尾病圃通过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考察C55各家系颈瘟病情指数,泸县考察C55各家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颈瘟病指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选取田间最高颈瘟病指<23.0%15个家系组成抗病组,选取单株粒重>34.0g15个家系组成感病组,通过t检验比较2组间主要性状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播始天数、单株穗数及株高颈瘟病指简单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颈瘟病指简单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播始天数、株高及结实率颈瘟病指偏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单穗重颈瘟病指偏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感2组间颈瘟病指、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单穗重及单株粒重差异达5%或1%显著水平。单株产量高家系抗瘟性相对弱,15个抗病组家系可作为抗源利用,并对抗源改良方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籼稻 重组自交系 颈瘟病情指数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 简介: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AC)、抗坏血酸(VC)、柠檬酸(CA)和硫代硫酸钠(hypo)5种防褐化剂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及褐化情况影响。测定不同时间愈伤组织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PVP细胞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第20天时hypo处理PPO活性最低,低于对照78.77%,第15天时VC处理POD活性最低,低于对照604.92%;第20天时,CA处理总酚含量最低,低于对照108.82%。所选5种防褐化剂降低红豆杉细胞褐化均具有一定效果。

  • 标签: 南方红豆杉 愈伤组织 防褐化剂 酚类物质 酶活性
  • 简介:当归根腐病当归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分离纯化后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为了明确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当归根腐病抑制作用,分别以两种中药水浸液小当归根腐病抑制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50g/mL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抑制率为25.23%和53.48%,孢子萌发抑制率为51.57%和74.56%,且所有处理发生根腐病均比对照低,差异达显著水平。

  • 标签: 党参、黄芪 提取液 当归根腐病病菌 抑制作用
  • 简介:为明确480g/L毒死蜱乳油苹果绵蚜及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特选取虫害发生较重苹果园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0g/L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药后21d苹果棉蚜防效最高可达89.70%,药后15d桃小食心虫防效最高可达94.34%,防效较好且果树安全。

  • 标签: 480 g/L毒死蜱乳油 苹果绵蚜 桃小食心虫 防效
  • 简介:应用有效积温法则预测昆虫某一地区发生代数及其地理上分布界限,或预测某一虫态发生期等,国内已有许多报道。迁飞性昆虫应用也有人作了研究(李馥葆1985)。我们试以不同地理宗农业昆虫CK值,来预测它们我省各地可能发生世代数,并进行初步检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 标签: 有效积温法则 发生世代 迁飞性 虫态 李馥 发育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