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静脉配置药物的常见溶媒错误进行调查分析,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8年第一季度静脉药物配置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针对其中的溶媒错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结果在592份不合理医嘱中,其中溶媒种类不当占不合理医嘱的10.6%,溶媒用量不当占不合理医嘱的24.2%,由此可见,与溶媒相关的错误占比高达34.8%。结论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中,溶媒相关错误占比较大,药师在医嘱审核中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及时干预临床不合理医嘱,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配置 溶媒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做好手术操作分类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3例错误的手术编码的分析,阐明手术分类方法。结果对疾病及手术术式不了解、对手术方式不了解、不查看手术记录仅根据电脑操作均可导致编码错误。结论要做好手术分类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及,掌握疾病及手术操作方法,了解额手术目的及术式,并不断更新知识。

  • 标签: 手术分类卵巢钻孔术造口术立体定位直肠粘膜下环切术(PPH)
  • 简介:摘要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错误相关负波是在错误情况下的神经认知警报信号,该脑电成分的个体差异反映了错误敏感性的不同和内部感知威胁的差异性。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错误相关负波波幅出现明显增强,因而过度活跃的错误监测活动是强迫症的核心功能障碍之一,与过度担忧与怀疑、反复检查等核心症状密切相关。此外,错误相关负波增强有望作为强迫症诊断或预测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也是该疾病潜在的干预目标。因此,进一步厘清错误相关负波增强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对强迫症的有效诊疗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波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波的实验范式、来源脑区、特征表现、影响因素以及临床价值与应用,为今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强迫症 错误相关负波 错误监测
  • 简介:宝宝感冒、发烧、拉肚子,你都怎么做?快来看看下面四位妈咪的做法吧!错误1发烧赶紧用药那天我把宝宝送到幼儿园没多久,老师来电话,说孩子发蔫,测了一下,体温妈妈口述38℃。宝宝发蔫可不是好事,我匆忙请了假,去接宝宝。宝宝确实不像平时那样欢蹦乱跳。回到家中,我给他吃了一勺退烧药,泡了柠檬蜂蜜水,让他多喝水,又让他躺在床上,并在他脑门上贴了一个退热贴。没一会儿,宝宝就睡着了。宝宝醒来后,开始精神头十足,我知道他没事了,再测体温,36.3℃,一切正常!

  • 标签: 蜂蜜水 午饭时间 小伙伴 高热惊厥 流鼻涕 小儿腹泻病
  • 简介:病案是病人的健康档案资料,在医、教、研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我们中医教学医院,一些典型、特殊的病案是生动的示教资料。目前在全国开展的医院分级管理,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评估,主要医疗指标均来源于病案。另外病案也是解决医疗纠纷,判定法律责任的事实依据。我院自1991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案书写规范》标准,对出院病历逐份进行质量评析,现就中医病案书写常见错误分析如下。一、问诊问诊书写质量主要反应在主诉的现病史上。

  • 标签: 中医院 病案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
  • 简介:由于缺乏安全合理的用药知识,人们在自我药疗上仍存在着很多误区。不少人患病后,时常先人为主,自我诊断,认为是“老毛病”,要么凭经验自行用药,要么模仿他人。但您可知道,由于人体差异,可导致不同人用药,药理作用不一样。另外,即使是同一个人,在

  • 标签: 错误用药 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青光眼 止痛药 空腹用药
  • 简介: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骸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和打骂更看作用。

  • 标签: 婴儿 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优点
  • 简介:用药安全是关乎人类健康和民生的重要问题。用药错误(medicationerror)管理是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医疗失误中用药错误所占的比率在美国为24.7%,英国为22.2%,荷兰为21.4%,澳大利亚为19.7%,加拿大为17.3%,新西兰为9.1%[1]。美国医疗机构每年因用药错误死亡的患者达数千例,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每年增加医疗机构成本费用达几十亿美元[2]。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ternationalNetworkfortheRationalUseofDrugs,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成立2年来共收到来自全国的5000余例用药错误报告,绝大部分错误属于B级及以下(用药错误分级见1.3)。这些数据显示,在我国医疗机构内,用药错误可发生于处方、调剂、使用等多个环节,音似形似药品是引发用药错误的首要因素,占所有用药错误的21%。

  • 标签: 用药错误 管理 中国 专家 医疗机构 临床安全用药
  • 简介:由于医疗改革,病人的自付费用增加与病人的经济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药的应用,高科技的仪器设备的引入,新技术的发展等,医疗费用随之增长。医疗费用的投诉明显增长,收费问题是护患纠纷的首要问题。我院自2003年以来由电脑代替手工收费,不断寻找对策,经过3年的实践,大大减少错误收费现象。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电脑收费 管理 医疗费用 医疗改革 经济能力 自付费用
  • 简介: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诊用药错误(ME)的发生情况,探讨ME的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参与北京市卫生局ME监测报告系统试运行的医院,自2011年8月上报ME报告,并在医院内按月进行ME报告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防范措施。收集门诊药房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上报北京市卫生局的ME报告,进行ME分级(按美国国家用药错误报告及预防协调委员会标准)和发生环节分析,分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北京市ME监测报告系统试运行阶段)和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络运行阶段)2个时段进行ME发生情况比较,评价医院所制定防范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共收集到ME报告506例,占同期门诊处方例数的0.031%(506/1636429)。A级错误错误隐患)2例,B级错误(发生错误但未发给患者,或已发给患者但未使用)462例,C级错误(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伤害)42例,无D~I级错误。ME发生在医师处方环节者459例,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当(75.16%,345/459)、给药途径不当(12.64%,58/459)、选药不当(5.88%,27/459)、有禁忌证用药(3.05%,14/459)、配伍不当(2.61%,12/459)及溶媒不适宜(0.65%,3/459);发生在药师调配环节者47例,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名称相似、包装相似及位置相邻等。针对医师处方环节,医院自2012年10月启动“四级点评、四级反馈”的监管模式,有效提高了处方合格率,医师处方环节的ME例数占同期处方例数的比例由试运行阶段的0.035%(398/1139613)降至运行阶段的0.012%(61/496816)。针对药师调配环节,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易混淆药品的辨识度,药师调配环节的ME发生率由试运行阶段的0.004%(40/1139613)降至运行阶段的0.001%(7/496816)。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标签: 门诊医疗 医疗差错 安全管理
  • 简介:错误是成功的向导。如果不能从孩子所犯的错误当中寻找孩子的优点,也就失去了找到成功的方向。诗人泰戈尔意味深长地说过: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

  • 标签: 儿童 养育方法 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资源一般指为保证教育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课程资源有时也称为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微观层次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就是要将一切能够为教学活动所用的资源都挖掘出来。

  • 标签: 课程资源 合作学习 幼儿 路径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与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医学教育从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着手,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1]在大健康背景下,探索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实现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目前我国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通常有九种,运用这九种培养适合护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虽然成熟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但长期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和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的现象,为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培养适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利用“医联体”资源提升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前就对不同层级的医疗企业有充分的认识,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岗位。

  • 标签: 医联体 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能力
  • 简介:摘要:药学资源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优化配置与利用,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药学资源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实现药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课题。

  • 标签: 药学资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优化配置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常规剂量扫描情况下模拟低剂量CT图像的方法,以此生成训练数据集中与常规剂量CT具有对应关系的低剂量CT图像,并建立深度学习模型,用于低剂量CT图像的降噪。方法使用Philip Brilliance CT Big Bore模拟定位机,其不同算法重建的CT图像具有不同的噪声水平,其中iDose4算法噪声较大,而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噪声较小。提出一种以等价噪声水平重建图像替代低剂量CT图像的方法。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的曝光量分别采用250和35 mAs。分别扫描CTP712均匀模块,用IMR算法重建低剂量CT图像,用不同降噪水平的iDose4算法重建常规剂量CT图像,并根据噪声分布从中找出低剂量CT的噪声等价图像。随后,用常规剂量和噪声等价CT图像配对训练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cycle-consistent adversarial networks,CycleGAN),使用模体测试该方法对真实低剂量CT噪声的改善程度。结果用iDose4 level 1重建的常规剂量CT图像可替代IMR重建的低剂量CT图像。低剂量扫描可降低86%的辐射剂量。使用CycleGAN模型降噪后,对于均匀模块,降噪幅度为45%;对于CIRS-SBRT 038模体的脑、脊髓和骨等处,噪声值分别降低了50%,13%和7%。结论等价噪声水平重建图像可用于替代低剂量CT图像训练深度学习网络,在避免受检者受照剂量增加的同时,减少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 标签: 低剂量CT 噪声等价图像 深度学习 降噪 放疗模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