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限制性输血以及开放性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术中输血病患20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甲组和乙组各1000例。甲组实行术中限制性输血,乙组实行术中开放性输血。综合分析两组的输血情况,比较人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人均输血量为(2.2±0.3)U,明显比乙组的(3.4±0.7)U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输血率为4.0%、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比乙组的7.1%、12.68%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麻醉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与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术中采取限制性输血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输血率,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开放性输血 效果 限制性输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胎盘嵌合(confined placental mosaicism, CPM)对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对8例NIPT假阳性病例进行胎盘多个位置的遗传学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PM对NIPT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8例NIPT假阳性病例中,5例为CPM,分别为9号三体、13三体、21三体、22三体以及X三体CPM;胎盘不同区域的染色体异常比例差异明显(4%~80%)。5例CPM中,2例表现为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合并其他超声异常,1例表现为孤立性FGR,其余2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CPM是NIPT假阳性的重要原因,NIPT对CPM有较高的敏感性;CPM可能与FGR相关。重视CPM对于NIPT检测前后的遗传咨询以及妊娠管理有重要帮助。

  • 标签: 限制性胎盘嵌合 无创产前检测 假阳性 胎儿生长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结果通过临床验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发生于脑卒中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并发症状,在影响睡眠的同时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以及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睡眠质量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回顾目前睡眠障碍的多种治疗方法及兼顾本地区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特点之后,本文就睡眠限制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在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索。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睡眠限制疗法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多发伤合并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162例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视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积极性液体复苏治疗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实验组患者MODS与ARD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指标水平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炎性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多发伤合并休克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多发伤 休克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水盐限制联合利尿治疗对CAPD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疗效.方法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CAPD5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水盐限制,B组在水盐限制的基础上,加服速尿120~240mg/日,分2次口服,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体重、平均动脉压、尿量、超滤量、浮肿程度、心胸比例等变化.结果①较治疗前相比,A组的体重、平均动脉压、心胸比例均有所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尿量和平均超滤量无变化.B组的体重、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心胸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体重和平均尿量在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的水肿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组更为明显.③A组总有效率为53.8%,B组总有效率为84.7%.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限制水盐摄入或联用利尿治疗均能改善CAPD患者容量超负荷状况,但后者的效果更明显,水盐限制基础上加用利尿是治疗CAPD患者容量超负荷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腹膜透析 容量负荷 利尿 水盐限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疗法,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碱剩余值、血乳酸值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通过调控相关下游蛋白进而限制流感病毒感染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SIRT1敲除的A549细胞系,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野生型和SIRT1敲除的A549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RNA-Seq测序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并通过免疫印迹测定两种细胞系中的流感病毒NP蛋白,以及SIRT1相关功能蛋白在流感病毒感染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SIRT1敲除的A549细胞系中流感病毒复制增强。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2 67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 012和659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天然免疫抗病毒反应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等信号通路。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相比野生型细胞,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IFITM3)和自噬蛋白LC3-II在SIRT1敲除细胞系中都存在表达升高程度的下降。结论SIRT1通过调控下游重要蛋白诸如IFITM3和LC3-II来拮抗流感病毒复制。

  • 标签: 流感病毒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A549细胞 RNA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 作者: 郝茜 周芸 刘燕 张彩香 刘宝来 刘文操 冯勤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科教处,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学教研室,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外科学教研室,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太原  0300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在临床技能整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13级、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SPOC的临床技能整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单项技能理论讲授配合现场演示的教学模式。通过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通过率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2个年级试验组学生的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分别为95.0%(57/60),93.5%(58/62),均高于同年级对照组的83.9%(52/62),81.3%(52/64),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个年级试验组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为98.3%(59/60),高于同年级对照组学生的87.1%(54/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的综合评价[90.6%(774/854)]高于对照组学生[81.6%(720/88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POC的临床技能整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 标签: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临床技能 课程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今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共120例,按照补液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补液方式,研究组予以限制性补液。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5.62±6.14)岁;研究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6.12±5.74)岁。对比两组患者补液前后静脉血氧饱和度、血乳酸、血小板、红细胞比容;比较两组患者创伤性休克纠正时间、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时间及输液量;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研究组各项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改善临床指标显著,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创伤性休克 限制性补液 并发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输血与积极输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内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分成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研究组采取限制输血,对照组采取积极输血,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输血前,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输血后24h,研究组的凝血酶时间、凝血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限制输血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而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限制输血 积极输血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病人及骨折病人积极输血与限制输血对病人住院时长的影响,探讨季节性缺血时的临床输血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三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输血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人270例,其中缺血季节输血治疗病人118例,非缺血季节输血治疗病人152例;骨科输血治疗的骨折病人224例,其中缺血季节输血治疗病人111例,非缺血季节输血治疗病人113例。缺血季节采取限制性输血,非缺血季节采取积极输血。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分析两个科室积极输血与限制输血对病人住院时长的影响。结果:两对比组红细胞输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积极输血治疗组红细胞输注量为(3.91±1.84)U,限制输血组红细胞输注量为(3.36±2.16)U,积极输血组住院时长为(15.27±8.20)天,限制输血组住院时长为(18.82±14.53)天,两组病人住院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则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复苏3 h后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3 h后,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较复苏前升高,但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诊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改善乳酸与pH值,减轻对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急诊多发伤合并休克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衰老是人类无法躲避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衰退,而且还会出现各种相关性疾病。热量限制(CR)是一种重要的饮食干预方式,而且会影响到人体的衰老过程,能够改善老年高血压、肌少症以及糖尿病等病症。本文主要探讨CR对衰老与老年疾病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热量限制 衰老 老年疾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本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SAP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早期液体复苏,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都比对照组有更好的改善, ARDS和 ACS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SAP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提高患者的循环血容量,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限制性液体复苏 效果分析
  • 简介:生殖健康咨询师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员(固家职业资格五级)、生殖健康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生殖健康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生殖健康高级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各级均有不同的申报条件

  • 标签: 生殖健康 咨询师 申报 职业资格 咨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