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S100β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次行三维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前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水平。导管消融术3个月后(3个月内为空白期)如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 s的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则定义为复发。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β水平预测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100β对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1)共纳入102例患者,平均随访(10.96±2.16)个月,其中25例(24.5%)患者房颤复发。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清S100β水平预测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13.45 ng/ml,据此将患者分为S100β低水平组(S100β<13.45 ng/ml)46例和S100β高水平组(S100β≥13.45 ng/ml)56例。(2)S100β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临床基线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CHA2DS2-VASc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100β高水平组的房颤复发率显著高于S100β低水平组(37.5%比8.7%,χ2=11.325,P=0.00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100β高水平组患者的累积无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S100β低水平组(χ2=10.946,Log-rank P<0.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β水平升高是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HR:6.890,95%CI:2.065~22.983,P=0.002)。(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100β水平预测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95%CI:0.562~0.803,P=0.006),敏感度为84.0%,特异度为54.5%;S100β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提高对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准确性(AUC=0.801,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64.9%,P<0.001)。结论血清S100β水平升高是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S100β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提高其预测价值。

  • 标签: S100β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癫痫病人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患者49例癫痫病人为观察组,49例基本资料相近的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半定量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光密度的比值。结果癫痫病人发作之后其脑脊液和血清中的S100B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的健康人群。结论S100B蛋白在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表达能够说明癫痫病发作之后脑部损伤。

  • 标签: S100B 癫痫 脑脊液 血清
  • 简介:为了避免因使用传统BDM工具进行下载应用程序带来的不便,基于飞思卡尔S12X系列微控制器MC9S12XEP100,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应用于整车控制器上的CANBootLoader.该BootLoader可以通过进行简单的配置修改而应用于其他的S12X系列微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BootLoader能正确引导程序运行,准确、方便地下载应用程序.

  • 标签: 整车控制器 BOOTLOADER CAN总线 LABVIEW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内科监护室收治的3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癫痫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5.76±2.37)岁,年龄范围为3~12岁。并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同时期体检的36名健康小儿为健康组,男18名,女18名,年龄(5.56±2.41)岁,年龄范围为3~13岁。比较两组纳入者血清S100B蛋白、NSE、神经肽Y、BD-NF水平,比较癫痫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患儿癫痫持续状态进行预测价值。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0.89±0.17)μg/L]、NSE[(29.33±5.42)μg/ml]、神经肽Y[(287.59±29.41)ng/L]、BD-NF[(1.38±0.22)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0.15±0.02)μg/L、(5.73±5.73)μg/ml、(169.43±28.24)ng/L、(0.68±0.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患儿血清S100B蛋白[(0.43±0.11)μg/L]、NSE[(12.65±2.71)μg/ml]、神经肽Y[(226.17±26.42)ng/L]、BD-NF[(1.09±0.21)μg/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NSE水平呈正相关(r=0.646,P<0.001);与神经肽Y水平呈正相关(r=0.486,P=0.003);与BD-NF水平呈正相关(r=0.508,P=0.002)。S100B蛋白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63,NSE的AUC值为0.788,神经肽Y的AUC值为0.719,BD-NF的AUC值为0.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清S100B蛋白、NSE、神经肽Y、BD-NF呈高表达,S100B蛋白、NSE、神经肽Y、BD-NF水平越高,癫痫发生持续状态的风险越大,四项指标均有助于患儿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肽Y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探讨结直肠癌中S100P、环氧合酶-2(COX-2)、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PH3)的表达情况及与肿瘤分期、侵袭深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的S100P阳性表达量、COX-2、GOLPH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侵袭深度、临床分型、DUKE分期患者的S100P、COX-2、GOLPH3表达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中S100P、COX-2、GOLPH3的表达情况及与肿瘤分期、侵袭深度的呈现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临床效果评估依据之一。

  • 标签: 结直肠癌 钙结合蛋白100 环氧合酶-2 高尔基体磷蛋白3
  • 简介:细胞的生长、分裂必须经过间期和有丝分裂期。细胞周期得以运行的核心机制是在一系列细胞周期素(cyclin)相起伏的调控下,相应的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CDK)依次激活,驱动细胞由G2,S,G2到M期。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紊乱,将造成细胞失控性生长,最终导致肿瘤发生。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kinase-associatedprotein2,Skp2)是泛素连接酶复合物SCF(Skpl-Cullin-F-box)的底物识别序列,对细胞周期的调控起重要作用,

  • 标签: S期激酶相关蛋白 细胞周期素 肿瘤关系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泛素连接酶复合物 依赖性蛋白激酶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肝患者血清前S1蛋白在乙肝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对抗夹心酶免疫方法对214份HBsAg阳性血标本和50份正常血标本进行前S1蛋白阳性率检测。结果血清前S1蛋白阳性率在大三阳组,小三阳组,HBsAg阳性联合抗-HBc阳性组和HBsAg阳性组四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前S1蛋白在HBeAg阴性中的阳性率为29.5%(31/105)。结论说明前S1蛋白在HBV感染宿主的过程中起吸附作用,并促进病情的发展。对部分小三阳病人,为避免HBeAg变异而产生的阴性误导,应进行前S1蛋白检测,前S1蛋白阳性者仍有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前S1蛋白 含量检测 对抗夹心酶免疫法 表面抗原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与欧洲和北美洲人群常见的遗传危险因素不同,亚洲人群VTE的主要遗传危险因素是遗传性抗凝蛋白缺乏。蛋白C和蛋白S均为维生素K依赖的抗凝蛋白,在调节机体凝血功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遗传性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相关遗传危险因素的鉴定,对亚洲人群VTE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相关研究已明确部分亚洲人群中遗传性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常见的PROC和PROS1基因突变,并证实其与VTE发生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对VTE的诊治水平,笔者拟就亚洲人群中遗传性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的常见遗传危险因素进行阐述。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蛋白C 蛋白S 突变 危险因素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APN和IL-18、S100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法、酶联法和化学发光法对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CY、APN、IL-18和S100B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CY、IL-18、S100B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APN水平又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一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PN水平与HCY、IL-18、S100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21,-0.4986,-0.6013,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血清APN、HCY、IL-18和S100B水平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18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 S100B水平与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病例组为 50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 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 S100B水平。 结果 病例组 S100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抑郁程度与 S100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100B尚不能作为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的血清标志物。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症 S100B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联合诱导法和多氯联苯诱导法制备的大鼠肝S9的蛋白含量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苯巴比妥与β—萘黄酮合并诱导所获S9作为诱导剂制备大鼠肝S9,并采用Bradford法测定所制备的S9蛋白含量。结果成功制得大鼠肝S9,并测定其蛋白含量为26.73mg/ml。结论联合诱导法可以替代多氯联苯诱导法制备肝匀浆S9。

  • 标签: 联合诱导法 S9制备 蛋白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合成多肽方法,寻找SARS-CoVS蛋白的抗原表位,为抗SARS多肽疫苗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网络共享软件对与S蛋白抗原性相关的参数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设计S蛋白的抗原表位多肽;将合成的抗原表位多肽免疫家兔,用ELISA法检测产生的抗体.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设计合成的2个抗原表位多肽片段(残基348-380,434-470)在家兔体内均能诱导抗体产生.结论设计合成的2个抗原表位多肽片段中包含SARS-CoVS蛋白的抗原表位,免疫家兔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 标签: 抗原表位 S蛋白 SARS-COV 合成多肽 免疫反应 家兔
  • 简介:<正>《散文海外版》自1993年元旦创刊,至2009年7月,出版已经整整100期了。为了铭记我们这一本纯文学杂志的历史印迹,我们精心选编了这套《百期精华》。所谓"100100100篇",即是100期中100位名家的100篇散文力作。

  • 标签: 文学杂志 历史印迹 一本 优惠价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蛋白C、蛋白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检测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纳入A组,30例)、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纳入B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血浆蛋白C、蛋白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结果对照组血浆蛋白C活性最高,其次为A组,B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A组血浆蛋白S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浆蛋白S活性低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最低,其次为A组,B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的克罗恩病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差异,可考虑分级别应用抗凝药物。

  • 标签: 克罗恩病 活动期 缓解期 蛋白C 蛋白S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清胆碱酯酶(ChE)以及前白蛋白(PA)水平与患者临床转归间的关系。方法2020年1月29日至3月30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北京援鄂医疗队共收治344例新冠肺炎患者,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收集100例资料完整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37例)及生存组(63例),比较两组血清CRP、ChE、PA水平及临床特点,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男性53例(53%),略多于女性;76例患者出现CRP升高,且死亡组CRP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95.72±39.56)mg/L比(22.21±20.75)mg/L, P<0.01],死亡组ChE[(5 082±1 566)U/L比(7 075±1 680)U/L,P<0.01]与PA[(86.18±47.94)mg/L比(167.40±57.82)mg/L,P<0.01]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RP、PA均对重症患者生存率有影响,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则显示仅CRP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CRP普遍升高, CRP及PA水平与患者生存率有一定关系,CRP为生存率独立的危险因素,对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重症 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胆碱酯酶
  • 简介:在很多人眼中钱即意味着财富,钱多的是富翁,钱少的是穷人,钱最少的就是乞丐了。似乎已经忘记了财富还有精神上的。年底结账,爸爸收进一张假的100块,虽然上面也有毛主席的头

  • 标签: 财富 毛主席 犯罪感 假币 情景 结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