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从浙江省土地利用地形梯度综合分析的需求出发,介绍地形梯度分析程序开发的必要性,在分析数据源的基础上,从框架结构、开发方式、主要功能三个方面阐述地形梯度程序开发的过程,总结研究的意义。

  • 标签: 地形梯度分析 土地利用 基础地理信息开发应用
  • 简介:分水线、汇水线是水文信息的基础要素,其提取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其中最为方便实用的一种作为研究方法,以四川省泸定县为研究区域,将DEM分辨率和平面曲率的阈值作为提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分析不同分辨率DEM数据在设置不同平面曲率闽值情况下生成的分水线、汇水线的线密度的差异变化,从而体现出两者大小对分水线、汇水线提取的影响,为该地区水文参数的准确获取提供依据。

  • 标签: 分水线 汇水线 DEM分辨率 平面曲率阈值
  • 简介: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北斗/GPS地基增强系统的定位精度情况.实测数据说明,该地区GPS、BDS、GPS+BDS三种定位模式的平面内符合精度均优于2cm,高程方向优于5cm.在外符合精度方面,虽然三种模式定位精度均能达到设计要求(水平≤5cm,垂直≤10cm),但北斗卫星由于其卫星分布构型不均匀(多位于东南方向),导致该地区北斗RTK定位精度在高程方向稍差,明显逊色于GPS的定位精度.

  • 标签: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网络RTK 精度测试
  • 简介:马达加斯加中部盛产多色碧玺、海蓝宝、黄玉、石榴石等多种宝石,原生矿床类型为伟晶岩型。赋矿伟晶岩呈团状、不规则脉状分布于太古宙变质结晶基底中,从脉体边部至中心矿物粒径增粗,矿物成分分带明显,中部发育石英核。伟晶岩与岩石片麻理呈协调和穿插侵入关系。根据伟晶岩与变质岩、沉积盖层以及地质构造间的关系,认为赋宝石伟晶岩形成于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末期,是“泛非地质事件”的产物。

  • 标签: 伟晶岩 宝石 形成条件
  • 简介:交通网络分析是城市交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交通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尽管目前路径分析算法理论上已经非常完备,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过实例说明方案的可行性.

  • 标签: MAPOBJECTS 设计与实现 分析算法 城市路网 城市交通信息化 交通智能化
  • 简介:一、工程概况A隧道位于某高速公路罗岗段至永和段,为双线并行隧道。左线和右线隧道在进口处相隔65余米,在洞口处相隔112米。隧道所在地区为浅山地区,山上和进出洞口附近树林密集、通视条件差,给隧道洞外控制和联系进洞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控制该隧道的施工和确保对向开挖的隧道中线在贯通面处的贯通误差,该项目管理处曾在2003年10月用GPS方法建立了控制该隧道施工的洞外测量控制网。该控制网共有9个网点,隧道进口端布设4个控制点,隧道进口端布设5个控制点。

  • 标签: 施工控制网 并行隧道 贯通误差 精度分析 GPS 测量控制网
  • 简介:【 摘要】 基于地籍测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影响及其应用,针对城市化建设,对 土地市场秩序、 土地改革、 保护土地所有者的权益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地籍测绘在土地管理中应用有效措施,从而全面阐述土地资源管理中地籍测绘重要性。

  • 标签: 地籍测绘 土地资源 资源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准确性、生产周期短、作业成本低等优势,现已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灾害应急和处理、国土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和地形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主要对地形测量中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地形测量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优势 应用
  • 简介:介绍了南宁市城市二等水准测量的概况,通过二等水准网的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认为南宁市二等水准网成果在精度上较好地满足了规范要求,不仅可在市域范围作为三、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等级各种高程控制测量的基准,而且可用于南宁市区域似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确定。

  • 标签: 控制基准 水准网 布设 实施
  • 简介:以阜阳市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9年的LandsatTM/ETM+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提取分析阜阳市区1987-2009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运用Fragstats3.3软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为今后阜阳市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阜阳市区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景观格局
  • 简介:本文通过阳泉露天矿实际验收测量中收集的数据,从外业测量、内业计算、量图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验收测量中影响采剥量不准确的主要因素,从而进一步提高验收测量的精度。使验收测量精度符合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

  • 标签: 露天矿 采剥验收 测量精度 技术规程
  • 简介: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测绘仪器越来越先进,运用动态、静态GPS进行测图或者进行控制测量非常方便,且精度很高。可是,在黄金部队,装各较为先进的测绘仪器的支队很少,测量工作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收测地表工程有时还用经纬仪加塔尺进行。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今年工作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在没有国家控制点的地区,实地工程测量时运用手持GPS和GTS~711S全站仪建立施工基准点进行工程测量的方法和特点,意与同行们共同探究。

  • 标签: 工程施工 精度分析 基准点 手持GPS 测绘仪器 工程测量
  • 简介:利用1990年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和2006年SPOT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能力,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转移矩阵、扩展强度指数分析了鄞州区的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鄞州区城市、建制镇、交通运输用地、工矿用地扩展的大部分来源于耕地;2)区各街道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大于建制镇;3)建设用地扩展以新城区及宁波城区周边的街道镇为主。

  • 标签: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城镇用地 扩展分析 鄞州区
  • 简介: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运用RS与GIS技术对合肥市近20a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间,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城市绿地面积连续增加,所占比例由12.3%上升至25.8%。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也有着明显变化,城市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有所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强;而2002~2014年,城市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城市绿地斑块分布趋于聚集。

  • 标签: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地形图自动综合问题的发展现状,对目前地形图自动综合中采用主要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地形图居民地要素进行了自动综合的可行性、合理性、实用性、适用性分析,以期模糊综合评判的埋论和方法在地形图自动综合问题中能有更为深入的应用

  • 标签: 居民地要素 自动综合 模糊综合评判
  • 简介:以石河子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分析了该区近20a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共计减少了54.52k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2.23%;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累计增加了64.12km~2,是区域内变化最为明显的地物类别;水域面积相比变化不大,只增加了0.56km~2;其他地类面积减少了10.17km~2,主要转变为城乡建设用地。地物类别发生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水资源较充足的北部、东北部和东部靠近玛纳斯河中游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与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变化和GDP的增长呈现显著的相关特征,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影响极大。

  • 标签: 土地利用类型 变化 北疆 绿洲
  • 简介:首先分析了空间数据在水下地形分析中存储和管理的需求,接着概述了其中所涉及到的几个数据模型,并对当前关系型数据库空间数据存储的几种方法做了比较,最后根据数据模型的特点,同时也结合了实际工作中的需要,给出了一个基于大数据二进制数据流存储并利用四叉树做索引的空间数据的数据库存储方案

  • 标签: 二进制数据流 四叉树 数据存储
  • 简介:针对现行规范中2km以上距离的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应采用双觇板的规定,进行了单标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的观测设计,并通过实验与双标三角高程法及已知高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标三角高程法可用于2km以上距离的跨河水准测量,其半测回中的垂直角观测组数宜增至双标法的2倍。

  • 标签: 跨河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法 单标 双标
  • 简介:【 摘要】论文 结合新吴区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农村建设用地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然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涉及的面较广,现状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情况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释放需要许多驱动力,即推进此项工作全面开展的动力源。

  • 标签: 农村地籍调查 地类细化调查 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状况调查 不动产统一登记
  • 简介: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孙继朝、刘景涛研究员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成功自主研制系列取样器与配套装置,并解决痕量组分采集技术难题,发展高效实用的现场调查技术及离线萃取技术,快速准确地查明了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污染源分布;

  • 标签: 采集技术 水污染调查 取样分析 现代化 全流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