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制造单元模式鲁棒性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评价法研究了影响制造单元模式稳定性的因素,得出了制造单元系统稳定性评判准则,即制造单元鲁棒性因子Ij>70%,产品不合格率<5%,单元制造过程中生产准备时间Fij≌0。阀体制造单元模式运行与计算显示阀体制造单元鲁棒性因子Ij=94%,表明:阀体制造单元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阀体制造单元模式生产周期降低了78.5%;生产成本比原来降低了31.8%;阀体生产制造与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不仅提高了阀体制造生产效率,亦提高了阀体制造生产经济效益。

  • 标签: 制造单元 阀体 层次分析法 评判准则
  • 简介: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转换内部运行机制中,强化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我所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内审职能 科技体制 管理 航空研究所
  • 简介:采用交联剂对聚碳硅烷(PCS)先驱体进行改性,以改性先驱体配置溶液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改性先驱体较高的陶瓷产率,缩短了复合材料基体致密化周期,气孔率降低到7.2%,密度提升到2.01g/m^3。在改善试样显微结构的同时,改性先驱体能够明显提升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弯曲强度提高到459.4MPa,断裂韧性提升到13.6MPa·m^1/2,相比单组分PCS先驱体分别提高了51.9%和32.0%。烧蚀性能考核表明,试样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8.3×10^-3mm/s和4.3×10^-3g/s,相比单组分PCS制备的试样分别降低了85.7%和73.1%。通过对试样内部显微结构和考核后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力学和烧蚀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致密化的基体以及基体对纤维很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C/SIC复合材料 改性先驱体 力学性能 烧蚀性能 显微结构
  • 简介:分析了伺服机构对发动机摇摆系统的技术要求,在总结以往摇摆系统研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行的系统实现方法。对部分关键技术和子系统进行了较深入论述,给出了系统构成方案技术实现方法。

  • 标签: 发动机试验 伺服机构 发动机摇摆
  • 简介:对于金属飞机机体结构,开展全尺寸结构耐久性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紧固孔原始疲劳质量控制效果;验证经验寿命是否超过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期内是否会出现功能性损伤;为最终给出满足可靠性符合性判据要求的使用寿命(包括飞行小时与飞行次数)提供依据。在探讨全尺寸飞机机体结构耐久性试验原理基础上,形成便于工程实施的耐久性要求和方法。同时涉及在完成耐久性试验的全尺寸机体结构上开展验证民飞机服役日历使用寿命的试验要求和方法。

  • 标签: 耐久性试验 紧固孔原始疲劳质量 经济寿命 功能性损伤 全尺寸 军用飞机
  • 简介:在理解《美国国防部飞机结构联合使用规范指南JSSG-2006》以及飞机结构耐久性/损伤容限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简述了军用飞机结构规范中的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要求、分析、试验和部队管理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结构耐久性 损伤容限 军用飞机 规范要求 现代 美国国防部
  • 简介:根据高教机立项论证的需要,对高教机寿命指标要求与如何实现寿命指标的技术途径做了探讨,指出谈寿命不能回避可靠性要求,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问题的技术关键,在于后者,保证了后者才会有前者,具有可靠性要求的寿命才是有效,因此,寿命指标必然要受可靠性指标要求所制约,可靠性涉及飞行安全是不能讨论还价的,更不允许没有要求。而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寿命指标主要涉及飞机研制费用和出厂飞机造价,取决于投入的经费额度,它必须以有效的控制灾难性疲劳破坏,以及投入的研制经费和今后出厂飞机造价又是财力可以接受的为依据,给出飞机结构灾难性疲劳破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明确了实现寿命指标的的主要技术途径。

  • 标签: 飞机 高级教练机 寿命指标要求 灾难性疲劳破坏控制技术
  • 简介:探讨了现代军用飞机结构耐久性要求,实现耐久性的主要技术途径。同时论述了耐久性与飞机结构定寿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针对飞机结构紧固孔的耐久性符合性判据和开展耐久性符合性检查的方法。指出实现紧固孔耐久性的技术关键在于能否采用先进的制孔技术,以确保装配生产线上的制孔工艺质量。

  • 标签: 军用飞机 耐久性 紧固孔 原始疲劳质量
  • 简介:在概述CCAR-23部§23.561条和§23.562条要求的基础上,论述了AC500型飞机选装型一双驾驶六座公务与教练兼用机实现CCAR-23部应急着陆要求、避免乘员受到严重伤害的设计方案与符合性验证方法。

  • 标签: 应急着陆 座椅 安全带与肩带 座舱结构 动力试验
  • 简介:在概述CCAR-23部§23.561条和§23.562条要求的基础上,论述了AC500型飞机选装型——双驾驶六座公务与教练兼用机实现CCAR-23部应急着陆要求的避免乘员受到严重伤害的设计方案与符合性验证方法。

  • 标签: 应急着陆 座椅 安全带与肩带 座舱结构 动力试验 CCAR-23
  • 简介:在概述新版CCAR-23部疲劳评定要求的基础上,对实现评定要求的设计准则与验证评定要求符合性的试验方法作了探讨。明确了评定要求不是针对定寿,而是用于保证安全,但必须在定寿基础上开展评定。对涉及飞枳.机.体与起落架结构的安全寿命设计、疲劳设计及耐久性设计准则,疲劳试验、耐久性试验及裂纹扩展寿命与剩余强度试验方法作了论述。同时,对疲劳寿命分散系数的确定作了说明。可供新型飞机研制开展疲劳评定参考,并为制定全尺寸飞机机体与起落架结构试验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试验方法 设计准则 疲劳评定 符合性 验证 裂纹扩展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