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缺失的原因,以我院护理专业为试点,在学生阶段性专业实习期间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如何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
  • 简介:目的:探讨NLP培训法对高职护理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名护理高职实习生随机分为2组,各15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采取NLP培训,包括培训教师,集体备课,授课准备,采用讲授法教学、情景教学,小组模拟等方法,并进行课后反馈。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生NLP培训后实验组护生在建立和谐关系、确认患者问题方面、共同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4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NLP培训法能有效提高高职护理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 标签: 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实习 沟通 护理
  • 简介:问题式教学法的利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高职 白血病 问题式教学法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对提高护生综合技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法.以110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实验教学改革方法,进行教学;以112名护生为对比组采用传统讲授方法.结果采用实验教学改革方法的实验组护生无论从护理操作技能上,还是各主干护理课程上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讲授法的对照组.结论运用现代护理教育理论,重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不但提高该实验教学内容的教学质量,而且能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技能.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实验教学 综合技能
  • 简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概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内涵,结合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出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对职业教育教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 探索实践
  • 简介:目的探究产前心理护理对孕妇的不良情绪改善、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孕妇的焦虑、抑郁评分、自然分娩的几率以及孕产妇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产妇干预前的SDS、SAS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产妇干预后SDS、SAS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不良情绪,降低初产妇的剖宫产几率,孕妇对于分娩过程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不良情绪 分娩方式
  • 简介:中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求知欲望和社会责任感。临床见习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积极性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典型病例的症状和体征,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同时学生在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中逐渐形成爱伤观念及良好的医德医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 标签: 临床见习 护理学生 学习能力
  • 简介:目的分析仙桃职业学院护理系男护生的职业规划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仙桃职业学院护理系学习并参加毕业实习的100名男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期100名女护生为参照,采用自行制定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男、女护生的职业规划问卷评分,对男护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男护生职业规划的独立因素.结果⑴女护生的职业规划状况明显好过男护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⑵护理报考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受过职业指导和期望薪酬3项因素在男、女护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理报考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受过职业指导和期望薪酬均为男护生职业规划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职业兴趣、职业期望与职业待遇3项因素影响着男护生的个人职业规划.学院应从男护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体系,协助其顺利就业.

  • 标签: 男护生 职业规划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课程设置是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为了打造出护理专业所特有的、适合专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本研究采用选定黑龙江省5所开设高职护理专业的院校,应用德尔菲法进行函询,选择临床护理管理者、临床教育者、高职院校护理教育者、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等26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问卷咨询。应用SPSS19.0软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为高职护理院校的护理教育改革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 简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最重要的手段,治疗效果不仅与手术操作直接有关,还与认真周密的护理配合有关,特别是手术者、护士和患者的密切配合.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护理 人工晶状体 心理护理.
  • 简介:为了提高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手术医生为轴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做到术前详细了解病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和全面高效的准备;术中、术后充分运用安全、高效、协作、温暖的护理理念和技术,默契配合治疗,确保该类病人尽快康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DeBeKeYⅢ型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护理
  • 简介:高职院校应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五个方面分析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运行与岗位需求等八个方面相适应,根据教改建议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细化运行机制,分析人才培养的预期价值。

  • 标签: 民族地区 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 简介:实验教学改革是关系着是否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关键,以“精品课程”为切入点,剖析实验教学在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及管理的不足,提出解决的策略及努力的方向,促进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精品课程 儿科护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置管后发生18例上肢静脉血栓(UpperExtremityVenousThrombosis,UEVT)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16例上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超检查血栓完全消失,无需拔管,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予以拔除PICC管,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PICC管直接相关,也与乳腺癌本身有无转移、药物治疗及患者活动度有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UEVT的发生.

  • 标签: PICC管 上肢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干预措施加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问卷调查,以了解影响其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对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影响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11例对治疗缺乏信心,19例擅自停药,14例对药物有质疑,7例经济因素,19例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14例其他因素;而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90.0%)高于实验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对乙肝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 抗病毒 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职校教师们热衷研究的课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实践研究与探索。

  • 标签: 一体化教学护理专业课程实践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使用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穿刺点护理、脑出血的观察、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3例,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0例,重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亡2例。结论护理人员在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动脉瘤 弹簧圈 支架 双导管技术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导生制联合微格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两个普通班共10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即教师规范讲解、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组采用导生制联合微格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生制联合微格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实训操作成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 标签: 导生制 微格教学 护理学 实训
  • 简介:为探讨和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文章选取阜阳某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66例,将全部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通过全面积极的护理干预,干预组PEF、FVC、FEV1、FEV1/FVC、MMEF参数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对巩固治疗的效果产生积极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方法笔者从我校2011级三年制高职护理学专业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分别采用“一手精、一口清”教学评价方式和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最后采用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成绩远高于对照班,教学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教学评价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ldquo 一手精 一口清&rdquo 教学评价方式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