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期使用毕方王脂质体喷剂在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胃癌手术并需要留置胃管的病人共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手术清醒后30分钟,进行常规护理外加用毕方王脂质体喷剂定时进行口腔喷雾,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留置胃管期间咽喉部干燥、肿痛、痰液量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咽喉部干燥、肿痛、痰液量和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或P<0.05)。结论定期使用毕方王脂质体喷剂可以显著减轻胃癌术后胃肠减压病人咽喉部干燥、肿痛等不适症状,有效降低置胃管期间的非计划拔管率,增加病人舒适度,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胃肠减压 毕方王脂质体喷剂 咽喉部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选取我院胃癌根治术患者62例(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与综合护理的观察组(31例),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阿珍发生率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好,P<0.05。结论给予胃癌根治术患者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 胃癌根治术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术前胃镜活检与胃癌根治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实施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40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术前胃镜活检以及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术前胃镜活检诊断符合率约为82.5%。但在胃癌分化程度方面尚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诊断的价值较高,同时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则更利于判断胃癌分化程度,从而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胃镜活检 胃癌根治术 病理学检查
  • 简介:摘要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居各类肿瘤首位,其病死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3.2%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外科医生手术水平的提高,胃癌手术方式由传统的开腹逐渐转向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由于腹腔镜对局部视野有放大作用,根治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比较容易完成,但消化道重建则困难很多,并且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术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2。因此,选用何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是目前胃肠外科和腹腔镜外科医生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目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做一论述。

  • 标签: 腹腔镜 远端胃癌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辅助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晚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加氟,予以亚叶酸钙或亚叶酸钠增敏,均静脉滴注。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华蟾素胶囊。两组均为21天一疗程,全部完成6个疗程。两组完成化疗后2个月进行评估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均为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获益率分别65%和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在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辅助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减少。

  • 标签: 华蟾素胶囊 替加氟 奥沙利铂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醛氢叶酸钙及5-氟尿嘧啶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有效率、化疗后1年、2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化疗后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脱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和血色素降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化疗后生存率,且毒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替吉奥 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液囊空肠管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及应用。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3月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10例胃癌患者分为采用液囊空肠管的观察组及采用普通胃管的对照组各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应用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前两组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应用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液囊空肠管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液囊空肠管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行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健脾化瘀方 化疗 晚期胃癌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外科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替吉奥单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加用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2年生存率为86.67%,同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较大差距(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可促进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效果较为优越。

  • 标签: 胃癌 术后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 替吉奥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CD44、EGFR、nm23在患者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在胃癌侵袭和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患者,其中75例胃癌患者,25例正常健康人并分为胃癌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和正常胃粘膜组中CD44、EGFR、nm23表达情况变化,并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D44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3%(28/75)和0%(0/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GFR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3%(37/75)和16.00%(4/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3、nm23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33%(34/75)和84.00%(21/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胃癌组织中CD44、EGFR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nm23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2、胃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与CD44、EGFR表达情况呈正相关;与nm23表达情况呈负相关。3、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CD44、EGFR的表达起促进作用;nm23表达起抑制作用。

  • 标签: 胃癌 CD44 EGFR nm23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5例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25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中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4.00%)明显比对照组(16.00%)低(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时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胃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及Rasp2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例胃癌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24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P53及Rasp21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P53蛋白荧光指数为(1.0±0.2),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8.5%;胃癌分化程度与胃癌P53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对照组Rasp21蛋白荧光指数为(1.0±0.1),表达均为阴性;研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3.1%;胃癌分化程度与胃癌Rasp21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P35蛋白与Rasp21蛋白表达呈现正相关。结论在胃癌疾病判断中,联合检测P53及Rasp21蛋白表达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胃癌组织 P53蛋白 Rasp21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癌患者术后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疼痛、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试验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睡眠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状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心理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疼痛 睡眠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部分切除为观察组,全部切除为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使用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胃全切除手术 胃部分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胰腺炎及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微波治疗、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放松训练、家庭、社会支持等系统护理干预。结果8周后干预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微波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显著提高慢性胰腺炎及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虚抑郁水平。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理念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胃癌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经过改良优化组合后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异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胃癌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单体CU联合5-FU在胃癌治疗中对MKN45细胞生长抑制影响分析。方法采用MTT检测法对不同浓度的CU(浓度分为3.125、6.25、12.5、25.50μmol/L)与不同浓度的5-FU(浓度分为6.25、12.5、25、50、100μmol/L)分别单独或联合进行体外细菌培养,观察胃癌MKN45细胞48h、72h的增殖抑制效应,对三组实验室数据差异进行分析。结果CU、5-FU及联合作用48h对细胞生长抑制均具有剂量及时间效应关系;CU、5-FU及联合作用72h对细胞生长抑制均具有剂量及时间效应关系;联合使用时两药的IC50浓度减少,药物联合使用下MKN45细胞增殖效果优于单用组,且使用前后的IC50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单体CU及5-FU在胃癌MKN45细胞抑制作用均均具有一定作用,单体CU联合5-FU大剂量对胃癌MKN45细胞抑制具有协同效应,低剂量的联合使用具有拮抗作用,中药单体CU联合5-FU在胃癌治疗中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中药单体CU 5-FU 胃癌 MKN45细胞 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8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中配合体会。方法选取我院38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3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术中配合,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及术中配合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最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及术中配合,其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术中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的改善作用及相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4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活动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相关肠功能恢复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很多。结论胃癌根治手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的改善效果很是非常显著的,值得鼓励和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护理干预 胃肠功能及胃乏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名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开展胃镜活检或者手术病理方面的检查证实了患者的疾病,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主要是用腹腔镜的手术对疾病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传统开腹手术对疾病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手术的切口是5.1厘米,对照组是18.3厘米,手术过程当中的出血量分别是217毫升和322毫升,术后排气时间分别是2.5天和3.8天,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所存在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面,研究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一共有8名,对照组有14名。结论腹腔镜手术方式在临床当中对早期胃癌的治疗安全性和可行性更突出,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传统开腹手术 早期胃癌 安全性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