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赔偿法律制度在国家法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它具有保证宪法实施,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促进公民法治信仰的形成等方面的作用.

  • 标签: 国家赔偿 法治 地位 作用
  • 简介:2003年5月9日,一位身材瘦小、脸上布满皱纹的花甲老头走进了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门。当他从法官手中领取了该院签付的13.7434万元现金支票时,他禁不住流下了欣慰的热泪。而当他迈出法院大门时,却又不由得再一次发出无奈的叹息:我真象做了一场可怕的恶梦。我从工人到经理,从经理列“杀人犯”,从“杀人犯”入狱8载到改判宣告无罪释放,又到

  • 标签: 吴鹤声 国家赔偿案 湖北 国家赔偿法 赔偿义务人
  • 简介:国家赔偿法修正案实施后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工作产生影响。广大执法民警要严格规范执法,尽最大可能杜绝和减少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违法侵权行为的发生,尊重和保障人权,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执法公信力,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公安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期待,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 标签: 国家赔偿法 规范执法 公安执法工作
  • 简介:2017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法释[2017]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监督程序规定》),于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监督程序规定》根据国家赔偿法并结合审判实践,对国家赔偿监督程序进行了统一规范。为正确理解和适用《监督程序规定》,现就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 标签: 国家赔偿法 监督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 程序规定 审判实践
  • 简介:<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就行政侵权赔偿问题先后听取了一些部委和法院的意见。大家提出,由于行政诉讼法侵权赔偿一章规定得较为原则,在行政机关执法和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对于行政侵权赔偿仍感到难以处理,第一是行政侵权的概念不清,导致赔与不赔的界限不明;第二是赔偿金额不知如何计算。因此建议尽快制定国家赔偿法。现将大家反映的情况归纳如下:一、关于行政拘留(一)超过时效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行政机关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如公安机关违反治安管理

  • 标签: 行政机关 国家赔偿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执法 行政侵权赔偿 公安机关
  • 简介:1案情摘要2001年8月29日凌晨,叶某某在广州市某推拿按摩中心与该中心负责人何某某发生争执并斗殴,何某某的母亲莫某某在劝阻过程中被叶某某打伤,后叶某某和何某某均被带至派出所。莫某某被送往广州某医院诊治,该医院为莫某某拍摄了X光片,诊断莫某某左腕舟骨骨折,并用石膏绷带固定患肢。当日,公安局根据体表检验和医院的病历资料作出法医学鉴定,认为“莫某某的损伤已构成轻伤”,并据此于次日对叶某某实施拘留,同年9月30日改取保候审。2001年12月3日,检察院指控叶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公诉。2001年12月13日,法院委托中山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对受害人奠某某的伤势进行重新鉴定。鉴定期间,伤者莫某某在广州另一家医院再次进行X光片检查,确诊莫某某左腕诸骨未见骨折。

  • 标签: 故意伤害 X光片 证据效力 赔偿案 法医学鉴定 广州市
  • 简介:实证考察我国国家赔偿中赔礼道歉责任的适用现状,结果表明,赔偿请求人对赔礼道歉的渴望与赔偿义务机关对赔礼道歉的忽视形成鲜明对比。检视剖析,学理上对赔礼道歉责任强制性的质疑,《国家赔偿法》关于赔礼道歉责任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赔礼道歉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异化是造成这一现状的要因。在国家赔偿中,回应赔偿请求人的诉求,让其感受到赔偿义务机关的真诚歉意,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赔礼道歉责任的属性和功能,也需要从明确责任承担主体、承担方式、履行场合等方面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毕竟,赔偿义务机关切实履行赔礼道歉责任,既是抚慰受害者心灵上的创伤和重塑国家机关公正形象的要求,也是消弥二者矛盾对立、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 标签: 国家赔偿 赔礼道歉 赔偿请求人 赔偿方式
  • 简介: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保证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审查受理国家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国家赔偿案件立案工作规定如下:第一条本规定所称国家赔偿案件.是指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下列案件:

  • 标签: 国家赔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 立案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法律规定 第十七条
  • 简介:河南赵作海案、浙江张氏叔侄案、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福建念斌案……近年来,刑事冤错案件不断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国家赔偿亦被推上风口浪尖。众声喧哗中,2015年1月1日,国家赔偿法迎来了实施20周年纪念。

  • 标签: 国家赔偿法 司法保障 人权 社会舆论 众声喧哗 周年纪念
  • 简介:行政不作为的研究在行政法上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复杂的且颇有争议的问题。山西假酒案、纂江大桥跨塌悲剧和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之后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能否获得国家赔偿在理论上却存在障碍,行政主体侵犯公共利益或者既侵犯公共利益又侵犯个人利益的行政不作为是否违法?违法中的“法”到底应当作何界定?本文以行政不作在国家赔偿法上的违法性为题展开研究,希望对理论和实践提供一种研究的视角。

  • 标签: 行政不作为 国家赔偿法 违法性 公共利益 个人利益 行政主体
  • 简介:为增进人民福祉,公共设施与日俱增,然公共设施屡遭破坏,损害必有救济,公共设施致损自然也不例外。公共设施致损理应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但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将公共设施致损归入民事赔偿,使本应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遁入私法"。公共设施致损纳入国家赔偿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套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公共设施致损国家赔偿制度理应被立法所接纳。在明确公共设施致损国家赔偿制度在国家赔偿体系中地位的基础上,要严格限制公共设施的范围,确立无过错归责原则,设计出符合实际的程序,配套措施也应该相应进行,充分彰显关注私权、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 标签: 公共设施致损 民事赔偿 弊端 国家赔偿
  • 简介:当前废弃物国际贸易现象越来越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虽然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都有控制废弃物国际转移的相关的规定,但因责任机制的落实没有到位,损害很难得到补偿,往往只能依靠当事国之间的谈判,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谈判很难使损失得到应有的救济。因此必须寻找适当的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让相关国家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已经成为制约废弃物国际贸易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废弃物 废弃物国际贸易 国家赔偿责任 国际法上不加禁止行为
  • 简介:我国《国家赔偿法》对保障和救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不完善之处也在实施中日益暴露。结合刊登于《楚天都市报》2006年5月1日第13版的“重大交通肇事疑犯为何无罪释放”一案,根据国家赔偿的充分救济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刑事赔偿范围和程序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 标签: 交通肇事案 刑事赔偿范围和程序 怠于履行职责行为 充分救济原则 国家赔偿法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案件立案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立案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案件案由的规定》(以下简称《案由规定》)已于2011年12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37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2年2月15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赔偿和非刑事司法赔偿案件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赔偿和非刑事司法赔偿案件案由的暂行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赔偿案件 立案工作 案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