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气道吸痰管插入困难的原因,总结其处理与护理对策。方法对外科2010年至2015年39例人工气道病人的吸痰过程进行观察。结果因吸痰管与气管插管之间发生摩擦阻力、导管内口斜面与气管壁相贴、导管扭曲、痰痂堵塞、导管套囊滑脱等因素而致人工气道吸痰管插入困难。结论必须重视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采取措施确保患者气道安全。

  • 标签: 人工气道 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右侧游离壁旁路伴心房多插入点是一种罕见的旁路类型,本研究旨在探讨右侧游离壁旁路伴心房多插入点的电生理特点。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右侧游离壁心房多插入点旁路患者8例(多插入点旁路组),同时连续纳入行射频消融术的典型右侧游离壁旁路患者24例(对照组)。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收集最早激动点的个数、位置及放电次数等数据,描述旁路的电生理特点及消融过程,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14例多插入点旁路组患者均为既往常规消融后复发,右心房内径显著大于对照组[(40.4±5.3) mm对(34.8±6.2) mm,P=0.03]。激动标测结果显示,多插入点旁路组8例患者平均同时合并3(2,4)[M(P25,P75)]个相互独立的心房最早激动部位。所有的心房最早激动部位均远离三尖瓣环。对单个"最早"激动部位消融并不改变心动过速的周长,平均需要2.5(2,3)次反复标测,在3.0(2.5,4.5)个消融位点通过21(14,33)次放电之后,旁路前传和逆传功能成功阻断,平均总消融时间(787.0±445.4) s。随访期间多插入点旁路组患者均未复发心动过速,术后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40.4±5.3) mm对(38.4±6.9) mm,P=0.02]。结论右侧游离壁旁路的心房侧可具有多个插入部位,通过对右心房进行完整地结构重建可准确识别各插入点位置并指导消融。

  • 标签: 心脏电生理学 右侧旁路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建铁路都涉及到接入既有信号系统,在信号系统设备不同阶段的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厂家多、设备型号多的特点,不同厂家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及两个路局之间接入既有信号系统时可能存在不可预见的问题,使得接入既有信号系统时存在安全隐患,将影响既有铁路的运行秩序,软件插入试验过程中的应急处置方案是确保铁路运行秩序的重要保证手段。

  • 标签: 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 插入试验 部分执行 列控中心(TCC)
  • 简介:基金项目科研论文贺科攻1210004Y。摘要目的探讨改进胃管经鼻插入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操作可行性。方法对98例气管插管需行鼻胃管置管的患者分为改进组51例,传统组47例,采用两种方法插管,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率、二次及以上插管率、平均插管时间、插管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插管的比较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新方法对气管插管伴意识障碍病人进行插胃管能提高插胃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提高工效。

  • 标签: 改进 胃管经鼻插入法 气管插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鼻胃管插入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鼻胃管。对照组20例,在传统留置胃管方法的基础上加以语言沟通、改变体位、插入技巧等方式置入鼻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70%,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95%。结论在传统留置胃管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的改良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肺部感染 鼻胃管 插入方法
  • 简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对学生的后续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将这门课讲得好并让学生感兴趣且学得好非常重要。文章指出了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计算机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加入TEA算法的意义和课程中加入TEA算法的方法。

  • 标签: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TEA算法 教学 探讨
  • 简介: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汉语插入语的基本特征,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把插入语分为典型插入语、次典型插入语和非典型插入语三类,勾画出了现代汉语插入语的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对外汉语的插入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插入语 原型范畴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发展也十分迅速,这就意味着将有大量既有铁路线路需要进行线路改造升级。为减弱或避免在既有线改造过程中频繁拨接工作对线路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采取的首选技术就是插入无尖轨道岔技术。本文探讨了无尖轨道岔工作原理及既有线改造中插入无尖轨道岔施工技术应用。

  • 标签: 无尖轨道岔 既有线改造 技术
  • 简介:血小板减少特别是〈20×10^9/L的患者可引起自发性的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其病情危急随时需要救治,保持一条持久的静脉通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科室于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将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应用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 血小板
  • 简介:T-DNA插入突变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植物基因功能分析,是分离新基因、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工具。我们简单介绍了T-DNA插入突变的原理,详细论述了3种T-DNA插入突变载体的应用,并综述了利用T-DNA插入突变克隆新基因的方法,同时指出了T-DNA插入突变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T-DNA 插入突变 植物 功能基因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患儿水合氯醛灌肠中体位改变以及肛管插入深度改进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患儿为研究主体,2020年5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5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划分成(40例)的常规组以及(40例)的实验组,予以常规组传统保留灌肠方式进行水合氯醛灌肠,予以实验组俯卧位联合延长肛管插入深度方式进行水合氯醛灌肠。对比每组患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平均入睡时间以及镇静效果。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深度 肛管 体位 水合氯醛灌肠 俯卧位
  • 简介:摘要:某核电采用RCC-M 2007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在制作碳钢插入式支管焊接工艺评定时,采用钨极气体保护焊(TIG),打底焊道出现多处密集气孔。按气孔的一般形成原因分析并进行对比试验时,密集气孔依然存在。找到此类密集气孔的形成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可为后续其它核电的碳钢插入式支管工艺评定及产品焊接提供借鉴。

  • 标签: 核电 RCC-M2007 工艺评定 插入式支管 密集气孔
  • 简介:摘要:杯形基础是工业厂房和各种单层厂房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杯形基础中间留置杯口是为了在杯口中插入柱子,杯口比柱子截面稍大。柱子插入杯口并经校正后,在柱子与杯口之间的四周空隙内,用细石混凝土浇捣密实形成固定的接头。杯形基础施工中模板施工是关键,特别是杯芯模板的安装和加固。常规的杯形基础施工使用钢模或木模制作的杯芯模,这种施工方法程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型质量差等诸多缺点,针对常规杯形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形成整体式杯芯模板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 标签: 整体式杯芯模 加快施工 防止上浮 提高使用率
  • 简介:摘要在动力中心燃烧控制系统中,风量测量是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参数因子。本文介绍了插入式多喉径流量装置在锅炉烟风道上的应用。通过插入式多喉径流量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其它流量计的对比,以及在动力中心燃烧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详细阐述了插入式多喉径流量装置特点和应用效果。

  • 标签: 燃烧控制系统 多喉径流量装置 动力中心
  • 简介:患者女,15岁.于食马桑果1h后突感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样绞痛,同时伴头昏、口涎增多、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马桑果,腹泻为水样便,无脓血,于21时就诊,以洗胃、输液、口服硫酸镁等对症处理后,恶心、呕吐、腹泻症状逐渐减轻,但次日腹痛仍不缓解,并感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心电图示:窦律,心率79次/min,PR间期0.14s,QRS0.08s,R-R间期0.76s,QT间期0.34s,QT比率0.94.P波电压形态均正常,PP间距相差>0.12s;频见提前的QRS波,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P波,联律间距相等,并间插入2次窦性者之间,其前后之R-R间距与窦性R-R间距相等,其后无较长之代偿间歇,并每隔2次或4次窦性激动出现1次异常之QRS波且连续达3组以上;ST-T正常.

  • 标签: 马桑果中毒 中毒性心肌损害 插入性室早
  • 简介:日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团队借助颅底三维重建技术成功为一名两岁儿童取出插入颅内的筷子。

  • 标签: 颅内 筷子 儿童 摔倒 巧取 施救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尿毒症患者透析导管插入深度的预估方法以及最佳尺寸通径。方法评估了两种在胸部X光检查(CXR)上预估透析导管插入深度以及根据插入深度选择最佳导管尺寸的方法。方法一:58例患者在术前胸部X光检查上计算从预期的静脉头部(Cavoatrial结下方3.5 cm)到预定的皮肤穿刺点(右侧锁骨上方1.5 cm)的距离作为预估导管插入深度;方法二:54例患者通过将皮肤穿刺点与锁骨上缘之间的长度和锁骨上缘至预设静脉头部的长度相加得到预期导管插入深度。都采用术后胸部X光检查计算Cavoatrial结至动脉头部的距离。结果Cavoatrial结至动脉头部的距离分别为(12.106±7.96)、(11.33±3.19) mm。结论这两种方法均可很好地预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导管插入深度并选择最佳尺寸通径。

  • 标签: 尿毒症 肾透析 导管,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硅胶管插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特点,探讨采用单泪道外环路硅胶管插入泪小管吻合术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40只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对其采取直视下行泪小管吻合术,术中将带球形探针的硅胶管插入下泪道作为泪小管支撑物,一端从鼻腔引出,鼻外打结固定。结果拔管后随访观察平均3.5个月(1个月~1年),治愈39例,无眼睑畸形愈合,冲洗泪道通畅;好转1例,下泪小点外翻,冲洗泪道通畅;无泪小点豁开。结论单泪道外环路硅胶管插入泪小管吻合术操作难度不大,不用在显微镜下操作,步骤简单,固定容易,不脱管,吻合、对位效果好,因上泪小管不插管,自然开放,术后术眼溢泪不明显,可于门诊治疗,经济实惠,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下泪小管断裂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硅胶管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范围,抽选样本为40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案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各20例。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为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经鼻插入行肠梗阻导管治疗期间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 炎性肠梗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