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审计师的执业特征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以审计师客户重要性为经,以会计信息可比性为纬,运用2005—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审计师客户重要性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对某一客户的经济依赖越强,该客户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差;同样地,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客户重要性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显著负向关系;并且,会计师事务所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客户重要性在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作用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

  • 标签: 客户重要性 会计信息可比性 签字注册会计师 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信息质量 审计质量
  • 简介: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2001至2004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公司会计可靠性原则的盈余相关性及其市场定价。我们首先考察基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收益和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应计总额的相对盈余相关性,并考察市场定价是否对两者的计量可靠性差异做出反映。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着重考察具有较高可靠性的非融资性流动负债和较低可靠性的非融资性流动资产,考察其盈余相关性及市场定价。研究发现,基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收益具有更高的盈余相关性,但市场表现出存在利润“功能锁定”现象,并未对其做出反映。非融资性流动负债具有正的盈余相关性,非融资性流动资产具有负的盈余相关性。二者相比较,会计可靠性计量原则与盈余相关性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市场定价角度看,市场给予了非融资性流动负债正的定价、非融资性流动资产负的定价。即市场符合“幼稚投资者”假说,市场给予了会计可靠性原则正的定价,但其显著程度尚比较弱,在加入各种控制变量之后,其显著程度进一步弱化。

  • 标签: 可靠性 应计总额 现金收益 盈余相关性 市场定价
  • 简介:本文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自愿性变更的大环境下,研究事务所任期的长短是否对耳计质量造成影响,试图为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制定提供实证证据。我们以1995年至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346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上市公司盈余乍理程度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以主观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度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对于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委托关系持续时问在五年及五年以上戢上市公司,随着事务所任期的增加,上市公司利用主观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加严重。而这种行为主要是将利润调低的盈余管理。其次,随着会计师事务所任期的增加,上市公司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程度加重了。而且,这一关系对于存在稳定的审计业务委托关系的上市公司来说更加明显。这种行为不仅包括将盈余调高的盈余管理,也包括了将盈余调低的盈余管理。以上两个结论均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任期的增加加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观点,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暗含的假设是一致的。

  • 标签: 会计师事务所任期 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
  • 简介: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农业类上市作为研究对象,以产权比率作为资本结构的代理变量,考察了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考察了产权性质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产权比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表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低;本文还进一步发现,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加剧了公司负债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监管部门如何优化不同产权性质的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从而促进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绩效提升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产权比率 企业绩效 产权性质 资本结构
  • 简介:以往研究在预算参与是否有利于预算管理的问题上存在颇具争议的结论。本文以企业预算实践活动为考察指标,在重新度量预算参与、预算效果等变量的基础上,再次检验预算参与对预算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实质性的预算参与的确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对预算管理起到改善作用;如果预算参与能够提升团队凝聚力,预算管理的效果会更好。研究还发现,预算人员专业能力作为内在认知因素,预算考核地位作为外在环境因素,是提高企业人员预算参与度和团队凝聚力的两大关键动因。研究结果对管理者的启示是,若想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预算管理的效果,企业应该注重鼓励和强化员工预算参与,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同时,企业应该任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预算工作经验的人员,并提高预算考核在业绩评价中的地位。

  • 标签: 预算参与 预算效果 团队凝聚力 预算人员专业能力 预算考核
  • 简介: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措施。《会计法》明确提出建立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保证作用。本文就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问题加以论述。

  • 标签: 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单位内部监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法》 会计法律
  • 简介: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投入资金用以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一些问题相继出现,表明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内部控制薄弱,本文致力于分析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完善措施。

  • 标签: 政府投资项目 内部控制
  • 简介: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内部审计机制。股权型治理模式和债权型治理模式的内部审计机制在总体治理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确立的理论依据、内部审计的组织设置、内部审计重点、内部审计信息传递等方面,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公司治理模式 股权型治理 债权型治理 内部审计机制
  • 简介:在税制公平的要求下,税务部门需要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有真实全面的了解,但在进一步改善信息获取途径上却存在着银行与税务部门之间缺乏严密的纳税人财务信息共享机制、地税机关与国税机关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等技术障碍。在披露纳税人财务信息方面,西方国家有着丰富的税收征管经验。我国银行与税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税收征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公平原则 信息共享 税源监管 对策建议
  • 简介:<正>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是一个拥有总资产10多亿元、职工12000多人的国有大型施工企业。随着建筑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从1988年开始,我们全面实行了项目法施工管理,企业管理工作重心随之转移到工程项目。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局审计部门经过对工程项目审计的探索,提出了开展“工程项目审计”的思路,并积极进行工程项目审计的尝试。几年来,全局共对40多个工程项目进行了审

  • 标签: 工程项目审计 展工 企业约束机制 组织审计 中期审计 审计部门
  • 简介:为强化财政管理,助推财税体制改革,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目标,麟游县财政局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基础财政管理工作。一是“收入一个笼子”,实行预算内外收入统管。以构建“大财政”为总目标,将源于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的各项收入上缴财政,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定期清理结余结转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可用财力,全面提升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 标签: “四个一” 工作机制 财政管理工作 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财税体制改革 管理科学化
  • 简介:<正>笔者曾在《广东审计》1994年第四期《浅谈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稽核》一文中,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稽核工作的新路子提出一些构想。本文拟就谨慎监督的实质、必要性和迫切性,对金融改革进程中构建谨慎监督稽核机制提出进一步的看法和设想。一、谨慎监督的内涵1、谨慎原则。谨慎原则也称稳健原则或审慎原则,是西方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原则。谨慎原则在西方国家广泛采用,是对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和经营风险的一种对策。

  • 标签: 金融企业 金融稽核 我国金融业 谨慎原则 稽核监督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 简介:国家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已经有了明确的法规要求,但是高校的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政府、社会公众、学生、银行各个方面不能按自己的要求充分了解高校资金运行的情况,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投资信心和方向。本文据此从法治、社会监督、导向、激励及约束等方面阐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

  • 标签: 高校 财务信息公开 动力机制
  • 简介:绿色金融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是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但是,绿色金融在信息披露上存在不完整、不规范、过于形式化的问题,绿色金融审计机制仍须进一步改进。本文建议分层次在定期报告中构建绿色金融信息披露体系。第一层次,将相关绿色金融内容列示在报表中;第二层次,在财务报告中整体介绍绿色金融的实施情况;第三层次,编制绿色金融报告。为了更好地实施绿色金融审计,我国应当发展环境审计中的绿色金融审计业务,并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审计标准(包括审计准则与审计指南),并采用恰当的绿色金融审计报告方式。

  • 标签: 绿色金融 信息披露 审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