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源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抗凝治疗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存在抗凝禁忌、抗凝不耐受或抗凝后仍反复发生栓塞事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预防血栓栓塞的有效替代疗法。本文综述了房颤患者应用几种不同左心耳封堵装置的手术安全性,并比较其术后出现卒中的风险。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封堵装置 卒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源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抗凝治疗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存在抗凝禁忌、抗凝不耐受或抗凝后仍反复发生栓塞事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预防血栓栓塞的有效替代疗法。本文综述了房颤患者应用几种不同左心耳封堵装置的手术安全性,并比较其术后出现卒中的风险。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封堵装置 卒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可以在测量血压的同时采集脉搏波信号并得到心血管评价参数的医疗电子仪器,对实现心血管功能日常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气压式传感器采集腕部气囊内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其分为接近直流的气囊压力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经过并行模拟数字(A/D)转换后,利用单片机控制气泵和气阀的充气、放气通断,以实时判断气囊压力值和脉搏波波幅,从而计算出平均动脉压,采集桡动脉压力信号。结果:基于示波法血压自动测量方式可根据脉搏波波幅与袖套压力的对应关系确定平均动脉压,并计算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平均动脉压对应的袖套压力状态下采集到人体桡动脉压力脉搏波波形。结论:该装置可提供一种在测得人体腕部血压的同时自动无创的采集脉搏波的方法。

  • 标签: 气囊 脉搏波 血压 自动采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导航装置在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 ~2020年 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2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10例)和观察组( 10例)。所有患者均行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导航装置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盆、髋臼术后恢复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骨盆、髋臼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手术中应用导航装置,能有效提升固定效果,提升骨盆、髋臼恢复情况,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导航装置 骨盆腔髋臼骨折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为简单快速了解医用内窥镜系统的性能状态,研究设计一套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的定性检测装置。方法:根据医用内窥镜结构特点,如硬性内窥镜管身硬度大、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前端可弯曲等,并结合现有内窥镜检测装置的技术优势,设计一套医用内窥镜光学性能定性检测装置。结果:设计完成一套医用内窥镜系统定性检测装置,其中光学项目检测标靶5个,所对应的光学项目检测对比卡6个。结论:整套检测装置做到系统化和一体化,适用于定性条件下的检测,同时装置操作简单,满足医用内窥镜相关标准的测试要求,适合专业和非专业人员的使用。

  • 标签: 医用内窥镜 标靶 检测项目对比卡 定性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装置,可产生持续恒定的负压。利用其促进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方法利用注射器,镇痛泵含有单向阀的注药管等医疗常用器械,组合制备负压产生装置。选择31例局部创面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先后采用该装置和医用负压引流器,比较性能与医疗成本。结果调节该装置可产生医用负压引流器的负压范围.压力恒定,移动方便,耗材简便廉价。结论该简易负压可取代医用负压引流器,无需电源,不产噪声,简便安全。

  • 标签: 负压 引流 注射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磁共振成像设备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许多新技术的 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 硬件基础 ,使一些 困扰临床的 伪影、心血管成像难题得到解决。本文 对目前临床医学医学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分析 ,论了 述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 标签: 医学影像设备 方法 磁共振成像 设备  
  • 简介:摘要:一些患者在做完腿骨手术后,需要用到护理装置。本文对腿骨手术护理装置进行了探究。

  • 标签: 腿骨 护理装置 横杆 纵杆
  • 作者: 任政菊尹玲唐浩罗丹王雨梅陈美(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摘  要】为解决卧床患者下肢早期功能锻炼问题,作者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卧床患者的下肢锻炼装置,包括沿横向设置的底板、支撑杆、带有脚踏的类似自行车旋转器和旋转器底座。带有脚踏的类似自行车旋转器固定于旋转器底座上,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旋转器底座上,其中一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铰接部铰接固定于底板的一端,另一支撑杆的下端通过铰接部铰接于连接板上,连接板可拆式地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调节孔使锻炼器与患者身高匹配,操作方便安全,适用范围广,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下肢功能锻炼,防止患者肌肉萎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符合卧床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理念。  【
  • 作者: 王学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现代医院王学松对连续被动运动装置(CPM)进行利用,便于手术过后开展连续而缓和的被动运动,其在膝关节手术康复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应用于上肢却并不多,相关报道也偏少。此次对手关节使用连续被动运动装置的方法、其构造情况和其应用到临床中的经验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了分析了其优点和存在的缺陷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治疗前对供氧装置氧气插孔消毒的必要性。方法分别对急诊科抢救室、观察室、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外科供氧装置氧气插孔随机采集样本50份,分为消毒前、消毒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消毒前被采样的25份氧气插孔的阳性率为88%,消毒后阳性率为4%。结论每次安装氧气流量表前,先用0.5%碘伏消毒氧气插孔,再为患者吸氧,可降低因污染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对减少患者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供氧装置 氧气插孔 消毒
  • 简介:目的比较心导管术拔鞘管后,采用经皮血管缝合器(Perclse)止血与人工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1182例患者在心导管术后,分为血管缝合组(共588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290例,介入治疗298例)和手法压迫组(共594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30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294例),分别应用Perclose止血和手法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时间、卧床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血管缝合组和手法压迫组比较,止血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erclose实施成功率95.30%。结论心导管术后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缩短了止血时间和卧床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

  • 标签: 心脏导管插入术 止血 手术 外科缝合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