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中医护理方案改善眩晕病患者临床症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减轻了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 标签: 眩晕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116 例 眩晕患者 ,以 随机分组 法将其 分为对照 组( 58 例,实施 常规护理) 和观察 组( 58 例,实施 中医护理) , 对比 两组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结果: 在此次 研究中, 观察组的依从性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数据具有差异性, P< 0.05。 结论: 对 眩晕患者采取 中医护理,能提高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由此可见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 价值。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及康复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对于确诊时已达晚期和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是主要的姑息治疗手段。我院自2004年7月~2005年2月间,采用希罗达联合应用奥沙利铂(XELOX方案),对晚期老年(≥170岁)胃肠癌病例治疗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希罗达 奥沙利铂 消化道恶性肿瘤 老年人
  • 简介:摘要钆布醇是一种高浓度高弛豫率大环状MR对比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扫描经验,结合国内外指南、共识和文献,对钆布醇增强MRI扫描的注射方案、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动态灌注成像、各部位实质脏器增强的序列选择和质量控制,以及特殊人群应用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钆布醇对比增强MRI临床扫描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评估。

  • 标签: 造影剂 钆布醇 磁共振成像 扫描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吸附(PA)治疗肝衰竭时合理的肝素剂量与抗凝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PA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根据抗凝方式分为首剂肝素抗凝组和首剂加维持肝素抗凝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正态分布者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PA治疗的肝衰竭患者138例,其中首剂肝素抗凝组83例,首剂加维持肝素抗凝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治疗前实验室资料可比。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A治疗,血浆分离器凝血等级判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P=0.216);两组均存在不同程度出血并发症,其中首剂肝素抗凝组中心静脉导管渗血2例(2.4%)、鼻腔出血1例(1.2%),首剂加维持肝素抗凝组中心静脉导管渗血5例(9.1%)、皮肤出血点2例(3.6%)、鼻腔出血1例(1.8%)、上消化道出血1例(1.8%),首剂肝素抗凝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首剂加维持肝素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PA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PA治疗前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剂肝素抗凝组:t=3.850,P=0.022;首剂加维持肝素抗凝组:t=6.733,P=0.007)。首剂加维持肝素抗凝组患者下机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首剂肝素抗凝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患者PA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明显变化(首剂肝素抗凝组:Z=-2.455,P=0.017;首剂加维持肝素抗凝组:Z=-2.307,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两组患者PA前后血小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剂肝素抗凝组:Z=-0.529,P=0.480;首剂加维持肝素抗凝组:Z=-0.276,P=0.362)。结论对于治疗前20%≤凝血酶原活动度≤4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7 s(正常上限值2倍)、血小板≥50×109/L的肝衰竭患者(排除肝素禁忌证),人工肝PA治疗采取0.2 mg/kg首剂肝素给药,不维持用药的抗凝方案是可行的。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吸附 肝素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方案对足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4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并对两组固定效果与术后足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3.06%VS68.06%),(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行走、活动范围与关节稳定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手法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对足踝关节骨折的固定效果较好,可使踝关节运动功能显著提高。

  • 标签: 不同固定方案 足踝关节骨折 疗效
  • 简介:围绕"教—学—评"质量体系建设,制定蒙医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培养方案和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考核成绩表明,"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一定要突出专业特点,这样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继而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标签: 蒙医 临床实习 培养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光波和高频电波环切术(LEEP刀)三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常用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使用药物治疗、物理光波治疗、LEEP治疗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观测各组临床疗效和结果分析讨论。结果药物治疗组对宫颈弹性无影响,物理光波组和LEEP治疗组治疗后对宫颈弹性都稍差。治疗轻度宫颈糜烂,药物治疗组(保妇康栓)痊愈率达55%,物理光波组和LEEP治疗组均达100%,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中度宫颈糜烂,药物治疗组痊愈率14.2%,物理光波组和LEEP治疗组痊愈率分别73.6%和80%,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重度宫颈糜烂,药物治疗组无法痊愈,有效率为42.9%,物理光波组痊愈率38%,LEEP治疗组66.6%,前两组明显低于LEEP治疗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主要适于未孕的轻度宫颈糜烂和炎症浸润较浅的患者,物理光波治疗轻中度宫颈糜烂效果好,但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效果就远不如LEEP刀治疗,故轻度未孕女性首选药物治疗,久治不愈轻度、中度糜烂首选物理光波治疗,重度糜烂首选LEEP刀治疗。

  • 标签: 宫颈糜烂 药物治疗 物理光波治疗 LEEP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en)联合艾素、艾恒、氟尿嘧啶(D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DOF方案化疗组(DOF组)和DOF方案联合Len治疗组(DOF+Len组),各30例,分别给予DOF方案化疗和DOF方案联合Len治疗。完成两周期后评估近期疗效,同时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结果DOF+Len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略高于DOF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OF+Len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低于DOF组。DOF+Len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DOF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D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明显,且可减少单纯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晚期胃癌 香菇多糖 DOF方案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80例肺结核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肺结核治疗,初期口服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胶囊、吡嗪酰胺片,对于复治患者均额外加用阿米卡星。观察组在上述同等用药的情况下加用利福平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对照组发生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乏力,发生率为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抗结核 有效率
  • 简介:摘要胃癌发展到了晚期,治疗比较困难,对患者的症状也明显,痛苦也翻倍。胃癌晚期的治疗大多数还是以手术为主,术后有些患者有进行化疗,晚期胃癌的化疗,必须要小心,不然对胃癌患者有很大的伤害,患者和稍有不慎,会影响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晚期胃癌 手术治疗 化疗方案选择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伊立替康(开普拓,CPT-11)联合氟尿嘧啶(5-Fu)与亚叶酸钙(CF)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二线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38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FOLFIRI方案作为二线治疗的资料。CPT-11给药剂量按180mg/m^2,第1天静滴30min:CF200mg/m^2,第1~2天静滴2h;5一Fu400mgm^2,第1~2天静脉推注;5-Fu600mg/m^2,第1~2天持续静滴22h。每2周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接受3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8例均可评价,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18.4%(7/38),稳定(SD)26.3%(10/38),进展(PD)55.3%(21/3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OS)9.1个月。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迟发性腹泻。结论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可使部分患者临床获益,其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晚期胃癌 伊立替康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二线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案,并就临床急救经验进行探究。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食物中毒患者 41 例为研究对象,均开展食物中毒的针对性急救,对本组患者急救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由针对性的急救处理后及后续的住院观察后,急救总有效率为 100 %,本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 2.01±0.34 ) d 、意识恢复时间( 4.96±2.40 ) h 、住院治疗时间( 3.79±1.18 ) d ,同时治疗后,本组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面色四肢湿冷、全身乏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缓解( P < 0.05 )。结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开展较为全面的急救方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急救效果确切。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急救方案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100例胃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出血量等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手术 快速康复 优化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制定和实施参与处方点评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案,使处方的合格率得以提高,促进医院用药的合理性和规范化。方法总结医院处方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用药质量和处方的合格率。结果处方在持续质量改进前的不合格率为28.7%,持续质量改进后的不合格率为4.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处方点评工作的各个环节,并制定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可有效提高处方的质量,促进用药合理性和规范化。

  • 标签: 临床药师 处方点评工作 持续质量改进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案临床经验。方法随机将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10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应用改良急救治疗方案)、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急救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0%,略高于对照组(96.00%),但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改良急救治疗方案的效果更佳,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急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