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疑似乳腺癌的80例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已行手术病理诊断。对全部患者行乳腺钼靶、超声或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对比三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患者的肿瘤直径≥1.5cm时,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肿瘤直径<1.5cm时,联合检查的检出率为93.02%,灵敏度为95.25%,相比于乳腺钼靶或超声检查均明显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利于提高诊断效能,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率。

  • 标签: 乳腺钼靶 超声检查 乳腺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及多层螺旋CT检查各自优缺点及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均行X线及CT检查的乳腺癌患者155例,分别进行诊断,再将两种检查结合诊断,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结果155例乳腺癌患者中,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通过乳腺X线诊断乳腺癌127例,诊断正确率为81.9%,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乳腺癌116例,诊断正确率为74.8%。两种检查结合诊断143例,诊断正确率为92.2%。结论乳腺X线、螺旋CT对乳腺癌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各有优势,二者结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乳腺癌 数字乳腺 X线摄影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诊断中青年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5例中青年妇女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经病理证实患有恶性乳腺肿瘤或良性乳腺疾病。采用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系统进行患者乳腺检查。结果A组特异度为67.03%、灵敏度32.97%;B组特异度71.04%、灵敏度28.96%,P>0.05,无统计学意义。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患者特异度为89.68%,灵敏度为84.07%,正确率87.12%。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能及时发现乳腺病,对中青年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青年乳腺癌 全数字化乳腺X线 摄影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下肢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结果:25例中,良性11例,其中脂肪瘤5例,骨化性肌炎1例,假性动脉瘤1例,血管瘤4例;恶性14例,其中滑膜肉瘤6例,转移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脂肪肉瘤2例。良性组肿块最大径平均(8.36±3.50)cm,恶性组(11.9±4.61)c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病变内部信号T1WI、T2WI以均匀中等或中等偏高信号为主,1例伴瘤周水肿;恶性组病变内部信号T1WI、T2WI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4例伴瘤周水肿(P>0.05)。良性组6例未强化,恶性组均不同程度强化;良性组5例STIR呈低信号,恶性组2例STIR呈低信号;良性组无周围组织侵犯,恶性组8例伴周围组织侵犯,以上征象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软组织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边界、范围、大小、内部成分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头颈部肿瘤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为肿瘤转移以及重要器官功能丧失,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来降低肿瘤转移以及复发的概率,进而保证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循环肿瘤细胞对头颈部肿瘤的转移以及预后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可及时检测出现肿瘤转移或者复发患者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本文主要讲述循环肿瘤细胞在头颈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作用。

  • 标签: 循环 肿瘤细胞 头颈部肿瘤 诊断 临床作用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创伤小、取材方便,具有可重复性,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等方面的优势已得到临床认可,但CTC作为维持治疗疗效判定指征的意义尚未明确。本文针对CTC提取分离、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以及维持治疗期间检测的意义予以综述。

  • 标签: 维持治疗 循环肿瘤细胞 晚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免疫干预疗法。结果应用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KPS评分,同时降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感染的概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免疫微环境 免疫干预
  • 简介:摘要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超声检查由于无创、无辐射、易于操作、经济及可重复性强、没有年龄的限制、又可直接观察乳房内情况等,被广泛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已成为检查乳腺的主要方法。本文仅就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表现 血流信号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71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半,确诊左乳腺癌1年于2016年1月4日入院。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双乳不对称.双乳皮肤无皮下静脉曲张,无水肿及橘皮样改变。左侧乳房外下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6.0cm×5.0cm的实性肿物,质硬,界限不清,活动度差,伴压痛,皮肤红肿破溃,伴乳头内陷,挤压乳头有血性溢液。同侧腋下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较大者约2.5cm×1.0cm×1.0cm。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肌上皮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接收行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结合对应采取的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划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针对两个小组所获取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SAS(28.9±3.1)、SDS(46.1±4.9)、生活质量(23.7±3.1),对照组(28.9±3.1)、(46.1±4.9)、(23.7±3.1),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护理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肉瘤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0例乳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4例分叶状囊肉瘤患者失访,2例癌肉瘤术后失访,另外2例20个月后复发失访。2例高度恶性分叶状囊肉瘤,在术后26个月死亡,所有恶性淋巴瘤患者均在5年内死亡,2例纤维肉瘤患者术后18个月复发,后行全乳腺切除术,5例纤维肉瘤和4例分叶肉瘤均正常生活。结论若患者术前肿块体积较大且怀疑可能是乳腺肉瘤应采用空心针穿刺取组织学病理学和联合免疫组织化进行确诊,从而确定治疗方式。肉瘤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患者预后的效果与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肿块的体积与患者预后的水平并无直接联系,术后内脏转移的患者数量较多。

  • 标签: 乳腺肉瘤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至2017年期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研究并探讨术后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伤口护理、化疗及放疗的护理。结果100例乳腺癌患者中88行改良根治术,12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化疗和(或)放疗,98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结论乳腺癌发病率高,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彩超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22例经彩超成像的乳腺肿块结果,分析总结并且和病理所呈现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良性肿块97例(79.5%),恶性肿块25例(20.5%),彩超与病理学检验符合率96.7%(118/122),误诊4例。良性与恶性肿块在阻力指数、血流检出率、二维声像图特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能对乳腺肿块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问我想“丰胸”,木瓜、榴莲有用吗?专家解答:木瓜、榴莲真能丰胸吗?其实这一说法主要归功于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以形补形”的臆测。如果硬要跟医学理论有所沾边的话,网上广为流传的解释是:“木瓜、榴莲等含有丰富的木瓜酵素和维生素A,能刺激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分泌,助于丰胸。”然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讲,绝大部分营养元素只是提供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需要,跟胸部的发育并无关系。其实,胸部的大小早在一出生就已经决定,

  • 标签: 乳腺癌 生长发育 女性荷尔蒙 医学理论 维生素A 物质需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3年时间分别对我院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研究并探讨了术后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伤口护理、化疗及放疗的护理。结果100例乳腺癌患者中88行改良根治术,12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化疗和(或)放疗,98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结论乳腺癌发病率高,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言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癌大都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决经前后的妇女尤为多见,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内分泌因素②饮食与肥胖③乳腺癌家族史。可见乳癌已经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并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其中行全身麻醉下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39例,保乳改良根治8例,单纯乳房切除术8例,区段切除术1例,局部麻醉下肿瘤切除术4例。结论老年乳腺癌具有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大部分患者对手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所以手术治疗依然是临床上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应重视其手术时的针对性处理。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围手术期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中心进行乳腺钼靶X线健康体检的女性8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进行检查,统计各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并比较20-40岁组与41-65岁组的发病率差异。结果本次的800例研究对象于普查中检出乳腺常见患者共有316例,检出概率是39.5%。乳腺增生症所占百分比是76.3%(241例),纤维腺瘤16.8%(53例),良性钙化4.7%(15例),乳腺囊肿1.3%(4例),乳腺癌0.9%(3例)。其中,20-40岁组的乳腺增生、良性钙化及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低于41-65岁组,而纤维腺瘤的发病率在20-40岁组较高。结论于乳腺疾病的普查过程中采取数字化乳腺相靶X线摄影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存在相对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呈现出临床推广以及应用意义。

  • 标签: 数字化乳腺相靶X线摄影 乳腺疾病普查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超声检查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乳腺炎组,16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对两组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超声检查特点。结果乳腺炎组以及乳腺癌组患者的病灶后方回声(无衰减、有衰减)、病灶边缘(不完整、完整)、伴囊性成分(无、有)、内部血流(0~Ⅰ级、Ⅱ~Ⅲ级)、微钙化(无、有)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以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超声检查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可采用超声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乳腺癌 非哺乳期乳腺炎 临床超声检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