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起先均接受NAC,每4周重复治疗,共6个疗程,化疗后1~2周又经手术病检。依据病理切片上观察的肿瘤细胞密度(TCD)减小程度进行病理反应性分级:1级无变化;2级减小30%以下;3级减小30%~90%;4级减小90%以上;5级肿瘤完全消失。1~3级称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MHR)组,4~5级称组织学显著反应(MNHR)组。所有患者于化疗前及3个疗程后均经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扫描,以获得剪影图和在MIP像上测量治疗前与3个疗程后乳腺癌灶最大径线的变化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反应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MRI与病理反应级相关性分析表明,MHR组乳腺癌灶最大径线减小程度及其变化率均显著高于NMHR组(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相结合,是评价乳腺癌NAC疗效较敏感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6期
出版日期 2011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