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先进的“三观”是保持共产党员个人思想的先进性的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由千千万万个党员来体现的。其中,共产党员个人思想的先进性是基础。保持共产党员个人思想的先进性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统一于人的思想之中。树立科学而崇高的“三观”,是保持共产党员个人思想先进性的根本。关键词共产党员个人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先进性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的提高党员素质,必须首先从保持共产党员个人思想的先进性做起,因为每个党员都是党组织的一分子,只有个体党员的思想先进了,整个党组织的先进性才有保障。一、保持共产党员个人思想先进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使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刚刚建立,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为新旧体制改革引发的文化转型,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带来信仰对象选择的多元化,导致社会上的信仰危机问题威胁到共产党员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被冲击和削弱,有一部分人对公有制、对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怀疑,片面的、教条主义的看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片面的看待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对现实矛盾缺乏理性分析态度,这样势必导致原有科学信仰的动摇,一些党的基层组织放松了对党员的党性观念教育,放松了党的组织纪律约束,使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使非科学的政治信仰有了更大的可乘之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①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还是一般的阶级组织,关键是看个体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党员个人思想的先进性是保持共产党组织先锋队性质的基础。为了保持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毛泽东特别重视党的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和思想教育,他说,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党员个人必须具备思想上的先进性,这是成为党员的首要条件。每个党员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只有那些在思想上拥护党、支持党,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党员,才是真正先进的党员。绝不允许某些思想上落后、保守的不可救药分子、不接受领导分子混入党内,党的先进性是绝不允许任何个人玷污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思想主要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成,党员也不例外。保持党员个人思想的先进性,必须树立科学而崇高的“三观”,保持思想觉悟上的先进性。第一,共产党员要拥有胸怀天下的“大”世界观,这是党员个人思想先进性的先决条件。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因此,人人都有世界观,但这并不等于说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观并不是站在世界之外去“观世界”,而是人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理解。世界观理论是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为人们提供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关系的“大智慧”,从而形成关于整个世界的知识。作为共产党员,其一,心中要胸怀世界,胸怀人民大众,要把自己置于整个世界中来看,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个人相对于世界虽然是渺小的,但正是由无数的个人组成的人民群众创造了世界历史,“而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②其二,无产阶级政党还要树立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③无产阶级的党员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有些党员入党前后的世界观转变是巨大的,入党前信誓旦旦,入党后完全忘记了入党誓言,在思想上、行动上背叛了党。特别是某些党员干部世界观的扭曲、盲目骄傲自大,导致了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等腐败作风,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其三,党员个人要用联系的、全面的、普遍发展的思想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把世界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一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立生存,人们通过征服和改造自在世界成为人类世界。某些党员把征服欲用在人类自身,以为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可以任意驾驭、支配比其“落后”的人民群众;某些党员干部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容不得一粒沙子。置党的宗旨于不顾,完全忘记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极大危害。第二,党员个人要树立奉献至上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核心是解决自我的问题。一个人人生观的形成和确立,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特别是个人的经济地位对人生观的影响极为重大。一个人可能由于从小家庭环境贫困,被人轻视,立志要出人头地,扶贫帮穷,而真等到他富贵的那一天却忘了本。这种事例很多体现在共产党员身上的例子也有,如建国后少数的党员干部在革命时期不怕枪林弹雨,立下汗马功劳,和平时期却抵不住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犯下了大罪。腐败分子胡长青曾经说过,官当到他那一级,就没人管了。这种高官,行踪都难以掌握,更何况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少数党员干部人生立场不坚定,出现了动摇。党员意识正在弱化、淡化,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平常看不出来,关键时刻也不站出来,只记得自己的干部职位,颠倒了“公仆”与“主人”的位置,由人民的公仆成为凌驾于人民之上的主人,成了人民供养着的“父母官”,忘记了自己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员。这些都是由于人生观的畸形扭曲甚至发生根本错位导致的。共产党员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毛泽东同志说过,党员要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在人民群众下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只有那些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才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共产党员要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决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人生观必然要高于人民群众的人生观,这样才无愧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党员只有树立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意识,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高瞻远瞩,才会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正确的奋斗方向,才能自觉抵制一切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相反,如果缺乏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意识,就会鼠目寸光、碌碌无为,就会意志消沉、腐化变质,同党离心离德。第三,共产党员要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生活实践中,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核心是对人生和事物的评价,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评价。如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以及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诸如此类的人生问题。这表明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互通的。价值观是人们团结起来,形成凝聚力的核心力量,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其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是为个人活着的。共产党员的身份决定了必须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坚定信念,在涉及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对党的事业忠诚无私。始终奉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抵制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其二,在市场经济中坚持党性原则,其价值标准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的精神是党性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党员必备的素质,也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始终走在人民群众的前头。革命年代,我们党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和平年代,在物质生活非常优裕的条件下,许多党员却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和职责,抵挡不住资产阶级思想的诱惑,渎职、滥用权力的事件屡屡发生,从根本上违背了党性原则,已经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不配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对这种党员要严格处理,有多少处置多少,不能心慈手软。因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帜,一个先进的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对于败坏党纪党风的党员、事件决不能留在党内,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的惩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人的思想之中。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关键作用的是世界观。但是自发形成的“三观”一般是零散的、模糊的、不稳定的,要确立自觉地、系统的、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需要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为理论基础。只有确立科学的“三观”,才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行动,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保持个人思想上的先进性,就要把不系统、不稳定的三观转化成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1参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②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87页.参考文献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2刘洪凛.依法执政的逻辑与理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3陈登才.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4李爱华.现代政治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赵继伦.精神文明的时代审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6姚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7彭锦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十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出处 《文艺生活》 2009年12期
关键词
分类 [][]
出版日期 2009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