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动机与手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编造利润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有的上市公司连续出现中期报告亏损,而年度报告却实现盈利;有的公司总是在亏损——重组——再亏损——再重组的怪圈中徘徊;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现象表明,一些上市公司在人为地调控利润。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河北经济研究》 2006年6期
出版日期 2006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