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文学中人民命运的文本呈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04-14
/ 1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始终是"人民"所指中的基本成分。分别考察三者在八十年代文学中的生存状态,进而明晰人民命运的整体走向,当是比较具有现实指向的研究。七十年代中后期北岛的《波动》最早捕捉到干部和人民之间的隔绝和对立。八十年代,高晓声与路遥笔下的陈奂生与高加林的命运显现出农民被排除在城市的发展轨道外;郑万隆塑造的工人形象刘慧芳则承受了被知识分子利用与抛弃的痛苦。知识分子所代言和提倡的法制、科学与文明的生活方式规训着底层人物,包括普通工人、农民和农民工等向上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