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本科必修课《审计学》内容框架与教学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1998-05-15
/ 1
<正>随着高校教改的深入,目前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各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等的改革是当务之急,现就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审计学》的内容框架与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一、现状与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会计事务所、工商企业、金融、涉外企业和国家机关对财会人员的需求,会计教育有新的发展,特别是编写和采用新的教材方面有很大的起色,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审计学》在会计本科专业中的主干作用体现不出来;教学与实践有些脱节,也就是理论讲得多,学生动手参加审计实务几乎没有;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生动的案例分析等等.二、《审计学》内容框架构思(一)设置原则:1.保留学科体系的优点,全面、系统反映审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一定的超前性;3.为使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若干案例分析;4.主要审计法规作附录.(二)课程内容框架:全书共分十七章,主要阐述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审计程序与规范;审计依据、证据、准则;审计组织与人员;各会计要素的审计;经济责任与经济效益审计;资产评估与资产重组审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等.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2.西方审计的起源和演进;3.审计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