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09
/ 2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核心因素是创造力。未来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大批创造型的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曾对中国和英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最大的差异在于教学方式。西方教育注重探索同,往往设计许多种动手实践活动,而在中国的教育重在知识同,这使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记忆上,这些现象表明,当前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迫切性。学生创造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素质: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的自主实践活动是过程密不可分的,学生只有在动手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倡,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到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6-10岁年龄阶段的亲如一家,虽然已经进入义务教育,但他们的心理还具有明显的儿童特性,好奇好问,好动手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并产生求知的欲望,这正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之一。
一、寓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主体主导、民主和谐、成功激励、延缓判断等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乐于实践、敢于实践、勤于实践和创造性的实践。具体的作法是:
1.演示法。云泥之别抓住契机,教学中激励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荷花》一文时,描写荷花形态的片段非常精彩。我鼓励学生伸出自己的手,假想这就是荷花,利用两只手变换不同的姿势来演示荷花的各种形态。
2.操作法。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台学习《做风车的故事》时,为了更好地读懂课文,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我请学生在课前动手制作自己最喜欢的手工。教学中不仅请学生适时讲述做好手工时自己的心情,同时还让学生把自己做手工时所产生的疑问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在自身体验中领悟牛顿发愤学习的动力。
3.绘画法。即把课文中的“话”变成“画儿”,把“画儿”变成“话”。通过绘画,一方面借助于形象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寓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于各类活动中
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各项教育活动中,既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兴趣活动、少先队活动中受到启迪,又能不同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自信心、独创性以及敢于挑战的个性和品质。
1.动手动脑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在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抓住校科技艺体节活动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在科技小发明活动中,制作汽车模型、航海模型、建筑模型等,树立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
2.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兴趣活动,让他们把所学到的书法知识、绘画知识、英语知识等运用到实践之中,班级则为他们开辟园地,展示其创作画、书法伤口、英语小报、手工艺品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敢于实践,乐于实践,学有所长。
3.少先队主题队会。我以每周一次的主题队会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发展。在室内主题队会中,学生自制道具,自编自演小品舞蹈等;在室外主题队会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行设计各式各样的风筝并开展比赛。学生在这类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动手能力。
三、寓意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于环境建设中
在校园环境与班级的建设中,我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现代有的空间动手实践,创造性地进行环境建设,这能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如在学校组织的美化一棵树活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自行创意和策划。有的小组以“祝福祖国”为主题进行设计和布置;有的小组以亲近自然为主题进行设计和布置。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美化了校园,也净化了心灵。又如在班级环境建设中,我加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力度。一方面保证及时更换黑板报。学生先围绕主题自己组织材料,自行设计板报,努力做的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最后师生一起选择期中有创意的刊头、版面及典型材料来作为当期黑板报的内容;另一方面力求用墙壁说话。学生根据共同的需要在墙上挂名人画像、展示儿童壁画、设书法园地等,进一步促使学生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四、寓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于家庭社区中
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和社区。我以学校为主主导,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入家庭、社区教育,使其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形成合力。
为了取得家长的认同,我先后组织家长来校听课、参加班会,还通过每学期的家长会及个别访谈,向他们汇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家长对此给予大力支持,如在家里带领孩子学会包饺子、炒小菜、洗碗等家务劳动。社区是个大舞台,学生们可以实践在社区,服务在社区。我与居委会达成共识,组织学生在社区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制作社区活动宣传卡、为社区创办卫生小报、协助居委会设计儿童专刊等,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

创造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学校和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亲身体验,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指导》关文信,吉林大学出版社
[2]《语文创造教育学》杨成章等,重庆出版社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和县何坝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