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尔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24
/ 2

【摘要】莎士比亚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家,其作品包含了浓厚的古希腊思想传统。本文试从莎氏作品的具体人物入手,探讨其作品对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借鉴和发展。在他的《李尔王》中,刻画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有虚伪的女儿、有骄横的君主、有忠诚的卫士、还有聪明的“愚人”。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格罗斯特家族的私生子哀德蒙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考地利亚。其实,在这场善与恶的较量中,没有最终的胜利者,善良毁于邪恶,邪恶毁于自身。谁也救赎不了谁。或许,莎士比亚想传达这样一个概念:太过与不足,都不应是人们的取向。
【关键词】李尔王;古希腊思想;传承;节制

1.       极度的恶在《李尔王》中,塑造了一个罪恶的人物——哀德蒙。《李尔王》里的两起悲剧都与他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在这个冷血麻木的刽子手身上,体现着人性的邪恶和阴暗。从某种程度上说,哀德蒙的身世和身份让他陷入了尴尬和生存危机,值得我们同情和可怜。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不能忍受。不能说因为他本人曾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就要使用最残忍的手段报复周围所有的人。他善妒,嫉恨哥哥的地位和宠爱。“好,合法的埃特加,我一定要得到你的土地……庶出的埃特蒙将要把合法的嫡子压在他的下面——那时候我可要扬眉吐气啦。”[1]在这里,没有兄友弟恭,没有亲情人伦,有的,是哀德蒙毒辣的心。为了夺得财产和父亲的关注,他肆意伪造信件,诬陷了无辜的埃德加。借此,得到了父亲关爱。他自私,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恶劣方式来同自己的命运抗争。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惜诬赖兄弟陷害父亲,还成为王室内部争斗的帮凶。正是他的一道催命符,杀死了美丽善良的考地利亚。他无疑是道德沦丧、伦理败坏的典型。他的邪恶抹杀了一切,残害了一切,也毁灭了一切。叔本华说过:“人的行为只可能有三种源头,所有一切可能的动机都是从这些源头产生的。”[2]即利己主义、邪恶、同情。在解释邪恶这个动机源头的时候,叔本华说到,“只要能伤害别人,即使给自己带来严重损害也在所不惜。”[2]“这种人在招致他人痛苦中时,自己能感到的喜悦” [2]他狠毒,最终摧毁了一切。从某种角度说,他身上集中了人性的大部分阴暗面,在这样阴沉的面具下,造就了一个六亲不认,唯利是图,并且阴险成性的家伙。2.极致的善如果说,在哀德蒙身上体现了世人的恶和人文主义的局限。那么,在小女儿考地利亚身上,则显现了无与伦比的善。这种善也是人们的一种天性。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过:“灵魂的本性就是趋向善,避免恶。”[3]考地利亚更像是圣母的化身,在她的头上顶着圣洁的光坏。似乎有着救赎一切的希望。她是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她的存在仿佛可以洗涤所有的灵魂。她可爱善良,即使在父亲抛弃她了以后,仍然不忘拯救给自己带来悲剧的父亲。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不管他曾经做过什么,但是毕竟是自己的父亲。这点,和哀德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正是考地利亚的这种脆弱的善良给她招致了灾祸,最后命丧他手。悲剧,总是美好的东西遭到摧残。她正义高贵,即使在知道自己的姐姐要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依然不屈不挠。坚守阵地,为黑暗中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就算身陷囹圄,也要抗争到底,就似一位刚直的斗士,永远不会屈服。莎士比亚在她身上集合了人类所有的美好品德,但是,正是这种美德被它的对立面撕裂了。她无私忠诚,即使在这之前曾遭受奚落和冷遇,仍然宽容豁达,不计前嫌,尽心搭救被困的父亲。最后,枉送了宝贵的性命。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经说过:“善是人的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在行动中很明智、很冷静,但是在同别人打交道时却又很热情、很好客。”[4]善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宽厚仁慈。并且,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过着向善的生活。这正是古典主义所推崇的。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特别是强烈的贪念。善是我们美好德行的首要条件和最后目的。所以,矛盾就此出现。这种追求善的信仰如果可以为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那为什么所有的善都命丧恶手?莎士比亚以他长远性的目光看到善的局限和恶的不可战胜。在他的四部悲剧中,都刻画了这样人物形象。在《李尔王》中,考地利亚死于哀德蒙的阴谋之中;在《奥赛罗》中,蒂斯苔蒙娜死于奥赛罗的嫉妒之下;在《麦克白》中,邓肯死于麦克白的欲望之下;在《哈姆雷特》中,忧郁的王子死于自己的优柔寡断中。自古希腊以来,传统的思想则认为,不节制和不审慎都是恶,都是人们应该克制的。性格过于放纵,是恶,性格过于懦弱也是恶。但丁也曾提到:任性乖戾,太过与不及,均非正道,而为罪恶之源。3.极端的终结——悲剧所以,这种宗教式的至善终究没有带来最后的希望,而是招致了灾难。考地利亚最终为道德牺牲,在这场正邪的较量中,最无辜的人最先付出了生命。邪恶扼杀了善,最美好的东西,总是易逝和消散的。如果说这种超凡脱俗的善好要作为人们最终的皈依,那为什么它拯救不了自己呢?为什么考地利亚的善良影响和感化不了姐姐们的行为,在她失去财富的时候,她们并没有表现出同情和怜悯,反倒是幸灾乐祸,甚至为少了一个财产继承者的对手而欢心不已。在这里,善是软弱的,被尼采斥为“谎言和伪装”[5]。这种柔弱的东西显然无法同这种邪恶力量做抗争。但是,这并不是说恶就是应该被存在。至少没有证据表明,莎士比亚有这样的倾向。所以,在戏剧的结尾,作者安排了悲剧:以双方的死亡而告终。考地利亚死在阴森潮湿的地牢,哀德蒙的死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事”[1]。对于考地利亚来说,她太善良,善良得逆来顺受。正是因为这种没有原则的善良让她失去了父亲的爱。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她是与世无争、刚直不阿。但是,面对父亲的误解和愤怒是,她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她觉得你怎么认为便是怎样。这样的逆来顺受让她一开始就失去了某种根基。因此,这种善让她不足以抵抗恶她其实并没有承受这种沉重的能力。但是,为了解救被困的父亲,她决定背水一战,终究让自己的生命无可挽回,让位于阴谋和算计。其实,这本是可以避免的,她就是太善良,太守良心的羁绊,太不能审时度势。这个善意的决定让她失去了所有。可以说这种极致的善,不计任何付出的完善,当遭遇到恶的时候,就可能被轻易抹杀。对于哀德蒙来说,他太狠毒,太邪恶,这种邪恶的根源来自于他的恨。他恨父亲的不爱、社会的不公、处境的不平、命运的偏离。他把这种恨无限的放大,他认为他遭受了世间一切的苦难和不顺。所以,他要报复,他要反抗,这种疯狂的恨已经扭曲了他的本性,几乎摧毁了一切,也包括仇恨本身。因为“恨的力量使本原分解而毁灭万物。”[6]那么,这种恶显然是不被允许的。当莎翁把它揭露出来的时候,就是要警示世人。不要跌入欲望的深渊而无可自拔。这种极端的利己行为已经与他者之间构成了威胁和严重的伤害,在道德上,必须受到谴责。虽然这种恶显现出了他的巨大能量而且叫很多www.aimeiwen.com


人也难以抗拒,但是,人们应该节制。人之所以与动物相区别,就在于有人的意识和道德。当自身的某一行为已经妨碍到他人的时候,我们应该竭力控制自己。这也是莎氏比亚想告诉我们但是却没有明说的地方。.适当的调和——传承与发展“莎士比亚是西方近代以来最为尖锐、最为鲜明地提出人的存在问题的作家。”[7]他不仅揭示了人的本性,同时也暗示出某种倾向。他以敏锐的目光觉察出了善的柔弱和恶的强大。既然在强大的恶的面前,善拯救不了恶,那么,应该怎么办?不过,早期的评论家却否认了这点。他们认为莎剧“缺乏道德目的”[8],因为他让善作出了牺牲,让恶也以终结消亡。他只是揭示了这种现象,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其实,在莎氏比亚的悲剧中,是暗示了道德取向的。就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提出的节制和审慎。性格应该得到适当的调和,不能太放纵也不能太软弱,要合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的悲剧中,有一系列的配角人物扮演了这一隐喻的角色,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窥视出一些隐藏在背后的意义。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和作者对他们结局的安排,我们可以打探出一些倾向和隐喻。首先,是性命的保全。生存权作为人的第一欲望,是应该得到满足的,但这是以不危害他人为前提的。所以,并不是说所有的求生手段都是正当和允许的。在《李尔王》中,埃德加和哀德蒙这两兄弟的生存状态就可以充分证明这点。同样是为了获得生存,哀德蒙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和非法的行为,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而同样是为了保全自己,哥哥埃德加流落荒野,靠着树皮露水为食。同样是非人的境遇,采取的手段不一样,最后的结局当然会有所不同。所以作恶多端的哀德蒙必须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而曾经遭受误解的埃德加最终得到了父亲的原谅和格罗斯特家族的继承。其次,是适度的欲望。在莎氏比亚的作品中,处处充满了人们的欲望和贪念。叔本华就认为人是欲望的动物。在《李尔王》中,李尔王太过蛮横、刚愎自用,所有落得老无所依,流落荒野,最后郁郁而终;他的两个女儿为了争夺财富和权利,更是显得自私无情,最后惨死在对方的毒药之下。这些过分的德行和私欲最终把渴求它的人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因此,放纵的性格不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我们在否定这些极端欲望的同时,也要注意肯定对正当欲望的满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节制之德,不在摈除一切欲望。”[9]如果真的对什么都无欲无求,也“非讲伦理者之所尚也。”[9]适度欲望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除了不要过于贪婪外,还在于不要无所欲求。《李尔王》中,可怜的考地利亚是道德的典范和极致,但是仍然被邪恶所摧毁。即使她自己没去招惹别人,但也成为了这场利益争夺的牺牲品。所以,人啊,要学会好好保护你自己。再来,是恶中有善,善中有恶。中国有句古语叫张弛有度,文武之道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这里,恶是内心所向的代表,善则是摈弃欲望的代表。但是,人的本性不能走两种极端,而应该二者兼顾。在《李尔王》中,大臣某某在被流放的时候,巧妙的仪容自己,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化身乞丐陪伴于国王最后中的修成正果这就是说人们应该把握好这个度这点恰好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吻合。因为度是保持事物性质不变的范围和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最后,是继承与发展。在莎士比亚那里,他首先继承了这种节制的品格。不过,莎士比亚描写的那些有节制的人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节制。因为,在古希腊看来,节制是为了达到至善。而在这里,节制是为了尽可能多的满足所有的人的欲望。一方面要求人们不应该完全沦为欲望的动物。另一方面,他发展了这种思想,他看到了人文主义将要出现的弊端——人性的弊端。因此,在他笔下,出现了那些邪恶行为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 “利己”的同时,应该以不损害他者的利益为前提。他想借用那些侧面人物形象隐晦的告诉世人,不要堕入贪得无厌的深渊;同样暗示人们,至善只是我们的一种希望,不要放弃我们的“自由意志”。就像费尔巴哈认为的那样,“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10]“快乐、感性快感无疑是人所追求的最高的‘善’。”[11] 但同时,要“对已以合理的自我节制”[10]。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4.
[3]於奇.希腊哲学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7.
[4]塞涅卡.塞涅卡三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5]海德格尔.尼采十讲[M].中国言实出版社.
[6]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高教出版社,2005.
[7]舍斯托夫.悲剧哲学家的旷野呼告[M].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9]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商务印书馆,2003.
[10]杨文极.德国古典哲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作者简介:蒋忞怿(1984—),西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