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数学复习课策略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上好数学复习课策略谈

石春秀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面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增加的难度和在初中考试中所居于的重要地位,教师和学生需要关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同样重要。复习课不仅仅是知识的再现,也是知识的升华,做好复习课,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四维空间,对于深挖知识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复习课

面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增加的难度和在初中考试中所居于的重要地位,教师和学生需要关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同样重要。复习课不仅仅是知识的再现,也是知识的升华,做好复习课,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四维空间,对于深挖知识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二、做好基础知识的梳理

俗话说: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是做好基础知识梳理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可清晰明了地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

看基本要求、看教材、看例题。对于复习课要讲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应学会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以往都会出现在教师的备课笔记上,学生并不知道,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无目的性,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先进教学模式给了我启发。于是,我将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与我们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起来,在第一轮复习考纲进入知识梳理环节之前,我安排学生在课前先学习考纲中的基本要求,以达到让他们明了所复习内容由哪些知识点构成?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以及各部分知识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的目的。学生在结合基本要求,通过看教材、看例题,就会渐渐地能回忆起以前所学的那些内容。

在看的过程中,同时要求学生做到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并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整理,如列表法,画流程图法、枚举法等,使零散的基础知识系统化,清晰化,易于理解记忆。

学生在自己动手整理时,或会出现对复习的内容印象深刻并有体会、或可能产生疑问;或是整理得不够全面等现象。这时,交流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于是,我就要求学生进入此环节的第三阶段即“交流”。在实践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进行两方面的交流:一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主要从知识和方法上进行探讨,交流自主学习的体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二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教师从知识层面给与学生更多的帮助,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各部分基础知识,为进入下一环节的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也不可能同后继知识发生关联。复习课中,正好就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链接起来,这句是所谓的知识点泛化。

知识链接不同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因此,知识链接不仅要在异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中求异,这是知识结构转化为人知结构的重要环节。这就是前面谈到的,回忆阶段只求“是什么”,而这里“链接”时还要追求“为什么”问题。

知识链接时,既可让学生提出疑问,也可由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还可采用板书填空的形式,这要看具体运作情况而定。

知识链接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求同与求异,更重要的是为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科学梳理知识,将之系统化

传统的复习课多以直接复习零散知识点为主,以直接再次推论、引用公式定理和概念等手段为主要形式,这种复习其实和初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是一种低效用的复习,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宏观层面上产生“一览众山小”的结构化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复习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结构化,通过系统科学地梳理所学知识,让知识迁移、互相反应、排出主次顺序,从而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全面,并对数形结合等必备的数学思维进行深度掌握。比如,在复习“四边形”知识时,教师要在复习之前仔细翻阅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知识点的主次有一定认识,再结合教学前期发现的问题,比如普遍反映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在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梳理知识点结构,鼓励他们通过列表法、图示法等来整理知识点。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四边形的知识体系勾画出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复习,这样才能更加系统。

初中数学复习课是把平时相对孤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串起来,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规律性知识,如概念、性质、算理、算法等进行归类整理,沟通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将这部分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使学生在头脑里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把它保持在记忆中。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欠,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希望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上好我们的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