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教师如何与学生交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谈初中教师如何与学生交流

封思超

山东省莱西市河头店镇南岚中学266621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何呈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语言是师生交往、沟通的工具,“说什么”和“怎么说”同样值得关注,而后者比前者更不容易。这里,我们可以简单描述一下教师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幽默:一些调查表明,在学生所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的特征中,幽默是一直名列前茅的。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是一个人人格特征中的积极因素。

委婉:在向学生表达一些否定性意见时,采用使用“吗、吧、嘛”等语气词和以问代答等方式,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进而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

含蓄: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达得太明确,教师就可以用含蓄的表达方式,或曲表观点,或暗示批评。

一、沟通内容被准确可靠地理解和接受,便实现了有效沟通

若沟通过程中出现某些干扰因素使信息或思想发生扭曲、变异或丢失,便出现了沟通障碍。现代教育中,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因素严重阻碍着师生正常沟通。

1.教师越严厉,学生越叛逆。

据调查,近年来学生逃课、旷课的现象越来越多,学生和教师之间发生冲突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教师越严厉,学生反而越讨厌老师,连带着不想上课,久而久之,便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逃课和旷课。

2.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感。

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通常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用审视的目光看学生,用怀疑的语气发问学生。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加大了沟通的难度,拉远了师生距离,自然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便失去了话题,最后师生的沟通交流只能无疾而终。

3.教师的职业压力大,敬业精神减弱。

近年来,国家对教师的学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教师的工作量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使得一些教师开始讨厌自己的职业,不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甚至有个别教师把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面对阻碍师生沟通交流的因素,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学生间更好地交流沟通

1.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

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往往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这种关系就决定了这种沟通交流是低效的。教师在和学生的沟通中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然后给学生一些建议,让学生感觉到自身的主导地位。这样学生会更好地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沟通的效果随之会得到大幅度强化。

2.把学生当朋友,主动和学生谈心。

课余时间,教师要主动躬下身来像平常朋友之间聊天拉家常一样,亲切、随和地学生攀谈,话题要生活化。除学习之外,老师可以问一些生活方面的话题,学校的饮食起居等等,努力为谈话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通过这种谈心的方式,老师应该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互相尊重,平等交流。

好的沟通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彼此链接的一个桥梁,想要有良好的沟通,师生双方必须相互尊重。在现实教育中,每个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并把其作为衡量学生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强调学生尊师并不否定教师平等对待学生,相反,学生越尊师,教师更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因为尊师本身就是一种双方的情感交流活动。只有确立这种师生平等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尊重老师、更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程,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4.慎重处罚。

在一些教师看来,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处罚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可以让学生记住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但是,惩罚只教人什么不要做,却没有教人要做什么。教室里要有学习行为发生,就必须有常规和控制。不同的教师会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有的教师将其意念强施于学生,以外来的压力来刺激学生,以惩罚迫使学生屈服,这使得问题行为永远存在,学生逐渐抗拒教师,甚至对教师产生敌意;有的教师所准许的课堂气氛不是奠基于现实生活之上,学生无法从课堂上学到生活中所需要的规则,无法体验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也学不到被接纳的行为是需要自律的。好的教师既不放任也不专制,他们不盲目地处罚学生,而是强调要使学生知道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的,给予学生选择行为的自由,也教导学生选择了不良行为就必须承受后果。学生的错误行为往往是由于需要认可而受制于错误信念、想法(如寻求权利或报复等)而产生的,所以,教师在处罚学生前一定要进行诊断性思考。

诊断性思考包括第一预感、搜集事实、隐藏因素(指诸如发生事件的学生背景资料,对学生心理、道德发展的了解,或对先前导火线的了解等)、具体行动(应当思考当纠正行为的命令下达后学生会有什么反应、纠正之后对未来的行为有何影响并考虑替代的行为方式,协助学生选择更好的行为方式,并给学生时间去证实自己能否做到)及保持弹性。

三、小结

总之,沟通是教育管理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要。良好的沟通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我们要共同建立师生良好的沟通渠道,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师生间流畅、有效的沟通,向理想教育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