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

魏海忠

魏海忠

中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摘要:自从在建筑工程领域引入项目管理技术以后,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管理能力上升到了全新层次,为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进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就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

一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企业来说,对工程进行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成本节约的条件下依据合同中规定的质量和工期要求,将工程交付给业主使用。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工程的外部要素和内部生产要素进行综合管理,以此实现管理目标。工程技术管理在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其中包括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后的阶段。

其次,从内容方面来看,工程技术的管理内容和其他管理内容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其能够确保工程管理的顺利完成,在工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程技术的管理能够从技术角度对工程成本和工期进行有效控制。其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调查分析、从而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组织图纸会审等相关环节,在工程的施工中实现施工方案的科学编制以及合理实施、为了有效减少返修和返工损失而对过程产品以及施工过程加以动态控制、并提出工程合理变更、项目的应用等环节,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通过进度的加快来实现技术管理。

最后,良好技术管理有利于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而低劣技术管理则容易导致整个项目管理陷入混乱,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起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控制失控的现象,最后使得工程在经济、工期方面存在巨大损失。所以,应实现工程技术管理和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资金管理的有效统一,实现相互间的协调和配合,从而实现工程管理过程的最优化。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所谓技术管理,主要是指企业所采取的全部技术组织管理的总和。而建筑施工企业所进行的技术管理,主要是采用系统论观点,对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以及施工技术的主要构成要素,通过科学方法的运用,来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决策、指挥和组织、调节和调控。大家都知道,建筑工程施工是具有一定复杂性,其是多技术交叉应用、多工种协同操作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活动具有多样性,这里所说的技术活动,内容包括对图样进行熟悉以及会审、对施工设计加以编制,在工程竣工后验收中所采取的各项技术。工程技术管理从时间上能够分为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的竣工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

三主要工程技术问题

1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2管理方面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体制的改革,尤其是随着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长,其技术管理所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因此,还需要从技术管理模式入手,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骨干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四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

1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3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

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4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技术管理型模式的核心。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法制经济,或者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技术管理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合作模式,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合同的约束。在技术管理型模式中,分包合同是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

5加强监督、

监督搞好服务是技术管理型模式的重要手段。分包队伍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分包队伍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在施工过程中淡化质量管理,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包工头无视安全操作规程,减少安全投入,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分包队伍为了超结多结,拉拢腐蚀项目部工作人员,滋生了腐败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监管工作,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堵塞漏洞,降低风险。

6注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首先要完善技术管理体系、明确工作职责。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明确技术管理体系内部各级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明确工程施工过程各项工作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促进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健全了管理体系与制度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实施来贯彻执行,才能达到技术管理的目标。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奖惩制度与技术管理有关职责挂钩的形式,促进全员的参与及责权利的统一,促进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企业领导的关注,加大对施工技术的控制和管理力度。此外还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积极引进新工艺,使用新管理手段,从不同方面实现技术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同时,在技术管理中,还应经工作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分析,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确保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九玲.论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2]卢秀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策略及创新方法分析[J].资治文摘,2009(09)

[3]王振兴.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建材,2010(02)

[4]刘畅.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及技术管理[J].广东科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