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镇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谈城镇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林斌

薛城区园林管理处山东枣庄277000

摘要: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城镇绿化的关键点,关系到绿化环境的协调和绿化期的长短,是提升绿化效率的重要方面。如何选泽最优树种,并合理规划树种分布是城镇绿化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园林绿化给城市生活增添了色彩,给改革创新增添了活力,在新产业链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镇绿化;树种选择;配置技术

随着城镇居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对优良生存环境的渴望,人们希望通过城镇绿化来进一步美化环境,减少环境中大量有害气体、灰尘、噪音、污水等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的要求愈加迫切。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城镇绿化的功能,使城镇绿地系统建设在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达到和谐,已经成为现代城镇绿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实现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就成为目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突出主题和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要对园林绿化的树种进行统筹规划和选择,有的放矢地做好城镇绿化工作。城镇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和规划,也是关系城镇园林绿化成败的重要环节。

1树种选择与配置

1.1树种选择注意事项

树种选择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不仅要对树种的特性有详细的了解,又要对树种适应的环境有系统的分析,针对不同的绿化环境要选择不同的树种品类。树种选择要注意:把握树种的生物特性,关注物种的生态效益,分析物种的适应环境,结合园林绿化的具体地域特点,细致分析,综合调配。

1.2物种选择方法

城市绿化过程中树种的排布要错落有致,这就需要对树种的外观形态和生长速度有要求,并结合树种的适应环境,如耐荫植被要和喜荫植被放在一起,抗寒植被要与耐寒植被放在一起。由于树种的品类不同,适应的环境也有差异,因此要将绿化环境的特点与树种生长环境相结合,如地形、土质、供水和日照等条件是否均一。选择树种时要遵循就地取材,适当引进,合理调配,品类丰富的原则。一般选择乡土树种、引种驯化成功的外优良树种作为基调树种。要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功能类型的绿地,确定乔木、灌木、草坪的置比例。城镇绿地系统设计一直注重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城镇景观及境艺术设计手法,但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污染的日益加重,景观效益应该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

在树种选择与植物群落配置更应该注意植物带来的降温增湿、放氧吸收二氧化碳、防风、减噪、菌、滞尘、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防灾等生态效益。乔灌草复层结的绿地,其各方面的生态效益优于乔草、灌草型以及草坪为主的绿地。乔木、灌木与适量的空旷草坪结合,针叶与阔叶结合,季相景观与空结构相协调,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大大增加绿地的数量,是城镇绿地最佳结构。城镇绿化需突出乔木,但如果为了采光、通风,遮荫的比也不宜过大,绿地内灌木需占一定比例,地面力争全部为草坪或地被物所覆盖。

在以降温增湿为主要目的区域,游憩型绿地应多选用树高大、冠茂荫浓的树种,如香樟、榉树、银杏、白玉兰、无患子等;防风和滞尘,乔木应多选榆树、臭春、女贞、泡桐、国槐、薄壳山核等,灌木应多选丁香、夹竹桃、榆叶梅等;为满足卫生功能要求,减少空气中含菌量,应多选臭椿、枫香、元宝枫、黄连木、桧柏、侧柏、苦楝等;在工业区,距污染工厂较近的区域,应多选用抗污吸污能力强的树种,如枫杨、香椿、刺槐、女贞、丁香等。

2调配原则

2.1群落多样性与特色基调树种相结合

多样性的树种决定着城镇景观的丰富度和城镇绿地生态效益的大小,可以增加群落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病虫害蔓延。生态城镇应是不同形态、叶色、花色、花期的植物争奇斗妍的场面;应该是在城镇中不同地段,利用不同自然条件,配置成各具特色的人工群落类型。例如,小型水体可以配置成水生植物群落类型;防护林可以配置成高密度乔灌草复层结构的立体景观群落;游憩型绿地应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以冠茂荫浓的高大乔木为主,充分发挥其遮荫、降温增湿、滞尘减噪的功能,再配以各种开花灌木分隔空间,形成大小尺度不同的休闲空间;观赏型绿地应充分考虑视觉上的需要,创造豁然开朗的局面,植物配置应简洁明快,乔灌木修剪整齐,形成松散型的乔灌草复层结构,以草坪为背景,可能情况下以密林为衬托,以花坛、花带为造型主体;在建筑密集的空间,垂直绿化与屋顶花园是最佳风格的群落类型,各种砖石墙为美观的植物墙体所替代,可最大程度上提高绿视率与生态城镇活力。

2.2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

在树种选择时既要考虑其近期景观,也要考虑中长期群落景观。近期景观的形成要强调以下三点:要充分利用苗圃的大苗,尤其慢生树种的大苗,加快代表群落外貌的上层空间的建设,使绿地早日成型。要发挥灌木、草花、地被植物、草坪成型快、见效快的特点,在前三年以草坪、地被植物、草花为主景,三年后以灌木为主要观赏点,五年后才真正形成以高大乔木为主体的乔灌草复层结构景观群落。要种植适量的速生乔木,并且一定年限后要及时择伐,以免抑制真正代表绿地长远效益的珍贵绿化树种的生长。

2.3合理选用种植密度

要充分认识植物的生长速度、植株大小,按成年树木树冠的大小来确定种植距离。如落叶乔木因生长较快,挺拔高大,常引起下层小乔木和灌木出现偏冠、畸形、树干扭曲等现象;在常绿乔木与灌木的搭配中,因灌木冠型发育较快,侵占常绿乔木发展空间,尤其圆柏,常会出现“烧膛”现象等。必须通过人工抚育来实现密度的合理化。

2.4速生乡土树种与珍贵绿化树种相结合

速生、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常常作为许多城镇绿化的骨干树种,同时引进一些寿命长、材质坚硬、病虫害较少的珍贵绿化树种。

2.5绿化、美化、香化与季相景观相结合

要充分考虑植物群落花色、叶色等外部形态的季节性变化。例如:春有迎春、玉兰、桃树、海棠、春花烂漫;夏有香樟、榉树、栾树、无患子,绿树成荫;秋有柿树、红枫、紫薇、银杏,层林尽染;冬有腊梅、松柏,苍松翠柏。从而形成丰富的季相景观,使全年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2.6选择配置城镇绿化树种最重要的是要适地适树。也就是说,要选择适合于本地气候及土壤等条件的树种,同时还要考虑其功能。要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科学论证,从而选出最佳方案。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各种园林建设规划管理的政策相继出台,有效扩大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影响范围。而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技术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园林绿化的规划效果,合理绿化环境是全面推动城镇绿化工作的展开和落实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城镇绿化树种选择注意事项的分析,提出合理调配树种培植范围和树种搭配的措施,构建最优的树种选择和配置的系统方法。使树种以最美的姿态,最合理的搭配出现在城市园林建设的画面之中。

参考文献:

[1]陈加强.寻甸县城镇行道树树种选择与配置[J].陕西林业科技,2016,02:91-93+97.

[2]王旭东,杨秋生,张庆费.常见园林树种树冠尺度定量化研究[J].中国园林,2016,10:73-77.

[3]谭焱文.长沙市园林植物调查与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4]陈丹.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小城镇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