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张继红

广元市利州区嘉陵小学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生本理念被提出并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来。小学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调整思路,推动传统“师本理念”向“生本理念”过渡,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知识的探索者。本文从生本理念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生本教育理念下阅读教学设计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以及教学实践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措施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应试基础下形成了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主观判断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是否在学习中实现了个性发展等均不在教学考量范围内,因此,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明显不足。而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与“师本理念”相对立的“生本理念”被提出,并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二、生本教育理念的概述

所谓“生本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并且要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对生本理念的渗透与运用,不仅能够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更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积极互动,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首先,生本教育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与传统“师本理念”不同,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应主动面对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根据学生在智力、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教学指导方案,让学生的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凸显,并搭建个性展示平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个性发展。其次,生本教育理念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创造机会,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师本理念”下的被动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开展实践探究,进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强化自主探究的动力。再次,生本教育理念促进了课堂合作学习,营造了互助合作的课堂氛围。与“师本理念”下,师生、生生之间沟通匮乏而言,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程度更高,因此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觉开展合作,进而在观点的碰撞与思维的启发中共同提高。最后,生本教育理念协调了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师本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过渡把控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学习参与,而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走到了课堂的中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与学生展开合作沟通,共同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1.综合把握阅读内容,完善阅读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是阅读实践开展的前提。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对阅读内容与阅读目标进行设计。首先,对学生进行准确定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阅读内容与阅读目标进行分析,避免主观臆断,让阅读过程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相契合,并提高阅读过程的吸引力。其次,在课文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完成情感迁移,例如在《咏柳》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引导中可以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在春天中观察到的变化,将生活与古诗相联系,提高对古诗词内容以及作者文学情感的了解。最后,注重对阅读目标的调整,通过动态设置确保与学生的客观实际相契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层次化阅读目标,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调整目标,进而让阅读过程更加灵活、有趣。

2.注重个性引导,引导自主阅读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中学生由于自身经历、性格特点、知识结构、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利用统一化的阅读理解弥合差异,让学生对同一篇文章形成统一认识。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诟病。针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包容不同的阅读观点,进而对学生做出针对性的引导。例如在《长城》一课的阅读理解中,教师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并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学生对长城的雄壮宏伟发出赞叹,有的学生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对其价值进行分析,还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体现等等。针对不同见解,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结合文本内容对作者的情感进行讲解,从而让不同的观点在碰撞中相互启发,以提高阅读理解效果。

3.采用多种形式,深入文本细节

阅读是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发展人文情感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据生本教育理念,为学生构建便于参与的阅读环境,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细致、深入地理解文本。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读自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对一篇新文章进行剖析,从生字生词到重点段落,探索自主学习方法,并通过独立思考获得阅读观点,进而在课堂中交流、探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阅读,例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古诗词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小组,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组内分工合作,对作者生平、诗词背景、诗词大意、诗词意境等进行分析,进而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让各小组在发言过程中相互补充,共同进步。

4.渗透情感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师生角色地位发生转变,在课堂中的关系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师本理念”指导下,教师对课堂的过度把控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与疏离,不愿意融入到课堂中来。针对此,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教学主导地位的重要性,在教学引导中渗透情感理念,即一方面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引导课堂节奏,并尽量赋予学生自主阅读与表达的空间;另一方面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督促学生自主阅读,加强情感沟通,理解学生在自我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从而让师生在融洽、和谐的关系中实现平等交流。

5.鼓励学生质疑,促进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不仅要围绕学生构建阅读教学过程,更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阅读过程中常常缺乏逻辑,针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对文本进行设计与整合,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构建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让问题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依据;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讲问题逐渐完善、深化,进而在思考与讨论中提高思维能力,体会阅读的奥妙与思考的快乐。

6.组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文学知识,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方式。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对课外阅读进行构建。首先,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偏好选择课外读物,教师与家长在保证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监督与引导,确保阅读内容积极健康;其次,注重对课外阅读环境的构建,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内文本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与阅读体验,在浓厚的阅读氛围的熏陶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注重对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指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帮助其指定阅读计划,并与家长共同督促其完成,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打破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构建模式,将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围绕着学生的年龄、个性、语文基础等因素设计教学环境,突出学生在开展自主阅读中的作用,同时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夯实语文知识基础,拓宽语文知识视野。

参考文献:

[1]柯美凤.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253.

[2]杨晓鹏.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53.

[3]陈昱吟.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7(3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