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研究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研究论述

李田结

(新疆机场集团喀什机场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选择飞机出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方式,随之促使空中交通流量大幅攀升。航班运行数量以及频率的增加无疑给空中交通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空中交通管制是强化航班运行过程的正常工作,并对空中运行的正常秩序进行维护,以有效地降低飞机飞行的风险的工作。本文从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的定义着手,对空中交通管制适当风险预警决策模式进行研究论述,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引言

空中交通管制的风险具备一定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主要说的是我们无法更准确地预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必然性通常指的我们预测了风险,但是由于某些现象的存在,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存在。飞机飞行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问题,相对于地面交通而言,无法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势必会对空中交通的的安全、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飞机之间的飞行间隔也会有所缩小,因受部分无线通信设备的干扰以及一些复杂天气的影响,对航班运行过程中的预测也增加了难度。所以,采取科学有效的空中交通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可以较好地起到风险预警作用,针对所发生的风险问题,及时预防,可以大幅度减少空中交通事故的出现几率,为大众的安全出现带来可靠保障。不断优化空中交通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是现阶段民航事业不断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推动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定义

空中交通管制通常借助于导航、通信和监控等各类技术手段,全面地监测以及控制航空器的具体飞行活动,从而达到确保航班飞行安全以及秩序井然的主要目的。在空中交通管制中,一般会对航空器的飞行空域合理划分,大致涵盖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进近管制区、机场管制地带等。用于不同管理区域的特定雷达设备也不同。这些管理区域被划分为区间,以便在航空器飞行期间形成垂直和水平方向,这可以逐渐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可靠基础。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一般指的是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在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中,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潜在因素未得到有效预测,或者预测效果不够准确,采用的解决方式不合适或操作不及时,势必会给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带来更多困难。此外,空中交通管制中的一些安全风险是由各种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共同引起的。若没有在短时间内采取实用的措施,则往往会给航班的运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进而引起安全事故。

2.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2.1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界定

所谓决策主要是值通过制定处理问题的备选方案,并做出的相应的选择与决定。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一般是针对空中交通管制中经常会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有可能会存在的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掌控以及监管,并且通过现代决策的科学指导下,挑选优良的备选方案,科学合理地解决安全风险。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内容通常涵盖:风险指标的确定,预警决策器的挑选以及指标值的定义等各个方面。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在逐步优化中,主要是在应用于当前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不断提高预警效果的精准性。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是安全风险预警决策可以依据有关的指导,按照相关标准风格进行预警工作,它可以逐步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有效对预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从而更好的解决好预警决策问题。

2.2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目标

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是通过全面分析以及研究影响预警信号准确性的问题,及时采取现代决策技术选择以及优化可用的应急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预警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空中交通管制主要由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管理。它主要是为了全方位地控制以及管理航班飞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全风险,从而不断提高空中航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确保旅客安全。因此模型需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逐步完善具体的预警决策方案和策略,全面防止一些误报和漏警等方面问题的出现。

2.3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基本任务导向

(1)确保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指标可以与实际安全风险状态科学匹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警决策模式应确保可以描述各类风险特征,它的主要方式当属指标。风险自身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在通过指标描述风险时难以确保全部准确。把指标与风险特征进行完全匹配,可以较好地提高风险预警决策的运用效果。匹配程度通常基于风险特征描述的不确定性。在监测以及识别空中交通风险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防止误报、漏警的现象,有必要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全面收集以及分析信息质量较好的各项指标,为最后的预警决策提高奠定坚实的条件,切实有效匹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与指标的实际特征,不断提升预警决策的精准性,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稳定性。

(2)对指标信息的冗余度合理的进行判定与决策。空中风险预警诊断过程究其根本是一个全面划分实际风险状况和状态值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空中交通风险特征的样本集有一定的限度。所以,为了在模式识别理论的支持下分析以及控制风险,就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特征维数。特征位数与样本是匹配的。若样品有限,则可以采取相应数量的特征尺寸来有效分析样品。若采取的特征维数太多,则会对最终的预警决策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此外,这种影响会导致预警模式的性能下降,这对于最终决策措施的落实十分不利。结合此类情况,在风险指标预警评估中,有必要选取部分具有一些适应性的指标,并有效消除这些冗余指标,以便可以准确判断那些相对具体的风险状态,第一时间对相关的预警信号进行发布,为预警决策给予有利的前提条件,如此可以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并且还能取得更好的预警决策的效果。

(3)按照空中交通风险实际开展综合趋势预测以及预警评估,进而选取一个理想的决策方案。结合空中交通风险指标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这一过程便是预警评估的方法。预警评估方法是对预警信号等级进行确定的关键环节,将会对实际的预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趋势预测通常是对空中交通风险趋势进行综合预测,积极找出各种风险问题,同时为后续风险预警决策进行准备。这些方法的科学应用可以为选取优良的风险预警决策方式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可靠保障。

3结论

总之,因为空中交通管制的风险具备一定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空中风险预测更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理论,确保航班的有序运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应用了各种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较好地适应了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该模式在空中安全管制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后还需要航空工作人员不断努力,强化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优化研究,有效预测风险,推动航空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啸啸.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4(03).

[2]郑晓春.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分析[J].硅谷,2014(13).

[3]罗帆,杨智.空中交通管制妥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35(4):274一278.

作者简介:李田结(1989.8.25),男,汉族,河北省晋州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