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

杨俊

湖南省临澧县中医医院湖南常德4152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数据库分析随机抽签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患者的一般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应用功能锻炼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中医综合康复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个月连续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患者的关节功能。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数据提示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综合康复配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增强其疗效,改善患者骨骼功能,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康复;关节功能恢复;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效果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折后遗症,这种病症十分容易导致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而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度降低的现象,部分患者可见较为明显的神经损伤,引起患者的关节功能无法正常运行[1]。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果治疗方案存在不适应的现象,就很容易导致患者的预后恢复受到严重影响[2]。随着近年来我国中医理论的实际应用,将中医综合康复应用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骨骼功能。本次研究中,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数据库分析随机抽签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患者的一般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认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临床症状以疼痛、关节红肿等为主[3]。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18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52~75岁,平均年龄(62.92±4.37)岁。实验组男19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51~74岁,平均年龄(61.64±5.34)岁。

纳入标准:患者经相关临床诊断确诊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不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认知异常;患者存在血液性疾病;患者处于妊娠期;患者在开展实验前三个月接受过相关治疗。

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0.05)。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外加功能锻炼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对患者进行骨折部位熏洗后,根据患者病症康复状况为患者制定对应的功能锻炼计划,其中应当包括关节屈伸、旋转以及关节外展等主动性运动,每个动作患者应当进行10次以上,每天训练三次,连续训练三周。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方案进行治疗,首先采用中医药方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伸筋草、透骨草各20g,同时加用苏木、桑枝、没药、桂枝、乳香各10g,木瓜、丝瓜络、路路通各15g。每日煎熬一剂后分两次对患者进行口服。同时运用中医理筋方案对患者进行按摩,从患者的关节开始应用揉法和拨法沿患者局部肌肉进行放松按摩,直至患者患部和关节按摩时,应当尽可能轻柔并对患者的局部肌肉进行放松,患者采用弹拨方式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患者骨骼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疼痛消失为显效;患者骨骼关节功能有所恢复,疼痛缓解为有效;患者骨骼关节功能与疼痛感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项实验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中,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采用(x±s)表示,采用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采用χ2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筋骨是人体结构的主要基础,也是实现人体运动的主要功能。尧骨远端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3]。而在患者康复治疗期间,临床医学内如果需要改善患者的病症,就需要注重患者的筋骨结构,对患者的骨折断端进行稳定,以促进患者筋骨运动的恢复[4]。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侧重于患者关节的筋骨结构,治疗通过手法按摩的方式来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以及经络疏通,实现患者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加快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恢复,以达到缓解疼痛和改善症状的效果[5]。而患者的后期肢体肿胀症状想要得到改善,仅仅采用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病症康复处理,难以获得最优化的治疗效果。所以患者自身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病情允许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锻炼,这样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肿胀症状。

综上所述,在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综合康复配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增强其疗效,改善患者骨骼功能,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建立.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8,16(08):92-93.

[2]宋媛媛.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预后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7):58-60.

[3]万钟,万长浩.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0):55-57.

[4]赵勇,董青青,秦伟凯,闫安,张宽,赵国东,王钢,耿进朝,王站峰,卢泽明.中医综合康复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7,30(01):42-46.

[5]董青青.中医综合康复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对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