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训练在录音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听觉训练在录音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别热克·居玛汉

别热克·居玛汉(新疆塔城地区歌舞团新疆塔城834700)

摘要:听觉评价训练对于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是基础也是能提升录音水平的不二方法。如何提升听觉评价系统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初探四种听觉评价训练方式,最后进行盲听数据结果分析。望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听觉评价训练;主观听觉;录音艺术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11-210-01

作为一名合格的录音师,掌握专业上的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录音的教学当中,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四年的本科教学中一直循序渐进的理解和掌握。录音的实践经验也在高年级的课程当中不断积累。然而,有很多的学生即便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使用各种软硬件设备,拥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却仍然不能录出满意的录音作品。这是由于对于音频的听觉主观感知能力不够,无法分辨出声音的特性,很好的利用声音特性配合录音作品风格进行录制。总的来说,无法听辨出什么是好的声音,录制的音频当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而造成的。主观听觉对于录音师和好的录音作品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在教学中能有细致的讲解,唯独录音的主观听觉评价是比较难以化作直白的语言进行教授的。同时,录音的听觉训练是一个录音师从学习到日后工作一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巩固的持续性训练。而听觉训练在目前的教学当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故在此抛砖引玉,提出少许方式方法,望在日后的教学当中,能逐渐形成体系,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录音师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听觉训练的方式方法

对于录音专业的学生来说,听觉主观评价的应用渗透在各个方面。调制各种参数、设备,录制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上都需要很强的审听能力。学生在对于一个录音事件或一个音频的处理手段和方法的选用都是基于对音频的客观分析和主观理解上。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专业录音师,正确认识声音属性、判断录音中出现对问题根源、能在录音进行中迅速做出适当的处理,必须为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听觉评价系统。

在本次听觉训练的实验当中,采用了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听觉评价系统。以下介绍训练的各种方式方法。

1.使用交互式软件模块进行常用声频处理器效果的识别实践练习

采用交互式的听音训练软件练习模块,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和控制,有助于学生的耳朵听音能力的训练,并对自己的录音作品进行真正的听觉评价。不论是录音、混音还是扩声的工作,有着良好的听觉都是很重要的,利用交互式模块进行分项训练是对听觉评价能力提升的一个基础积累。针对不同的常用效果采用对应的模块进行听觉训练,能对学生进行分类训练,有针对性的提高听觉能力的各个部分。例如采用《听音训练手册》中的交互式模块对均衡、空间属性与混响、动态范围、失真等等进行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一个学期的交互式模块听觉训练之后,学生盲听测试结果明显提高。但是此模块更适合训练单一音频素材,对于歌曲、交响乐等较为复杂的音频则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

2.针对同一作曲家不同录制公司的唱片进行大量对比实验

在第一学期对学生采用了交互式模块的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第二学期对歌曲、交响乐等整体素材进行听觉训练。在每周的听觉评价课程上,给学生听辨同一曲目、不同唱片公司的录音作品,让学生在之前训练的基础上,对于声音有更加全面的把控。

3.针对同一样本的音频使用不同的听音环境进行大批量对比实验

作为录音师来说,要适应不用的听音环境来进行录音以及混音。所以在不同的听音环境进行大量的音频对比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当中,我们将同一样本的CD音频放到各种听音环境中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同一音频在不同音箱上回放、同一音频在不用监控室回放、同一音频在不同耳机上回放,让学生们建立听觉标准,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能迅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进入到工作状态中。

4.录音实践中,针对同一录音对象,进行不同制式录音方式;同一录音制式,不同角度及距离;同一录音制式、角度、距离,不同型号传声器的录音音频对比

在录音的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对同一作品进行多种录制方式,并进行分析。例如,在钢琴的录制时,让学生分组进行录音,每组的录制方式都不同,或是录制方式相同,但是选择的传声器不同。在录制结束后同一回放听辨。这样能训练学生对于不同制式、不同传声器、不同角度距离等都有主观的听觉感受。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能迅速的选择合适的录音制式、传声器以及角度和距离。

二、训练结果与经验总结

在使用以上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年听觉评价课程的训练后,对学生的听觉评价训练成果进行具体数据分析。由于听觉评价能力的提高与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需要细致到每个月进行一次盲听测试,采集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最终汇总所有盲听测试结果总结经验。

在上面四种方式中,第一种适合初期训练,能在两个月之内从盲听数据上看到明显提高。但是后三种方式都需要一定的音乐基础,尤其是第四种方式需要大量的录音基础知识。从盲听结果来看,并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明显提高。然而,作为录音师后三种的听辨能力是在工作当中更为需要的。所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及训练。

三、对于录音专业及其他学科在教学中的作用

事实上,并非只有录音专业学生需要有听觉评价能力,作曲系及演唱演奏方向的学生也需要知道什么样的音响效果是好的声音,而不是一味的只追求音量的大小,例如,作曲系的学生在写完交响作品后,需要知道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听觉效果,而演唱演奏的同学也需要知道自己在音乐厅等场地演唱或演奏的声音效果怎样是最利于表现曲目的情感的。所以针对以上所述,录音专业将尽可能的联合作曲及演唱演奏专业的学生,在对其作品进行录音的同时,给其他专业的学生对比不同传声器及不同录音方式的音响差别。

听觉训练着重提高学生的自身听觉修养,用半年的时间对一个录音班的学生使用交互式软件模块进行常用声频处理器效果的识别实践练习;半年时间进行针对同一作曲家不同录制公司的唱片进行大量对比实验;同时进行针对同一样本的音频使用不同的听音环境进行大批量对比实验与录音实践,结合其他作曲及演唱演奏专业学生,针对同一录音对象,进行不同制式录音方式;同一录音制式,不同角度及距离;同一录音制式、角度、距离,不同型号传声器的录音音频对比。

经过一学年的时间,学生能在最后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听觉评价体系及音响审美观。能在录音及混音当中,迅速的找出自己想要的声音,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做出好的录音成品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设备、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地探索更加合适的教学方式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采用的模块来自于人民邮电出版社《听音训练手册》自带的软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