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3

浅谈新时期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林志煌

杨杰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在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师德师风状况开始凸显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结合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目标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5-0035-02

【Abstract】ThegoodqualitiesandmoraleofteachersisanecessaryconditionfortheexistenceanddevelopmentofaUniversity.ItisalsotheimportantthoughtPowerofitsdevelopment.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inChineseuniversities,qualitiesandmoraleofteachershasbegunanumberofissueshighlighted.Basedontheanalysisoftheseissues,connectingwiththenewsituationandnewtasksfacedbytheuniversities,thispaperputforwardthemainobjectivesandimplementationmethodofconstructingthegoodqualitiesandmoraleofteachers.

【Keywords】UniversityQualitiesandmoraleofteachersObjectivesImplementationmethod

2005年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又是一设的意见》的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的师德师风。优良的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关师德师风能推动学校的迅速发展,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甚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键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使一个学校失去存在的思想基础。来。”这份文件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教二高校发展过程中师德师风的现状分析书育人的重要单位,高校师德师风状况更显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今,面对高校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优秀的师德师风传统,构成了高校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主要须深入持久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表现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和素质,以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服务人民,这是当今我国高校

一高校发展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的主流。但我们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

1.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展,尤其是前段时间有些地方教育产业化过热的推进,有些高校

师德师风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体现教师的思想状况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师德师风也出现了一些问着一个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一流的师德师风更是一个学校办学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师德1.政治思想觉悟低,甚至出现了一些方向性的问题师风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师德师风不正,必然引起教风不个别教师日常只注重搞教学和学术研究,不注重政治思想学正,教风直接影响着学风,从而造成学风不浓。教风和学风都不习,对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一知半解甚至不解,正,那么一个学校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往往容易造成思想上的误区或对一些政治事件的误读误解。更有

2.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甚者,一些教师完全固执己见,在课堂、论坛甚至在报刊上随意发高等院校要完成创建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引进、表一些错误言论,对党和国家的某些政策毫无根据的进行解读和指责,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思想的混乱,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2.缺乏责任意识,教学科研功利化现象严重

有些教师明显缺乏教师主体责任意识,不能明确自身职责,不精心备课,上课敷衍塞责,课间课后也不和学生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完全是应付差事,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做学术研究心态浮躁,不求甚解,不遵守学术道德,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科研成果甚至出现剽窃等不良现象。

3.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极少数教师在工作了数年以后,缺乏进取心,满足于现有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思进取,不注重日常学习,业务钻研意识不强,远远落后于科学知识发展水平。

4.文人相轻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有些教师往往看不起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甚至有点过于自负,看不清自己的正确位置,缺乏沟通合作能力,更谈不上共同合作进行一项重大科研项目研究。

三高校发展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目标与实施途径

1.主要目标

(1)进一步培养和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是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爱岗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高校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这样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任务。敬业要求教师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荀子说过:“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议兵篇第十五》)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内心中对教师这个职业有敬,才能对教学科研的谨慎对待,才能有激情去传道、授业、解惑。

(2)以生为本,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新时代的今天,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它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高校教师,就要把“以生为本”作为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一要破除师道尊严,消除等级观、支配观,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二要与学生互动对话,要善于兼听博采、广吸并纳;三要讲宽容,不搞“单一模式”,不提“唯一标准”,有容人之量,能宽待学生。①

(3)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

作为高校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首先就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具有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洞察力,保持敏锐的政治视角,不为事件表面现象所迷惑。

(4)讲合作,富有团队精神

当代科学研究越来越牵涉到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仅靠单个学科团队的努力往往得不到突破,因此,越来越需要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家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能提高科研水平,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从而服务社会发展,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2.实施途径

(1)制度建设是根本,努力建立健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规范,按规章制度考核、评比、奖惩,约束教师的行为,评价教师的业绩,对教师实行德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上岗制度和师德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制,变人为管理为制度管理。

(2)组织领导是关键,成立师德师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制度实施要靠组织领导来保证。现代高校一般都没有一个专门负责教师师德管理的部门,虽然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工会、教务处、人事处都负有一部分教师师德工作的责任,但由于缺乏沟通和职权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师管理工作职权不明确、政出多门的问题。因此,为了将师德规范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就必须建立一支专项工作队伍,成立师德师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加大贯彻实施力度,建立起信息畅通、责任明确、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加强师德师风工作的开展。

(3)加大宣传学习力度,定期举行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和活动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积极引导教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正确处理好物质待遇与工作态度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既要鼓励教师通过正当途径追求自身利益的合法性,又要提倡和发扬为社会做奉献的精神,努力培养高校教师治学严谨、耐得住寂寞搞科研、安贫乐教的优秀品质。另外,还要注意表彰先进,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师德先进标兵个人和集体评选,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定期举行师德师风专题讲座,邀请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师德模范做报告,以身示范,调动大家学习师德模范的积极性,树立和弘扬新时代的良好师德。

(4)坚决反对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尊严

当前,学术浮躁异化之风盛行,各种教育腐败与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指责。作为科学研究、服务大众的重要单位,高校必须狠抓学术道德建设,并把它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来抓。其一,要加强学术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教师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真理、探求真知,通过诚实劳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在学术研究中自觉维护科学尊严,遵守学术道德,反对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沽名钓誉、粗制滥造的浮躁作风;其二,进行正确的德才取舍观教育。使教师明确: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驾驭统帅才,才充实丰富德。德才兼备为之圣人,才德兼亡为之愚人;德胜才为之君子,才胜德为之小人。自觉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抵御弄虚作假的学术歪风;其三,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人才评价标准和成果评估体系,形成有利于净化学术空气的制度环境。②

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今面对高校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立足长远,严抓不放,从我做起,持之以恒,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传统,从而真正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

注释

①温荣.大爱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高教研究,2008(5)

②魏全省.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思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6)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北京大学党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教育(高教版),2002(3)

[3]魏全省.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问题的思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