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例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94例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朱智峰

朱智峰(吉林东丰县医院耳鼻喉科136300)

【中图分类号】R76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139-02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94例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中,治愈82例,好转8例,无效4例,治愈率87.2%,总有效率95.7%。术后发生鼻腔粘连4例,上颌窦开口狭窄2例。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有效地。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能和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

鼻息肉为是鼻部的常见病,对发病,多发于成人。好发于筛窦、筛骨钩突、筛泡、中鼻道、半月裂孔、上颌窦及上颌窦口、中鼻甲等处。鼻息肉可以分为四种:水肿型(黏液型)、囊肿型、血管型(出血型)、纤维型,最常见的是水肿型和混合型。临床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持续性渐进性鼻塞,多涕,分泌物呈脓性或黏脓性,息肉阻塞或嗅区黏膜慢性炎症导致的嗅觉障碍,头痛,鼻息肉坠入后鼻孔还可引起咽鼓管咽口阻塞,从而引起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一系列耳部症状。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和临床上广泛应用,鼻内镜技术在治疗鼻息肉方面已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不仅能使病变得到彻底清除,并尽可能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和黏膜纤毛的功能,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对94例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其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94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30例,年龄为10~65岁,平均年龄为32.4±2.3岁,病程为1~18年,平均6.5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但无鼻内镜手术禁忌证。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行鼻内镜检查,了解鼻腔结构,息肉占位情况。常规行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检查,了解鼻息肉的生长范围、原发部位、有无骨质破坏,同时了解有无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等并发症。手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3天,同时术前1周每天早晨顿服强的松30mg,局部应用雷诺考特鼻喷剂喷鼻。禁烟酒。

1.2.2手术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病人取仰卧位,头抬高30°,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用地卡因棉片作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并收敛鼻腔2次。手术应用Wolf鼻内镜系统、Messerldinger技术,常规鼻内镜手术,查见患者鼻甲黏膜充血肿胀,鼻腔有脓性分泌物、荔枝肉样肿物,切除鼻窦内息肉后,充分开放窦口,使其能通畅引流。伴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鼻中隔成形术,伴中鼻甲肥大者行中鼻甲剖开切除术、中鼻甲成形术,伴下鼻甲肥大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并部分切除术,术毕,清理鼻腔及窦腔积血及分泌物,鼻腔内填塞入红霉素纱条,送患者回病房休息。

1.2.3术后处理术后48h取出术腔填塞纱条,给予1%麻黄碱及复方薄荷滴鼻剂滴鼻,每日清除术腔分泌物、血痂。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1周后,鼻腔局部使用伯克纳喷鼻剂。出院后每周复查1~2次,清理术腔分泌物,预防鼻腔粘连,直至术腔干净,以后定期随访6个月,以判断其疗效。

2结果

2.1疗效评价标准[1]按照1997年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窥镜检查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

2.2治疗结果94例中,治愈82例,好转8例,无效4例,治愈率87.2%,总有效率95.7%。术后发生鼻腔粘连4例,继续分离粘连,用凡士林纱条分隔下治愈;上颌窦开口狭窄2例,在鼻内镜随访扩大窦口后开放治愈。

3讨论

慢性鼻息肉在耳鼻喉科较为常见,常会导致外鼻和鼻腔结构畸形,其典型特征为“蛙鼻”。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广泛应用,慢性鼻息肉的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鼻道窦口复合体阻塞性病变,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进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由于鼻内镜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痛苦少、疗效高的优点,不仅可以将鼻息肉彻底干净摘除,无任何残留,而且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不易复发,并尽可能地保留窦内黏膜,恢复鼻窦黏膜的纤毛清除功能,重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建立良好的鼻腔通气[3]。

目前发现即使鼻内镜手术成功后,术后系统的随访也十分必要,应将其视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息肉整个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没有术后的综合治疗和长期随访,容易引起鼻腔粘连和窦口狭窄以及鼻息肉的复发。由此可见,鼻内镜下鼻息肉手术仅仅是治疗鼻息肉的一个环节,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术后处理,不能获得可靠疗效[4]。所以术后处理对于鼻内镜鼻息肉手术后的整体疗效极为重要[5]。本组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中操作和术后综合治疗及随访,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治愈率为87.2%,总有效率95.7%,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朱其新,陈敏玲.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08,28(11):84.

[2]任红珍,陈卫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手术疗效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7):1092.

[3]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9-208.

[3]刘婷.50例经鼻内镜鼻窦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8):93-95.

[5]曾全波,尹文华,曾旭东,等.内镜鼻窦手术的术后处理体会[J],临床耳鼻喉科学杂志,2006,20(11):51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