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谱勒超声在妇女乳腺健康体检中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妇女乳腺健康体检中作用分析

张春燕

张春燕(重庆市潼南县人民医院402660)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034-02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过去在乳腺超声及乳腺钼靶摄片尚未普及,通常以“红外线乳房透视”作为乳腺疾病的筛查。其缺点是不够直观,定位及对病变大小测量不准确,分析病变内部结构困难,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够清楚。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更新及高频探头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现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中,超声诊断在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乳腺组织位置表浅,干扰因素少,十分适用于超声检查。而且应用超声检查乳腺组织,简单易行,安全无创,无放射性,可重复检查,患者易接受。目前就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共计5626例妇女健康体检中所做乳腺彩超检查进一步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方法

1.1对象

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乳腺超声检查总人数5626例,年龄18-74岁,平均46岁。青年组(18~44岁)3053例,中年组(45~59)岁2386例,老年组(60~74)岁187例。城镇职工5412例,农村人口214例。

1.2方法

探头频率为8-12MHz,疾病诊断标准参考超声医学第四版,超声诊断常见病进行分类统计。

2结果

2.1前3种疾病检出情况5626例健康体检者中超声检查发现患病者225例,检出率为14.74%。各年龄段最常见病为乳腺增生(8.87%),其次为乳腺囊肿(4.12%)、乳腺纤维瘤(1.76%)。各年龄段前3种疾病患病率,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组常见病的患病情况

2.2肿瘤检出情况本组体检共发现恶性肿瘤4例(0.06%),乳腺癌4例经手术切除术的病理证实。

检查异常225例,常见多发病有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恶性疾病1例,以乳腺增生发病率最高。

表2超声检查常见病患病率

3讨论

各种疾病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

3.1乳腺增生症从表中可以看出,乳腺增生的患病率较多,共发现499例,占8.87%。乳腺增生即乳腺小叶增生。临床上名称较多,诸如:慢性乳腺病、慢性囊性乳腺病、慢性囊性增生病,囊性病,乳腺结构不良症等。根据其病理基础的不同阶段即形态变化,可分为如下三型:

1.单纯性增生症多见于30-50岁妇女,常在经前乳房胀痛,隐刺痛,其程度与月经周期尤以月经来潮前有关,扪诊乳腺组织质地坚韧,肿块呈颗粒状、片状或结节状,界限不清。病理为小叶内滤泡及末稍导管增生。(见图1)

2.囊性小叶增生。多发于中年女性,可有经前期乳房胀痛及月经紊乱。扪诊:感有坚韧的腺体小团块,圆形,境界较清但不光滑,可有压痛,活动度好。(见图2)

3.腺性小叶增生。由小叶增生的继续发展而来,小叶内管泡及纤维结缔组织的中度或重度增生,小叶增大甚至融合成块,腺管多而密,呈肿瘤状。

超声表现:乳腺组织增厚,以扪及肿块处明显,回声增强,分布稍紊乱,有囊肿形态时,腺体内可见散在小的液性暗区。临床意义: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检查可确定有无局限性肿块,排除肿瘤的可能,估计增生程度。

3.2乳腺囊肿:本次体检共查出乳腺囊肿232例(4.12%)。由于炎症或外伤引起乳腺管阻塞,继之扩大,呈囊状扩张。囊壁内层为扁平上皮,无增生现象,壁薄内含清亮液体。常在哺乳期,乳汁淤积而引起,囊内粘稠乳汁。

超声表现为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临床意义:单纯性囊肿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它肯定是良性病灶而不需要进一步检查,一旦认定肿块为实质性时就必须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超声显像既能显示占位性病变的大小与形态,又能确定其物理性质,从而可免除昂贵的钼钯检查,对少数超声显像不能确定诊断者,可进一步超声引导下穿刺作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见图3)

3.3乳腺纤维瘤:本次体检共查出乳腺囊肿98例(1.74%),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乳腺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最常见,本瘤常见于青年妇女,约占乳腺肿瘤的10%,单发多见,与女性雌激素刺激有关,常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肿瘤边界光滑,呈圆形,活动度大,质地坚韧。肿瘤常有包膜,腺管成分较多者,呈浅红色,质地较软。纤维组织成分较多者,呈灰白色,质地较硬。病程长者,纤维组织可钙化。

超声表现:乳房内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光滑、完整,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呈弱回声,后方回声增高,有囊性变时,可以出现液性暗区。临床意义:主要是确定乳腺内有无肿物,以及肿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情况。并判断肿物的性质。(见图4)

3.4恶性肿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4例(0.06%),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在检出的恶性肿瘤中,仅少部分人有自觉症状,而绝大部分人无自觉症状,为体检中偶然发现,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病人存活的长短、生活质量的好坏是很关键和重要的。因此,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病变,及早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乳癌是发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目前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小乳癌的诊断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等,仍然是超声诊断中的关键。早期无任何症状,常于换衣服或洗澡时偶然发现。最初表现为一侧乳房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多为单发,可被推移面活动。乳腺癌逐渐长大时,可侵犯库柏韧带,肿块处皮肤出现凹陷,继之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及乳头凹陷,早期乳癌即可侵犯同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晚期可通过血行转移,侵及肺、肝及骨骼,预后很差。

超声表现:1.乳腺内可探及异常回声区,多数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可见簇状或泥沙样微小钙化,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2.肿块边界不整,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不清,有“恶性晕”3.后壁回声减弱或消失,后方腺体回声衰减或消失。4.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有粘连浸润。5.探头加压无压缩性。6.纵横比(L/T)大于1.7.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有丰富的彩色血流,瘤内血管走行弯曲多呈分枝状。频谱多呈高速,高阻型,RI>0.75。临床意义:超声检查出乳腺肿块正确率较高,根据肿块的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方回声等特点,多数可以鉴别其良、恶性。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乳癌普查、筛选、诊断的首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的显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了更多信息。但超声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小于5mm的肿物超声可以遗漏;对有些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尚有一定困难。应用时还应仔细观察综合分析,在乳腺健康体检中,应遵循一定周期,按照触诊、彩超或/和钼靶、穿刺、活检、手术的程序进行。特别强调:每一位受检者都应选择乳腺彩超,这将最大限度地检出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

综上所述,妇女乳腺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具有简单易行、准确率高、可重复检查、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且能清晰显示器官及病变形态结构及动态变化,大大提高了早期病灶的检出率,使一些潜在疾患,特别是早期肿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健康体检对潜在疾患的发现作用是其它检查项目所难以替代的,定期做乳腺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诊断疾病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单位健康体检中应列为妇女常规检查项目。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汗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7

[2]姜玉新戴晴超声诊断科诊疗常规第二版2012.03

[3]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22

[4]燕山,詹维伟浅表器官超声诊断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