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效果比较

周燕娇许利卷

周燕娇许利卷(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海南海口571159)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引流方式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胶片正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d平均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及组织复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负压瓶持续引流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负压引流;胶片正压引流;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025-01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为防止因出血致颈部血肿压迫气管、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积液等并发症,术中除创面彻底止血外,还需做局部充分引流。本研究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采用负压引流装置与留置胶片引流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54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3例,甲状腺腺瘤5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胶片引流组),各77例。观察组男22例,女55例,平均年龄(40.6±2.5)岁;对照组男18例,女59例,平均年龄(41.2±2.6)岁。所有病例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症、术式比较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切口引流方法:(1)观察组:颈部切口一侧放入自制的负压引流瓶,其引流管为无菌橡胶皮管,管长45cm,内径5mm,远端连接无菌12号针头。然后直接插入自制250ml负压瓶进行引流。为防止血液堵塞针孔,每2~4h挤压引流管1次,记录24h引流量时可直接更换引流瓶。(2)对照组:采用宽约2cm左右薄乳胶片,置甲状腺窝,沿颈白线经手术切口正中引出,以钮扣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后24~28h拔出。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后2d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组织复位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陈飞主编的《实用医学统计学》中的方法[1],对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病例引流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术后2d平均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及组织复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负压引流法的引流效果优于胶片引流法,见表1。

2.2两组病例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本组资料的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似[1,2],表明负压引流法的引流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胶片引流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虽然残腔内或创面放置胶片正压引流,适用于残腔小、术中止血好的患者,但这种引流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①渗血渗液量仅能通过敷料渗渍面积来估计,准确性差;②渗湿血液的敷料易蒸发干燥、变硬,使敷料吸附作用不佳,积血引出不及时,易发生血肿及感染。且敷料易粘连于缝线及切口周围,增加换药时的痛苦,因而加重其心理负担;③敷料更换频繁,故敷料消耗多,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又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④胶片引流易造成切口积血和积液,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⑤由于胶片引流的渗血均浸润于敷料上,患者及家属心情紧张、恐慌,不利于身心护理。而负压瓶持续引流,能充分引流创面的血液和组织液,消除死腔,使组织早期复位,预防积液,方法简便易行。负压引流具备以下优点:①术后负压持续吸引,术野创面的渗血可于第一时间引出,血液不易在胶管内凝固,可有效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残腔可能的积液、积血,消除死腔,使组织早期复位;②负压吸引可使切口及创面的渗血全部集聚在负压瓶内,便于准确地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数量;③易保持敷料干燥,敷料吸附作用好,既可减少换药次数,又可节省敷料,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切口感染的机会[2]。因此,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负压瓶持续引流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飞.实用医学统计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992.93-182

[2]陈映兰,黄鹏,黄丽侬.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2种不同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2007,11:9-10

[3]安晓燕,呼敏.甲状腺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9):96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