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期的非典型临床表现

/ 1

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期的非典型临床表现

范慧徐艳张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期胸部疼痛

急性心肌梗死(AMl)若缺乏典型症状(指典型胸痛),临床上极易被误、漏诊而贻误治疗。本文对1980—2005年收治的100例缺乏典型症状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364例有典型胸痛者作对比,以期吸取教训,引起警惕。

1临床资料

本文临床症状不典型的AMI患者(IA组)100例,有典型胸痛者(TA组)364例。

性别与年龄:IA组100例中,男89例,女11例;年龄26—84岁。60岁以下22例,61岁以上78例,平均年龄68.5岁。TA组平均年龄55岁,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非典型心肌梗死以老年人发病较多。

病史:IA组有高血压病史者37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16例,糖尿病史者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再梗塞者2例,共占IA组的64%,与TA组无显著差异(P>0.05)。

发病至入院时间:IA组平均为27.5小时,TA组平均为8.5小时,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

与心绞痛的关系:lA组均无典型心绞痛发作史,TA组164例有心绞痛发作史,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住院死亡率:IA组32%,TA组11%,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

IA组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2讨论

2.1疼痛部位不典型

在我国,1/6~1/3的病人疼痛的性质及位置可不典型[1]。本组有60例(占总例数的12.9%)缺乏典型的胸痛,而以放射部位的疼痛为主诉。

2.1.1以上腹痛为主者29例,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0例分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胃穿孔等。

据报道,疼痛部位不典型患者46.4%为上腹痛[2],本组疼痛部位不典型者占48.3%。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以腹痛为主诉者,亦可有腹部压痛及腹肌紧张,极少数患者可由于应激性溃疡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更给诊断带来困难。因此,临床上如遇原因不明之上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一般治疗不缓解时,尤其是老年人应想到AMI的可能。

2.1.2以肩、背痛为主诉者10例,分别误诊为肩周炎、肋间神经痛等,提示上述部位有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疼痛时,尤其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更要想到AMI的可能。

2.1.3以咽、牙痛为主诉者8例,年龄均在70岁以上,无慢性咽、牙痛病史,体检未发现局部病灶,5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冠心病。说明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想到AMI的可能。此时如不做全面检查,贸然拔牙则十分危险。

2.1.4另外,本组中有4例表现为头痛,3例为颈部痛,3例下颌痛,均经ECG证实为AMI,其中1例下颌关节多次脱位,因未能早期明确诊断,反复行复位术,结果患者死亡。

2.2无痛型AMI本组无疼痛表现者共40例。

2.2.1本组8例以左心衰竭、4例以心源性休克、5例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观起病:其中10例有高血压、冠心病史者死亡9例。因此对老年患者,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发生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时,应警惕AMI的发生。

2.2.2本组以脑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者8例(占20%),且年龄均在65岁以上,因此,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应常规做ECG、,心肌酶谱检查,以免误、漏诊。

2.2.2本组有14例仅表现为胸闷不适,1例表现为精补异常,均经ECG及心肌酶谱检查而确诊为AMI,且年龄均在70岁以上,提示老年患者出现难以缓解的胸闷不适或不明原因的精神失常,可能为无痛型AMI的主要表现,应引起警惕。

2.3无痛原因分析

目前认为,AMI无疼痛表现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其所供血的心肌在尚未释放足量的代谢产物引起疼痛前已经坏死[1];②高龄老年反应迟钝,加之AMI时心搏出量减少,或严重心律失常而致脑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痉挛致痛阈增高;③糖尿病患者心脏的植物神经纤维变形、断裂、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致使疼痛的感受和传导阻滞;④心肌梗死的面积较小,向血中释放的致痛物质较少,不足引起疼痛;⑤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逐渐形成,心肌长期缺皿缺氧,代偿性侧支循环形成,AMI后不易引起疼痛;⑥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原有疾病症状可能掩盖疼痛。

参考文献

[1]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09-1110.

[2]丁杰,王荣国.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6例分析[M].内科医学论文集.第1版.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2001,109-112.

[3]王荣国.急性无痛型心肌梗死34例分析[M].齐鲁医学论文荟萃.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