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使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浅析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使用

郑丽琼

◆郑丽琼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362305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气氛、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较多的知识信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虽然多媒体改变了我们的教学,但如何优化我们的教学,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意义问题

一、多媒体使用的积极意义

1.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来自于对生活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可是传统教学单靠老师的举例和学生想象去完成对生活现象的理解,所以学生普遍认为物理很抽象。多媒体的出现,把生活中的场景实例搬入课堂,将学生带进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多媒体实现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实践证明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如在讲述圆周运动这一节,播放坐过山车的视频引入新课。带领学生感受回忆坐过山车的感觉,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了一个好的铺垫。在过山车通过最高点时,人倒坐着,为什么人没有往下掉?学生的前经验是安全带的作用,但是如果以足够的速度过最高点,重力用来作为向心力,安全带并没有起作用。通过过山车这一视频既能激趣设疑,也让学生学以致用,破除前经验。

2.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观察清晰化

如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由于该实验在调节操作上难度都比较大,高中对于该实验的操作并不做要求。为了让学生体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感受像科学家一样的实验精神,主要还是作为演示实验来做,通过调节光源,单缝,双缝,滤光片的角度和高度,在光屏上获得干涉图样。可改变滤光片的颜色从而获得不同干涉光图样,从而比较不同单色光的条纹间距大小。还可以通过改变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从而改变条纹间距。由于该实验的调节比较麻烦,所以光调节就花了大量时间,对于实验的结果学生只能一个个轮流观察,还有不同颜色的干涉图样,还要再一次轮流观察,耗时耗力,学生对于操作还是不得要领,也很难对结果比较总结。然而通过多媒体视频,可让学生观看实验的操作步骤和主要注意事项,实验的结果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对于不同光的干涉图样还可以放在一张图上作比较,更形象直观。

3.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板书。简单的内容文字用屏幕显示出来,内容之间的过渡也更顺畅。利用图片视频能够表达的,省去了大量的语言描述。课堂例题和练习用屏幕显示,省去了板书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也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

二、多媒体使用存在的问题

1.照搬课件,让课件牵着走

有了多媒体,大家上课纷纷使用多媒体。但是制作一份好的课件需要花的时间不只是传统备课时间的两倍,有些视频动画的制作更是需要技术。好在现在网上资源特别多,现成的课件很多,但是如何挑选符合自己学生的学情、符合自己讲课思路的课件,还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整合。有的老师可能直接网上下一份,浏览一遍,上课直接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自己讲课的思路和课件所呈现的内容不符,导致学生所听所看的不一致,达不到真正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有的老师有了课件,课前也就不备课,上课就看着课件,照着课件讲,一堂课没有自己的重难点。网上同一课的课件五花八门,有的老师下了好多,觉得都很好,难以取舍,结果都用上了。如在圆周运动这一节里,游乐场里圆周运动的例子特别多,如果把所有例子看一遍,会花去大量时间,那么对新课的教学达不到一定的深度。物理模型和生活中的场景还是有些不同的,物理模型往往会忽略掉次要的因素。所以例子不可以太多,重要的是从生活中提取出物理模型,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如果视频太多,造成看电影的效果感,学生难以真正掌握本质知识。

2.内容有余,思考不足

用多媒体上课,大家会觉得一节课很快,内容上不完。这是什么原因呢?反思了一些课,发现用了多媒体以后,课的内容丰富了,有视频,有图片,有例子,所以时间不够用了,从而导致原本传统课堂里有的学生讨论环节往往就省略了。课上完了,老师觉得很舒心,该讲的都讲了,可是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一堂新课若没有问题讨论,没有思维火花的碰撞,难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使用课件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停顿,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重点问题要留给学生讨论,注重课堂问题和知识的生成。有的老师一堂课课件好几十页,光浏览课件一堂课都不够,真是内容有余,思考不足。课件只是辅助,只是预设,上课时还是要根据课堂实际把问题弄透。

3.摒弃传统课堂的优势

多媒体的使用之初,大家认为一堂好课一定要用多媒体,不管新课、复习课还是习题课都使用多媒体,公开课大家更是离不开多媒体。那是不是要上好一堂课一定要有多媒体呢?我想多媒体虽然有其种种好处,但也不是非有不可。在多媒体出现之前,老师靠“黑板+粉笔”,依然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人才。传统课堂模式经过多年的锤炼已经很成熟,也有它的优势所在。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真理源于实验。高中实验要求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