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韦琼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韦琼姣

韦琼姣

(广西环江县人民医院广西环江547199)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外伤患者实施心身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实验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身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临床上对外伤患者实施心身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在临床上的治愈率。

【关键词】心身护理;外伤;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215-02

医院的急诊外科门诊最普遍的一种症状就是外伤,外伤的表现不尽相同,基本有车祸、摔伤等。当外伤的情况较为严重时,会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造成致命性的威胁,增加了外伤的死亡率,所以,为了保证患者的基本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就必须及时的对外伤患者进行救治,在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质量,这对于外伤患者的后期生命健康的恢复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1]。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探讨优质有效的心身护理干预措施对外伤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的促进作用,本文做出了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取随机实验法,把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如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结果未出现明显差异,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在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经过初期的诊断,确认外伤患者的病情轻重,为患者的静脉建立通道,观察患者的症状,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及时实施吸氧护理[1]。在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所以,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的工作,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在对外伤患者实施手术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

1.2.2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2.2.1心理护理为了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压力[2]。在外伤患者住院的初期阶段,护理人员应以热情耐心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通过和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状况以及伤势严重与否。与此同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抢救,这种做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提高[3]。此外,对于住院治疗的急救外伤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交流,及时和患者家属交流患者的病情情况,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协助患者的治疗,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2要有整体观念护理多发伤的患者,关键在于要把各部位创伤看成一个整体,要把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和各处创伤联系起来考虑,防止贻误病情,失去抢救机会。

1.2.2.3以人为本的救治原则对于无人管理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复合伤患者,本院主动安排抢救和治疗,先施救再与伤员家属取得联系,赢得救治时间[4]。通过公安、交警和患者随身携带的有效证件积极寻找家属,并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1.3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采取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差异明显P<0.05,在临床上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手术的治愈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急诊外科救治的外伤患者往往会表现为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患者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救治没有很大的信心,同时对于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抢救过程不太满意,不满足于基本的护理要求,外伤患者的这些临床表现极大地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阻碍了手术的进程,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了医生和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的难度,加重了患者的病情[5]。目前,生物-心理现代医学的理论指出,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优质的护理对疾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6]。综上所述,对急诊外伤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完善了护理流程,缓解了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压力,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所以,在临床上对急诊外伤患者实施优质的心身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非常广泛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瑞荣.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5(27):55-56.

[2]王长珍,张惠明.三步心理护理在急诊急救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6(25):2260-2261.

[3]王丽媛,王黎黎.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0,7(27):259-259.

[4]谢弘.意外伤病人的心理危机与护理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9(5):195-196.

[5]连叔慧,许若桥,蔡泽玲.严重腹部外伤的急救和护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2014.3(48):671-672.

[6]丘永梅.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92例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4.34(5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