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模式教学设计——《项链》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板块模式教学设计——《项链》教学设计

王国斌

王国斌甘肃省渭源县莲峰中学748200

教学目标:领会小说构思之巧妙;品味细节描写;领会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审视人物,探究主题,培养健全人格,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2.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

教法设计:设疑解疑法、讨论交流法、拓展训练法。

学法设计:1.学习运用“审视题目——抓住主线——设疑解疑——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2.运用想象再造,进行创造性解读;运用技巧解题训练,积累经验,加深理解。

教学时间:一般用三个板块,每个板块拟用一个课时。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领会巧妙构思,认识小说主题。

【第一板块语文基础积累】

教学前由学生自学完成,常规化的语文能力训练要求全体通过,可根据自身条件有所加减。

1.起始阶段,设计表格式的阅读训练,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之后填写。

预习设计:包括字、词音形义的识读理解,阅读速度的训练,重点词句的汇释,名言警句的摘抄,内容概要,精辟语段的研读,和作者相似的生活经历和预习时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因文体、因人而异)。

2.文本品读: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说篇幅较长,宜训练速读,以每分钟500字计,要求学生力争8分钟读完。

(1)扫清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

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②主要人物是谁?

③粗略谈谈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3.分别以“第一、三人称”的口吻讲述玛蒂尔德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设计说明:以上是对小说的整体感知,按照整体阅读的原则,说大意,明主题,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迅速摄取要点的能力、概括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并培养学生多学)。

【第二板块文本研讨】

1.文题品思。

作者介绍(学生课前看注解查资料,课堂交流相互补充)。

释题:项链在文中的作用?这样的文题有什么好处?(学生猜想)

2.写法研析,突出重点。

教师导学:本文题为“项链”,大家又读过了小说,你能围绕“项链”来提出问题吗?可以是文章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写作手法方面的,比一比,看谁的问题提得有力度、有深度。

学生交流后整理,教师补充、梳理。

设计说明:着眼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这个点“寻”好了,“寻”对了,就可一线串珠,拎起全文,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

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深入研习文章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过程。能够提出问题,便已成功了一半。学生如果提得不够深入和全面,教师应启发之、诱导之。教师的作用还表现在对问题的梳理上,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控课堂进程,指导学生学习。

3.研讨上述问题。

4.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

教师导学:读过一篇小说,故事情节我们很容易记住,但如果让我们来写,肯定会大打折扣,原因何在?这就需要学习语言和表达技巧。

精彩的小说,一定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细节,能够展现人物形象;细节,能够打动读者。本文中有哪些这样的笔墨呢?

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相关细节,并品评其表达作用。

(学生细读、品味、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少教:讲清楚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大面积自学,充分交流。)

示例:

分析归纳:出身——小职员家庭;婚姻——与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生活——很不富裕;追求——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心理——痛苦、伤心、悔恨、失望;特点——爱慕虚荣;遭遇——出尽风头、乐极生悲、十年艰辛、偿还债务。

5.品读语言,领会特色。

教师点拨:本文充分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营造了一种戏剧性的氛围,语言俏皮,幽默风趣。(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品析交流。)

【第三板块文段演练】

1.设计或者寻找一些高考题,做小说类专题训练。

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习小说时需要注意的考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反过来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讨论:“有人认为,作者在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是耍了一个花招,欺骗读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具体说说。”

3.假使玛蒂尔德大出风头后项链没有丢失,以后的情节会如何发展?

她还项链时就知道了是假的,将怎么样?

设想玛蒂尔德在偿还巨额债款后,忽然得知所还的那挂项链原来也是假的,接着她又会怎样?

4.女生作业:读了女主人公的故事,请你对她说一、两句话;或者设想你就是她,故事结束了,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并略作解释。

男生作业:请你为女主人公重新设计一种命运,为故事设计一个别样的结局(写两、三百字的一个短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