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

/ 2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

刘庚英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二小学

引言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使得很多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课后复习、拓展的习惯,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模式,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本文中,笔者结合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探索小学数学课堂上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对策。

一、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的重要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极大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年级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某一件事情的关注度,不容易走思,不会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习惯的形成,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学生健康长效的发展[1]。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数学听课习惯进行培养,可以极大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数学听课习惯进行培养,也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形成有效的课堂听课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听课素养的培养目标

1、会听

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育学生听课素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会听,要让其听得入耳,而不是充耳不闻。在这其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忆,并要抓住知识要点加以理解、消化等,使最终的学习效果得以保障。另外,在听讲的同时,也应与教师有眼神、语言的交流,应积极发言,表述自身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等,使知识获取得更加全面。

2、会想

在这其中,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效用,让学生肯想,应让其在听讲的同时积极地开动脑筋、转动思维等,使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使其的学习程度得以进一步深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一些强制性的行为,比如采取提问的手段,在提问之后,每个学生都要积极思考,并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即使不知道答案,也要阐述出自己的思路,想到哪、理解到哪等,使得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为最终的教学效果保驾护航。

2.3会说在以上听、想、看这三个环节中,都要借助于说这一点来加以突破,因为要想说,就必须要经历以上三个步骤,使听课素养得以逐步形成。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该环节加以重视,从而培育学生的口答能力,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将数学学科的价值、功能发挥到最大。

三、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的教学策略

1、加强教师的重视,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绝对的优势,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对于学生的听课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的培养,需要加强教师对学生听课习惯培养的重视,积极转变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让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数学听课习惯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的数学听课习惯进行有效的规范,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4]。

2、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的培养,需要数学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注意力,进行课堂学习探究,有效地对学生的听课习惯进行培养,实现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不适合小学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尤其是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更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离,学生难以实现有效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数学听课习惯。

3、不断创新数学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良好听课习惯、勤于动脑习惯的养成,不是通过教师的督促、引导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现代教育资源,通过多彩的图片、视频等,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问题导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断引导学生数学思维和思考,改变学生长期被动思维的状态,通过学生的主动思维,促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4、构建新型评价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更注重分数与实际教学反馈,因此教师的评价制度也往往建立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上,这样的评价制度,对于现行的素质教育是存在一定的偏颇的,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听课,通过点滴的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师在评价形式与内容上,也应该跟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转变,评价机制应该更具科学性与人性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喜欢数学,愿意了解数学。例如在课后作业的评价机制上,教师应该落实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教师而言,最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程度,教师批注评语的过程中,也可以用优、良来替代具体的分数。在课堂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对于一些认真听课、积极发言的学生,教师应该的及时的给予回应,大方的赞赏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改变,是能够被教师关注到的,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当班级学生出现一部分不听课的现象时,教师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提示来引导学生"小小手、背背后,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听讲课"充满童趣的语言,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班级的学生自然而言养成听课的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重视。希望在以后的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庆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听课素养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10):48.

[2]周淑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杨均.小学数学教学用展示装置[P].山东:CN206021669U,2017-03-15.

[4]余小琴.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通过听课、评课提高教学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6(07):157.

[5]朱炜.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听课效率[J].教育科研论坛,2010(0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