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正确学习语言

/ 2

引导幼儿正确学习语言

肖丽娟张元君

肖丽娟张元君(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沙河镇幼儿园四川高县645150)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03-01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我们对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语言领域的教育制定了以下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的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在内容与要求中又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实际表明了对儿童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视,要求让幼儿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幼儿学习语言呢?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共同探讨。

一、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1、用规范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谈,杜绝语言口语化。

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自从孩子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后,家长便担起了抚养的责任,与之接触最多的便是家长了。我觉得,我们的家长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能听懂规范的语言。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要将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改变成重叠词或拟声词与孩子进行交谈,应懂得尽可能地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与幼儿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幼儿掌握标准语言,而且还能为今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在还在孩子一岁左右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积极引导他们认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了。由于幼儿的模仿性十分强,家长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水平,既是最早对幼儿输入的语言信息,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范例。但在这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候,我们的家长们却总是担心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孩子听不懂,而将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改变成重叠词或拟声词与孩子进行交谈,出现了一种语言口语化的现象。如将吃饭教成“吃饭饭”,将电灯教成“亮亮”,将汽车教成“嘀嘀”,将“马”教成是“马马”等。这些词经家长改头换面以后,从表面上看,好像比较符合幼儿的发音和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但实际上不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这种语言使用的次数越多,幼儿掌握规范语言的速度越慢。而且,在幼儿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固定思维,而且不容易纠正过来。

2、切实抓好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学说词语、句子。

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同时,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着幼儿学习语言的很多有利条件。如:幼儿接触到的词句都是与具体事物、具体动作同时出现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易于加深幼儿印象和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幼儿理解和表达能力。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表达,抓住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的时机:如在教幼儿穿衣服时,教幼儿正确叫出各种衣服的名称;在盥洗时,教幼儿说出盥洗用具、盥洗动作、面部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带幼儿外出时,主动与幼儿交谈,向幼儿介绍所见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时丰富有关词句。

3、及时纠正不规范用语。

在家庭中的日常谈话中,家长最容易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问题,如发音不准、用词不当,口吃或语病等。发现以上任何问题,都能通过示范及时纠正。

二、老师对孩子的引导

1、提高教师语言素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在某种程度上,幼儿语言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出教师语言素质的好、差。在幼儿园里,老师组织幼儿开展着一日活动,无论是在集中活动还是在日常活动中老师都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交流,而且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具有着崇高的地位。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能影响孩子,老师的语言甚至能支配孩子,因此教师同孩子说话是很讲究的。因此,每个幼儿教师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均需加强语言修养,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还必须懂得一些语法结构及修辞逻辑知识。一句话,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取得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好自己的语言。当教师以规范的丰富的规范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也会从老师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开展好语言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正确学习语言。

在幼儿园里,教师应将教材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本园条件、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好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正确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当然,要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单靠上课是不能奏效的,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时时注意发现和捕捉幼儿口语中的毛病,及时加以纠正。

3、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学习语言。

(1)、引导幼儿发准难发的字音。

对某些发音较难、卷舌音之类的字音,教师在辅导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张大口形便于幼儿学习模仿。

(2)、重复一遍孩子所说的话,纠正语言口语化现象。

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孩子出现语言口语化的现象时,可以用规范的语言重复一遍孩子所说的话。这样既不会因为意见不一与孩子发生正面争执,也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错的,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如:当听到孩子说“马马”时,就可以说:“刚才你说这是马,说得真好,请你再说一遍好吗?”前面的案例中,如果我当时就用这种方法来与幼儿进行交谈,就不会落得与幼儿发生争执、问题无法解决、退让告终的下场了。

(3)、努力纠正词序混乱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说话时经常都出现词序混乱的现象。而语言又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由于幼儿期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较好的水平,以至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语序颠倒等现象。如:有的幼儿对我说“我有新衣服,妈妈买的,昨天。”这就是幼儿因上述原因出现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指导教幼儿学习说话时应先想好,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来讲述一件事情,慢慢地幼儿会讲较短的一句完整的话了。

(4)、采取追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完整的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时还不能用完整的话进行表达,经常是捞着半句说半句,经常都是说她们最想说的。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引下,在我们家长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下,在这样一种浓郁的正确学习语言的环境的熏陶下,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收获到更多,期待着孩子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