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心供应室的质控管理

/ 2

我院中心供应室的质控管理

王莉李翠珍李红

王莉李翠珍李红(仁寿县人民医院620599)

【关键词】中心供应室质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95-02

中心供应室(centralsupplyservicedepar-tment,CSSD)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等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它既是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又是污染物品的回收中心。所以中心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的质量[1]。为确保中心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避免纠纷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全面做好清洗、消毒等9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及及管理就尤为重要。我院从2005年创建等级医院以来,数次邀请省人民医院及华西医院的感染科专家亲自莅临指导改建,现已符合标准。报告如下。

1、按照中心供应室(CSSD),合理布局与设置、规范的工作流程

1.1合理布局与设置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改建、扩建工作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布局要求,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内部装饰便于清洗、消毒,布局合理,根据区域及洁净度不同,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缓冲区、工作区、生活区,保证清洁区和无菌区的微正压空气。

1.2规范的工作流程

按由“污”到“净”的流程进行,即:物品回收•分类侵泡-初消毒一超声洗涤、机洗、干澡一检查配备包装一高压燕汽灭菌一检侧一无菌物品贮存一物品配备装车一物品发放。采用强制性通道,将人流、物流分开,不交叉不逆行。

2、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1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供应室是给临床、医技科室提供无菌医疗器材的单位,所供应的各种医疗用品直接用于病人,必须达到无菌、无热源的标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员性参与,全流程控制质量的观念,发挥内在监控作用,使供应的每件医疗用品达到指定的标准。

2.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好人员培训

供应室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根据科室的具体工作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实施措施、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制度、污染物品回收制度、无菌物品发放制度、供应室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不断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专业培训是搞好供应室工作或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

2.3供应室各区域的监控

供应室各区域每季度检测一次紫外线杀菌灯的辐射强度,以保证杀菌效果。每月对各区空气中细菌含量、操作台及工作人员手的污染进行监测,并达到环境卫生学标准。无菌区细菌菌落数应控制在<200cfu/m3,操作台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应<5cfu/cm2。

2.4环节质量监控与管理

2.4.1洗涤质量监测

重复使用的器械如不进行彻底清洗,依赖于最后的灭菌过程,由于器械上残留的有机物会影响消毒因子的穿透性,从而影响消毒、灭菌效果。因此,消毒、灭菌不能替代清洗[2]。清洗质量控制包括:一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二是对终产品进行控制。裸眼目测和放大镜目测一般用于终产品质量控制,具有迅速、简单、经济的优点,但需减少检查人员的主观性,提高客观、公正水平。复杂器械如管腔内壁的清洗过程,肉眼难于观察洗涤效果,监测此类器械清洗效果,采用过程质控为主,如内镜清洗、消毒结果的质量控制,酶具有专一性,如蛋白质酶只能分解蛋白质,脂肪酶只能分解脂肪。而多酶能分解所有生物污染物里的血液、脂肪、蛋白质。因此,洗涤器械应选用多酶清洗剂,水温30℃~40℃,水温>45℃,酶活性不但下降而且造成血液凝固,影响清洗效果。清洗合格的器械应光亮、无锈、关节灵活,对齿良好。

2.4.2包装质量监测

选择合格的包装材料,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包装材料,经检查器械物品性能完好、光亮、无锈、数量无误后打包,包内置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注明包的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灭菌锅次、包装者。脉动真空(预真空)灭菌器物品包装体积不能大于30cm×30cm×50cm,下排汽高压蒸汽灭菌器物品包装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kg,敷料重量不超过5kg。包装后2h内灭菌,防止被污染。

2.4.3高压灭菌器的质量监测

按照WS310.3-2009《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执行,预真空、脉动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每日第一锅作B-D测试,B-D测试合格后,该锅方能使用,物理监测每锅进行并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周1次,植入物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无菌物品每月抽样做细菌培养1次,清洁区、无菌区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手细菌培养1次。蒸馏水每月做细菌培养1次,每季度监测紫外线强度1次。生物监测不合格,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并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查找灭菌失败原因,改进后重新进行生物监测3次,均合格后,该灭菌器方可正常使用。

2.4.4无菌物品存放、运输及发放的监控

无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保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无菌物品存放管理定人负责,每日查物品的有效期,发放时进行三查四对(三查指存放时查,保存时查,发放时查;四对指对品名,对数量,对日期,对科室),保证发放的灭菌物品合格。在运输与发放过程中严格做到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分车运输,每日冲洗、消毒、擦拭,随时抽检清洁车的细菌培养,以防无菌物品被污染。

2.4.5下收下送,服务临床

实行下收下送是临床一线的工作需要,不但能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还有利于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交流,提高供应工作的主动性。

2.4.5.1下收下送应配备双层密闭加盖的车子,污车和洁车分开,下收污染物品时要戴橡皮消毒手套,收取物品后摘下手套推车,并做好自身防范及防止文叉感染。

2.4.5.2更换无菌物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清点数量、种类。建立登记本,一式两份,供应室、使用科室各一份,月底统一核算。

2.4.5.3下送完毕后,车子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后存人车库,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

2.4.6一次性无苗物品的,管理和使用

2.4.6.1一次性无菌物品由医院设备科集中统一采购,供应室领取前要查看“三证”及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合格的产品应存放在专用库房的货架上,保持环境阴凉、干操,通风良好,距地面20cm。

2.4.6.2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包装有无破损,有无失效,霉变等,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一律不准发放到使用科室。

2.4.6.3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由使用科室初步毁形、分离、消毒、然后由供应室人员专人专车统一密闭回收,清点回收数量,专门场地进行彻底毁形,毁形后残骸由卫生防疫站指定的厂家统一回收或焚烧,杜绝重复使用和流人市场。

参考文献

[1]钟秀铃.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

[2]黄梅花,郑志英,刘丹,等.乙型肝炎病人污染器械清洗方法及其清洗效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