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

汪德飞

浙江鑫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310000

摘要:叙述了灌注桩后注浆适用的地质条件,加固机理,参数的确定,施工工艺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而使工程的质量得到质的提升,经济效益也得大大提高,更加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防御一些工程常见的通病。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效益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北仑区四明山路北、中河路东,建筑类别为二类高层建筑,上部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本工程1#,2#、3#右半部分,4#为设少量柱剪力墙结构,3#左半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配电房为框架结构。楼盖结构:采用现浇梁板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承台主要类型有一桩承台、二桩承台等,主要截面1200mm×1200mm、1400mm×1400mm、3000mm×1200mm、2100×3500mm;采用钻孔灌注桩,共有710枚。本工程是典型的钻孔灌注桩,下面就来简述先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

二、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注浆技术在国内以水工部门应用较早,目前我国已建造30m以上的水坝近3000座,其中高于100m的高坝有20余座。水工建筑物采用灌浆技术改善复杂地基性能,解决了许多建筑物防渗和加固难题。从1964年开始,在湖南水口山矿山进行防水帷幕的注浆施工,可以说,经几十年灌浆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在灌浆工程领域已具备了众多的材料种类和工艺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其中某些方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和国际上也逐步接轨,并在某些方法上有独到之处。然而,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得以广泛的应用,在房建可以解决常见的一些通病,可以更好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并且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是建筑工程中值得研究和使用的一种技术。

三、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

1.1后注浆技术施工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成桩之后,通过预埋在桩身的压浆管在一定压力下向桩侧泥皮、桩底沉渣及桩周土层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泥浆液,提高桩基承载性能。当采用桩端桩侧联合注浆时,为避免桩端注浆时浆液沿桩侧软弱面冒出,宜先采用桩侧注浆封堵,再进行桩端注浆。同理,当采用多层桩侧注浆时,宜由上向下逐层进行。

1.2注浆参数的选择

1.2.1注浆量

注浆量应由桩径、桩长、桩周土层特性以及承载力提高幅度要求等诸多方面决定,刘金砺等

提出的计算公式:桩端注浆量:GP=π(h·t·d+ξ·n·d3)×1000(1)

桩侧注浆量:Gs=π[t·(L-h)+ξ·m·n·d3]×1000(2)

式中,d为桩径;L为桩长;h为桩底注浆时浆液沿桩侧上返高度;t为包裹在桩侧的浆液厚度,其值与桩周土性状和灌注桩施工质量因素有关,取值范围一般为5~20mm;n为桩底或桩侧土的天然孔隙率;ξ为注浆率,对于卵、砾、中砂取值范围为0.3~0.7,对于粘性土、粉土、粉砂中取值范围为0.2~0.3;m为桩侧注浆花瓣横断面数,对于纵向波形布点情况,m值取注浆点数的1/4。

1.2.2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是指在不会使地表产生隆起和基桩上抬量过大前提下,注桨时能采用的最大压力。注浆压力值与土层的密度、强度、初始应力以及钻孔深度、注浆位置、注浆次序等因素有关,其中部分因素较难准确预知,因此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可灌性好的土层注浆压力一般在4MPa以下,可灌性较差的土层注浆压力可达4~8MPa

1.2.3浆液浓度

不同浓度的浆液特性有所不同:稀浆(水灰比约为0.8∶1)流动性强,便于渗透加固桩侧、桩底松散土体;中等浓度浆液(水灰比约为0.6∶1)主要起充填、压实、挤密作用;浓浆(水灰比约为0.4∶1)则对已经注入的水泥浆液起脱水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多次注浆,水泥浆液由稀到稠分级注入,并采用对应注浆压力的方法,提高注浆效果。工程实践表明,采用0.5~0.55水灰比的浓浆可以取得较佳的灌浆效果。

1.3注浆适用土层

浆液在不同土层中的扩散范围不甚相同,土颗粒越粗,浆液扩散范围越大。桩端持力层为薄砾石层时,注浆扩散半径可达3.5倍桩径以上。在土颗粒较小的土层中,浆液分布不连续,充填不均匀,多以薄层状分布,厚度变化较大,且浆体与土颗粒较难相互掺和。对比分析大量现场静载试桩试验结果,桩底注浆桩承载力增幅随桩端持力层土颗粒增大而增大,砾石层是最理想的桩底注浆层。。

四、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应用效果

4.1加固机理

在灌注桩施工中将钢管沿桩钢筋笼外壁埋设,桩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将水泥浆液通过钢管由压力作用压入桩端的碎石层孔隙中,使得原本松散的沉渣、碎石、土粒和裂隙胶结成一个高强度的结合体。水泥浆液在压力作用下由桩端在碎石层的孔隙里向四周扩散,对于单桩区域,向四周扩散相当于增加了端部的直径,向下扩散相当于增加了桩长;群桩区域所有的浆液连成一片,使得碎石层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原来不满足要求的碎石层满足结构的承载力要求。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无论如何清孔,孔底都会留有或多或少的沉渣;在初灌时,混凝土从细长的导管落下,因落差太大造成桩底部位的混凝土离析形成“虚尖”、“干碴石”;孔壁的泥皮阻碍了桩身与桩周土的结合,降低了摩擦系数,以上几点都影响到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和侧壁摩阻力。浆液压入桩端后首先和桩端的沉渣、离析的“虚尖”、“干碴石”相结合,增强该部分的密实程度,提高了承载力;浆液沿着桩身和土层的结合层上返,消除了泥皮,提高了桩侧摩阻力,同时浆液横向渗透到桩侧土层中也起到了加大桩径的作用。以上几点均对提高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4.2应用的效益

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出现种种建筑的常见病害,病害主要包含两种:砼结构病害(主要为受力结构部分,如地下基桩基础、剪力墙、柱、梁等部位);楼房墙体渗漏、施工缝渗漏,女儿墙、排水管穿墙孔渗漏等。房屋渗漏病害一般出现在建筑使用之后,而使用常规方法对已装饰过的建筑结构有较大的影响,一般会造成凿除量大,甚至影响房屋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基础形式一般采取灌注桩基础,为了满足设计要求,灌注桩的持力层要求是较为完整的岩石层,桩长和桩径尺寸往往做的很大,使得地下部分的造价在整个工程总造价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同时,由于桩长很长,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在我国有些地区,地貌属于山前冲积平原单元,地质在穿过粘土层后,是一层较厚的碎石层,能否将这一地层加固,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呢?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加固桩端地基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桩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虽然我国对注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但是经过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注浆技术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水泥注浆材料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工程中应用的效果,其对建筑行业作用的重要性是功不可没,以上的个人简述希望能为以后的工程得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