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尿管囊肿的CT影像学表现

/ 2

脐尿管囊肿的CT影像学表现

付振华周顺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11

【摘要】目的:探讨脐尿管囊肿的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脐尿管囊肿的横断面及多平面重组图像的CT表现。结果:13例脐尿管囊肿均位于膀胱与脐正中腹壁之间,病变呈囊性或囊实性,囊内密度高于水,部分囊内见结石影,囊壁可钙化。6例病变边界清晰,7例病变边缘毛糙,周围间隙模糊。增强扫描13例均囊壁及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边缘强化相对明显。结论:脐尿管囊肿CT有特征性影像表现,对脐尿管囊肿定位定性均有极高价值。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CT

脐尿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发育畸形。脐尿管囊肿一旦确诊,在感染控制后宜尽早切除[1]。国内对脐尿管囊肿CT影像表现报道较少,笔者对2010年3月-2015年3月本院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脐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影像表现。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0.2岁。3例为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1例为车祸外伤患者骨盆骨折行盆腔CT检查发现,2例为泌尿系结石伴腰痛、血尿等临床症状行CTU检查发现,4例下腹部中线处有包块伴脐周疼痛等临床症状,其中2例自脐间断有浓性分泌物流出,液体伴有尿臭味。

1.2仪器与方法

扫描设备美国GEbrighspeedEdge8排螺旋CT,美国GElightspeed64排螺旋CT,层厚2.5-5mm,行无间隔螺旋扫描,重组层厚为1.25mm。扫描范围包括脐上5cm至耻骨联合下2cm。其中8例行CT增强检查,采用2期或多期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其中一例从脐部注入造影剂后行CT检查。

2结果

2.1搜集的13例囊肿大小不等,约15mmX18mmX25mm~23mmX26mmX35mm。10例表现为薄壁或厚壁类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囊肿,囊内CT值约-255~39HU(如图④⑤);其中1例囊内见高密度结石影;1例囊内见气体密度影,从脐部注入造影剂入病灶,囊内被造影剂充填(如图⑥⑦)。6例边缘光滑;4例边缘毛糙,周围间隙模糊,Retzius间隙见云絮状密度增高影(如图④⑤⑥⑦);2例壁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壁及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如图⑥⑦);3例形态欠规则囊实性病变,囊性成分为主,壁厚薄不均匀,2例壁见钙化影(如图①②③),1例囊内见结石影,两例边缘毛糙,其中1例囊肿恶变(如图⑧⑨⑩)。横断面结合矢状位、冠状位13例脐尿管囊肿均位于脐至膀胱前壁腹中线处,囊肿较大可压迫周围结构,5例膀胱有受压改变(如图①②③)。

3讨论

3.1脐尿管囊肿的解剖特点、病理基础及临床表现

脐尿管是由胚胎期尿囊退化所形成的一条索条状物,连接膀胱顶与脐部,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即Retzius间隙),到成人时形成脐正中韧带[2][3]。一般出生前脐尿管已萎缩、闭塞并纤维化,但有时脐尿管及膀胱端均闭锁而中间开放形成脐尿管囊肿,其内为上皮的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碎屑所充满。临床脐尿管异常常采用FOX分型[4]。①脐尿管瘘:脐尿管完全不闭锁,脐部有管道与膀胱相通;②脐尿管囊肿:脐尿管两端闭合而中间官腔未闭,内由管壁上皮层的分泌液填充,呈囊性扩张;③脐尿管憩室:脐尿管仅近膀胱处未闭;④脐尿管窦道:脐尿管仅在脐部未闭。脐尿管囊肿临床少见,多发生于男性。单纯囊肿较小时常无临床症状,大的脐尿管囊肿类似腹腔肿瘤,表现为在下腹部正中包块,不随体位变动,位置表浅与腹壁关系密切,可压迫肠道,引起腹痛等症状,合并感染时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累及膀胱壁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亦可由于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脓肿或囊肿均可破裂,向腹外穿孔,或破裂至膀胱内或腹腔[5][6]。

图①②③示膀胱前上方囊实性病灶,膀胱局部受压改变,壁稍厚毛糙,壁见多发点条状钙化,近膀胱处壁较明显增厚呈实性,与膀胱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壁及实性部分轻微强化。术后病理为脐尿管囊肿。

图④⑤示Rutzius间隙内见类圆形软组织异常密度影与增粗的脐带相连,CT值约35HU,边缘模糊,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术后病理脐尿管囊肿并感染。图⑥⑦另一例示脐尿管增粗与Rutzius间隙类圆形囊性病变相连,壁不均匀増厚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见点条状、云絮状增高信号,从脐部注入造影剂碘海醇,囊内大量造影剂充填。术后病理为脐尿管囊肿并感染。

图⑧⑨⑩示膀胱前上方见不规则形囊实性病变,膀胱受压明显,壁厚薄不均,与膀胱分界不清,邻近膀胱壁稍增厚,内见散在点条状钙化灶,增强扫描病灶壁及实性部分中度强化,术后病理为脐尿管囊肿恶变为粘液腺癌,癌组织侵犯膀胱壁全层。

3.2脐尿管囊肿的CT表现。

脐尿管囊肿发病部位为脐至膀胱前壁腹中线处脐尿管走形区,脐尿管囊肿依其病理改变不同CT表现多种多样,笔者根据病灶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将其分为单纯性囊肿和囊实性囊肿。单纯性囊肿形态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及长条形,无感染时囊内密度较均匀高于水,CT值范围10~25HU,囊壁薄且光滑,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增强后轻或中度强化,壁可有点状、条状钙化;合并感染时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及纤维增生,囊内内容物含蛋白、产气及上皮脱落碎屑使囊壁可不均匀增厚,边缘模糊,囊液密度不均匀,内可有气体影或高密度结石,CT值最高可达39HU呈软组织密度影类似实性成分,囊肿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可见点条状及云絮状最高密度影,增强后囊壁中度强化。囊实性囊肿与单纯性囊肿区别是形态可不规则,壁较厚见较多实性成分,壁及实性成分含有较多的慢性炎性成分纤维肉芽组织,钙化的几率较高。囊肿较大邻近膀胱可受压,合并感染时膀胱壁可受累,致使膀胱壁增厚。螺旋CT扫描后处理重建图像可获得更加直观、立体的图像,对病症的部位、形态、大小及邻近结构分辨有很好的帮助,为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7]。根据笔者病例研究认为:⑴单纯性囊肿未合并感染的根据病症部位及CT表现一般都能准确做出诊断;⑵合并感染的单纯囊肿如囊液密度不是很高,增强后一般也能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当囊液密度增高病灶类似实性肿瘤时要结合周边及强化程度仔细分辨,以免误诊为肿瘤,高密度囊肿囊液无强化,囊肿周围有炎性渗出性病变;⑶囊实性囊肿较难区分良恶性,如实性成分多,钙化多且形态不规则,肿块向膀胱内突出等特征提示有恶变的可能。⑷当怀疑脐尿管病变时应做CT多平面重建,尤其是矢状位重建,笔者13例病例均位于膀胱顶前壁与脐部之间;调整窗宽窗位有时能显示出与病变相连的未退化的条索状脐尿管,有利于定位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脐尿管囊肿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有时与卵黄管囊肿难以鉴别,多平面重建仔细分辨卵黄管囊肿与肠管、脐部的关系或病灶偏移脐尿管走形有助于鉴别;肠系膜囊性淋巴管囊肿一般较大,壁菲薄,病灶较软易沿间隙匍匐生长,对周围组织一般无明显压迫,增强扫描无强化;子宫附件囊肿与子宫附件联系紧密,需要结合临床及膀胱受累情况加以鉴别;腹壁血肿、腹壁积液、炎性包块等多与外伤或手术史有关。当脐尿管囊肿合并感染时还需与脐尿管肿瘤、膀胱癌鉴别。脐尿管囊肿常并发感染,有恶变可能,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5]。

综上所述,脐尿管囊肿因其解剖部位特殊,CT有一定的特殊表现,借助CT密度分辨率高和多平面重组图像对诊断脐尿管囊肿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黎承杨,林芝.成人脐尿管疾病7例分析[J].JModernUrol,2005,10(6):33.

[2]黄澄如.小儿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2.

[3]YuJS,KimKW,LeeHJ,etal,Urachalremnantdiseases:spectrumofCTandUSFindings[J].Radiographics,2001,21(2):451-461.

[4]沈煜,宋选文.脐尿管未闭畸形的诊治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24(4):24~26.

[5]那彦群,叶群章,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7.

[6]张锦军,王黎.脐尿管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11(6):351~352.)

[7]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下册).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