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马丽艳

马丽艳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42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多方面提出了加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是所有高职院校各个专业都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强调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许多知识点只有通过上机实验才能掌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搞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当前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1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教育地区差异性,课程课时的相对不足,使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开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放眼全局,我们发现高等教育扩招后带来的学习过程监管缺失、学习资源相对供应不足,以及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积累的种种不良学习习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的效果。对于这种现状,很多教师较难把握授课内容,造成的结果就是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基础较好的学生又觉得过于简单。因此,各高校面临着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做到对各层次学生因材施教的问题。

2从教学手段的改革入手

2.1教学设备环节

教学设备落后一直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一大障碍。由于教学设备落后,只能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同步的教学方式,课堂信息量少、教学进度慢,既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为了完善计算机实验教学环境,我院机房逐步淘汰旧机器更换新设备,使全院各机房全部联入校园网。机房网络化建设已基本完成。

2.2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教师是实验课的组织者,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才能提高整个教学水平。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外出进修、培训,使教师的知识能及时更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善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才能将实验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3从实验教学的应用方面入手

针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差、上机实验少的情况,开设计算机应用实验课,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大幅度提高。

3.1加大实验教学比重

计算机学科强调实际应用和实际操作,应根据教学大纲内容适度加大实验教学比重,实现从重理论到侧重于实践的方式转变,改变以往的教学只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验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的现状。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实验的重要性,强调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学会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从实践中所得到的。实验教学不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全面系统整合,使实践与理论教学比重达到教学质量要求的最佳结合点。

3.2加强实验上机指导

实验指导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在计算机文化基础阶段,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摸过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理解有一个过程。比如,对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文本文件与命令文件、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等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会给学习带来情绪。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耐心讲解上机目的、操作要点,并且要做好上机的演示。在组织上机内容时,要调动学生上机积极性,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学生在上机中出现问题时,由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自己解决,培养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基础应用实验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要引导学生正确查阅资料,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构思,不合理的地方则及时指正。要为他们创造上机的良好环境,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

3.3加强综合应用训练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每一部分上机时,我们就该部分的内容对学生作一次综合应用操作训练,我们把操作内容和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通过布置主题作业,让学生主动通过互联网去查找有效的信息资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与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真实任务过程中、在真切经验的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操作能力,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4考核模式以实践操作为主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科,单凭试卷是无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须建立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考试模式。考核方法应多样化,并逐步加大机试的比重,突出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测试。实验考核还应从集中走向分散,把实验的阶段性作业、实验过程中的研讨、实验报告等都列入考核范围,这就需要有足够题量的试题库进行自动组卷评分,实现科学客观的考试。期末上机考试是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水平,在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5开放实验室

为了适应教学需要,配合上述改革及达到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需要,实验室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造。我院积极改进了机房的计算机网络,我们在课余时间全部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以鼓励学生多上机练习。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开展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改革教学手段和加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提高水平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强综合应用性实验操作内容,增加上机实验课时比例,并积极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多上机练习。摆正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开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局面。找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会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莉,魏文珑.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手段与加强实验教学的探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月第20卷(04):86—87.

[2]李汉萍,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2007

[3]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3

[4]李莉平,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科学论坛,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