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之我见

王川东张大鑫

王川东/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张大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当代农民整体素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措施和途径。但是,关于农村成人教育课程的选择和设置则成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一只“拦路虎”,究竟如何选择和设置农村成人教育课程,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教学实效性,本文主要从当前的现实农村成人教育课程的选择与设置方面的盲目性、重复性、以及错位性来谈此问题。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质量和实效性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1]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我们必须注意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不可忽略的一个相对环节——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与选择是否得当则关系到整个农村成人教育最后的质量与实效性。我们从一线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农村成人教育”概念界定

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何谓农村成人教育。关于这一概念,曾有许多学者做过这方面的专门论述。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对从事农业的农村成人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和实用技术教育。从广义来说,农村成教泛指对农村成人进行的一切教育,即泛指对居住在除城市以外的广大区域的,被所属社会确认为成人的人,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上述人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各项素质;无论形式上是正规还是非正规,有组织还是无组织,有计划还是无计划。[2]由此观之,本文主要是从狭义的概念来讲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从而强调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与针对性。

二、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之现状

农村成人教育在近几年随着国际各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如雨后春笋得到相应的发展,形式一片大好。但是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地的发展可谓是良莠不齐。譬如,东部江浙沿海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在当地的主管部门的带领下,各种农村成教得到合理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中部和西北部的某些地方,由于缺乏一个相对切实可行的标准与典范,出现了许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行政因素

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有规律却有无规律可循的一件活动。因为,我们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目的与宗旨决定了它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便是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便是成人成人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现在某些地方的成人教育却完全忽视了这方面的约束,取而代之的是行政化的手段。

(二)课程设置评价的两难性

课程设置必须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作为指导,而这个标准是很难界定的。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在上段讨论过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作为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宏观宗旨。除去农民自身的思想和素质有关外,我们试从这个标准来找原因,包括众多农民培训在内的成人教育课程真的是做到了这宗旨了吗?那么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在这个宗旨目标下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呢,而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衡量来说,如果是失败的,那么我们的这样目标下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当然就是做了无用功。

(三)课程设置的重复性与针对性

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有序有节基础上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开放性与农民属性自主化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农村成人教育的开放性与当今农村社会组织的变化不相适应。”[3]但实践中,农村成人教育存在多部门培训,多头管理。劳动部门、农业部门、妇联等都在组织培训等有关的教育,应该说这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是好事,但却造成了重复和浪费。[4]这是从管理上看,而实际中的农村成人教育的问题远非及此,出现的情况便是一课重复开展、多次举行。

三、农村成教课程设置之对策

(一)去行政化而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

不可否认,教育需要有国家的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职能,统筹规划,对本地区范围内各类职业学校,提供规划、指导服务,实行农村职教资源的整合、统筹。”[5]但是不能过分强调行政化的因素,众所周知,“教育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培养所需要的人才。”[6]但是这一促进是在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发生积极地作用,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按照规律发展本地有特色的农村成人教育。

(二)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弥补当前农村成人教育评价体系的空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到至今,尤其是课程的不合理方面,这与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与选择方面缺乏相应的有力监督分不开。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的混乱,农村成人教育存在多部门参与,多头管理,劳动部门、农业部门、妇联等都在组织有关的农村成人教育。这样一来造成了无法具体的监督,政府应该设置专门的农村成教监督机构,完善相应的监督责任制度,为农村成教的课程选择和设置更加趋于科学合理而保驾护航。

(三)课程设置针对性

围绕农村发展需要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统筹安排培养计划和专业设置,做到有的放矢,按需施教。[7]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唯榜样是瞻,模范不是模本,模仿不是照搬照抄。[8]加强对农村成人基本文化基础,从事的职业的调研。中国农村成人教育必须与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化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市场的需求的模式来设置课程,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的设置和选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时代、信息的时代,农村成人教育如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紧贴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我们只有全体部门统一协调合作、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发展高效的农村成人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委员会.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7j5zqh/,2013-5-22.

[2]赵旭东,李家林.试论农村成人教育内容研究的必要性、方法及预期成果[J].农村成人教育,2000,(2):23-27.

[3]杨向群,项复民.当前农村成人教育面临困难的深层原因[J].成人教育,2002,(193):4-16.

[4]药文岗.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0,(4):78-82.

[5]王志浩.对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32-36.

[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王志浩,对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14-18.

[8]杨智.试论成人教育的“根”与“归”---关于成人教育未来走向的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5):56-60.

[9]苏伟栋,石连海.试论农村成人教育的创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