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种奥硝唑衍生物体外抗厌氧菌活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25种奥硝唑衍生物体外抗厌氧菌活性研究

张冬娟王世岳苏炀苏昕(通讯作者)

张冬娟王世岳苏炀苏昕(通讯作者)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目的:测定25种奥硝唑衍生物体外抗厌氧菌活性。方法:使用奥硝唑敏感菌消化链球菌,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25种奥硝唑衍生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奥硝唑标准品对消化链球菌标准菌株作为对照。结论:通过25种奥硝唑衍生物的体外抗厌氧菌活性测定,筛选出5种抗菌效果相对优良的化合物,分别是MIC值为0.50μg/ml的S2LA-01、S2LA-02、S2LA-24和MIC值为0.25μg/ml的S2LA-06、S2LA-07。可通过进一步研究从五种化合物中筛选出更加优良的抗厌氧菌药物。

【关键词】厌氧菌;微量液体稀释法;最低抑菌浓度(MIC)

【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18-02

在感染性疾病中,厌氧菌感染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深部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奥硝唑为第三代5-硝基咪唑的衍生物,已在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其但具有良好抗菌效果的同时,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所以研究方向逐渐向奥硝唑衍生物方向进行。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对正确指导严重感染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发达国家的MIC测定已经逐渐成为常规药敏实验的主体,鉴于方法学的良好性能,该法已经成为药敏实验的候选参考方法[2]。而日本化学疗法学会制定的微量液体稀释法被称为测定抗菌素对病原菌MIC的标准方法[3],本试验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奥硝唑衍生物体外抗菌效果。

1.材料

1.1主要材料

实验菌株:消化链球菌(沈阳药科大学)

BrainHeartInfusion肉汤培养基(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琼脂粉(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氯化钠(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二甲基亚砜(DMSO)(天津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无菌脱纤维羊血(沈阳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蒸馏水(沈阳药科大学)

上述培养基pH自然,采用高压蒸汽灭菌:115℃,30min。

奥硝唑(沈阳药科大学)

25种奥硝唑衍生物(编号S2LA-01~S2LA-25)(沈阳药科大学)

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

生理盐水:0.85%生理盐水

1.2主要设备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净化工作台(沈阳利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培养箱(37℃)

细菌浊度标准管

2.方法

2.1准备湿热灭菌物品及超净工作台内物品。需115℃湿热灭菌30min的物品。

2.2增菌:将无菌BrainHeartInfusion肉汤琼脂培养基加入适量无菌脱纤维羊血,使其含量达到5%,然后每支试管内加入4ml制成斜面并接种。

2.3试验

(1)将阳性对照药奥硝唑标准品和待测化合物用100%二甲基亚砜充分溶解为2560μg/ml浓度后,除菌过滤。

(2)在96孔板的每排标记上“待测化合物、阳性对照品和标准菌株”等的编号和顺序,取除菌后的化合物原液20μl,加入96孔板1号孔中,再在1号孔中加入180μl的肉汤培养液,2~11号孔中加入100μl培养液,11号孔作为菌株生长情况对照,12号孔中加入200μl培养液留作空白对照。从1~10号孔依次用移液枪吸取前一孔的液体100μl,加入后一孔,直至第10孔后弃去最后的100μl。

(3)生长后的菌,用3~5ml生理盐水溶解,校正浓度至0.5麦氏比浊标准,再用含10%脱纤维羊血肉汤稀释1:100(含菌量约为106cfu/ml),涡旋混匀。然后在96孔板的1~11号孔中加入100μl菌液,采用二倍稀释的方法,使化合物最终浓度为128μg/ml、64μg/ml、32μg/ml、16μg/ml、8μg/ml、4μg/ml、2μg/ml、1μg/ml、0.5μg/ml和0.25μg/ml。11号孔检测菌是否生长,12号孔检测肉汤是否被污染。

(4)每个板必须有阳性对照品,待测化合物均按以上步骤稀释。同种化合物需做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96孔板密封于厌氧袋中37℃培养24~48小时。

2.4结果判断

黑色背景下观察,微孔混浊或孔底沉淀认为有菌生长。无菌生长孔所含最低抗菌药物的浓度即为MIC值。

3.结果与结论

结果:S2LA-01、S2LA-02、S2LA-06、S2LA-07这四种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都远远高于对照药奥硝唑,而S2LA-03~S2LA-05化合物的活性虽然高于奥硝唑标准品,但是作用效果不如S2LA-01、S2LA-02、S2LA-06、S2LA-07这四种化合物明显。S2LA-08~S2LA-20这13种化合物抗菌效果均不好,其中S2LA-08、S2LA-10、S2LA-13、S2LA-20这四种化合物的抗菌效果不如奥硝唑标准品。S2LA-24化合物抗菌结果稳定,且抗菌作用强,抗菌效果优于同组其他化合物。结论:筛选出5种抗菌效果相对优良的化合物,分别是MIC值为0.50μg/ml的S2LA-01、S2LA-02、S2LA-24和MIC值为0.25μg/ml的S2LA-06、S2LA-07。

4.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筛选出的5种化合物,在体外抗厌氧菌效果上明显优于奥硝唑,为进一步药物筛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建荣,马纪平.实验室开展厌氧菌检查的重要性[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1):12-13.

[2]陈秀枢,屠湧涛.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的评价[J].中国医学杂志,1994,17(3):2.

[3]陈昌福,孟长明.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MIC[J].渔业致富指南,2004,2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