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引流术术后并发症问题

/ 1

腰大池引流术术后并发症问题

刘福英

南江县人民医院骨、神经外科四川省南江县636600

腰大池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颅内感染、脑室出血等疾病中普遍应用。临床证实,患者实施腰大池引流术后,因引流管管理不当,例如引流过快、引流量多等,可能造成术后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患者术后必须加强并发症的管理和防治工作,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腰大池引流术?

腰大池引流术,是在腰大池穿刺置管,利用脑脊液外引流系统,实现脑脊液持续性体外引流。在临床上,腰大池引流术的适应症包括: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②脑脊液漏;③脑积水和脑膨出;④颅内感染;⑤颅内病变显微手术等。实施腰大池引流术,其一可以治疗颅内感染,将感染的脑脊液及时排出体外,实现冲洗置换效果,带走细菌、毒素、坏死组织。其二能监测颅内压变化,针对颅内压增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严重损害。其三通过分流减压,有利于修复破损的硬膜、漏口、皮肤切口,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2.腰大池引流术的优势有哪些?

和腰穿相比,腰大池引流术的优势在于:①可持续引流脑脊液,可控制引流速度;②减少甘露醇的使用量,降低颅内压水平,避免或减轻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③根据临床需要,可随时采集脑脊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判断颅内和椎管内的情况;④只需一次穿刺,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治疗费用。

和脑室外引流相比,腰大池引流术的优势在于:①对患者的创伤小,能避免损伤脑组织,降低脑出血风险;②置管和引流操作比较简单,可在床旁进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③穿刺部位远离头部,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患者容易接受。

3.腰大池引流术的护理方法

(1)病情监测。术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是否出现呕吐、头痛、颈部抵抗感、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置管后,选择去枕平卧位,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数量、性状,控制引流速度。其中,集液袋应该低于椎管平面10cm左右,或根据颅内压高低调整集液袋高度,将引流量控制在每天200-300ml。

(2)引流护理。一是保持引流通畅,一旦引流管堵塞,要及时明确是否脱落、扭曲、打折。如果患者的血性引流液粘稠度高致堵塞,可使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引流管通畅但没有脑脊液流出,使用甘露醇脱水仍不见好转,应及时拔除引流管。二是选择合适体位,一般要求患者床头抬高15~30°,在翻身转动时,暂时夹闭引流管;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颅内压突然变化。三是穿刺点敷料保持干燥,一旦潮湿要查明原因,并及时更换。四是严格无菌操作,室内定时通风,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限制探视人数的时间。

(3)拔管护理。当引流的脑脊液澄清,且红细胞计数在108个/L以内,蛋白水平在0.8g/L以内,说明患者的一般情况好转,此时应及时拔管。拔管时,动作缓慢轻柔,持续用力,防止发生断管。拔管后,如果穿刺部位溢出脑脊液,可实施X型缝合,并且加压包扎,叮嘱患者卧床休养。

(4)饮食护理。在引流期间,患者体质虚弱,尤其是蛋白大量丢失,此时应该通过饮食补充营养。一般来说,选择热量高、蛋白高、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确保清淡易消化;禁食辛辣、冷硬、刺激性食物,严格戒烟戒酒。

4.腰大池引流术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1)低颅内压。低颅内压的出现,主要是引流过快、引流量多、引流瓶突然降低等引起的。对此,应合理设置引流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引流速度和引流量。对于清醒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大便;并对引流瓶牢靠固定,防止脑脊液反流。

(2)颅内感染。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呈灰白色,伴有寒战、抽搐、高热等症状。在护理工作上,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引流液反流,并及时更换穿刺点的敷料,定期检验脑脊液成分。

(3)引流管堵塞。引流管堵塞的原因是管径小,脑脊液粘稠或蛋白含量高,引流管扭曲或受压等。引流期间,应该合理固定引流管,保证引流通畅。针对严重堵塞的患者,管道冲洗无果,可拔管后重新置管。

(4)颅内再出血。颅内再出血是颅内压骤降引起的,此时脑皮质塌陷、脑血管损伤。对此,应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当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引流出血性引流液,就要夹闭引流管,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采取手术方案。

(5)脑疝先兆症状。部分并发感染的脑积水患者,引流期间可能出现脑疝先兆症状,例如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出汗、体温升高等。对此,应该暂时夹闭引流管,对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对于脑积水进行脑室外引流,以挽救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在颅脑疾病患者中,腰大池引流术的应用普遍,具有抑制感染、降低颅内压、解除颅脑压迫等功效。文中介绍了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针对术后常见并发症,总结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