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褚云凤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二中褚云凤

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他们的责任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为中介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它强调的是在教学中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同时,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精神层面的交往是人们通过实物、语言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达到理解与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活动。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那么,如何进行沟通呢?这就需要“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借助“对话”这种最普通、最简单的形式来进行。对话时,老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既然称之为对话,就不应该是教师“独白式”教育,而应该是学生的经验与教师的经验相交融的过程。学生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生活、所见所闻,或者是通过观察他人的生活所获得的体会。这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直接经验,是个人的经验。而教师的经验除了有自己的直接经验外,更多的来源于课本知识:既包括他人的经验,也包括人类在文明的演进历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些经验,主要体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对学生来说,这些不是他们自己原有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间接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人在认知、探求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间接经验的支持,并且最终会变成个人的直接经验。学生正是在接受这样的学习、训练,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课程的学习也是在接受间接经验,因为历史教学恰恰是在直接利用过去人类在文明的演进历程中积累起来的已有认知成果、已有的一些经验,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来进行教学,是从生动丰富、多采多姿的现象世界中选择出来的、抽象概括出来的东西来进行教学,也就是间接经验的内容来教学,来给学生提供经验或教训。历史,尽管过去它是鲜活的,多姿多采的,但是当它变成铅字,成为课本,就舍弃和丢失了现象世界、生活世界中那些生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东西。学生面对书本时,进入的是一个无法直接感受到的浓缩了的、离开了自己现实生活的世界。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和其它学科一:重理论、轻实践,重语言文字、轻实际内容,它过早地、过分地抽象化、狭窄化,使学生觉得历史学习枯燥无味,所以,当学生同时面对远离生活的课本和重理论的教学时,即使原先对历史很感兴趣,也会对学习历史的兴趣锐减,甚至是变得毫无兴趣的。因为枯燥乏味的教学,严重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规律:联系实际或借助于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于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一再强调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经验,强调教学要反映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的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得紧密,教学就会越有效。而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的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远离学生的经验,再现代化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用,没有基于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去阐述现代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再好的教学内容也是不可行的。学生要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取决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阅历。实际上,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也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那时历史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义务,而是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所以,在教学准备时教师应该就做到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经历。如:在学习有关汉武帝的内容时,可利用《大汉天子》、《汉武大帝》等学生熟知的电视剧内容,或在对比中教学,或在区分史实还是戏说中学习;学习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内容时,可让学生亲自到运河两岸考察、实践,体会一下劳役的辛苦……因为将要学习的知识用他们能够直观感受的形式去学习,联系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所以会个个兴致高昂,很愉快地接受知识。

我们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因为学生总是在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以一定的职业作为归宿。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学到的知识应该是能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知识,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因此从学习的角度讲,我们应轻学会、重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认知、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学生会学,那么他们掌握的是技能,是方法,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技能、方法来源于课本知识,但必须让学生亲自去感知。而要感知,就要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他们的经历,让学生从他们的亲自参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经验、接受到教训,才会避免在将来真正的社会生活中犯类似的错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从学习的角度,教学也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也就是说,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都应建立在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上,才能避免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学习知识却不运用知识,有知识却没能力的现象出现;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不断的有创新、有发展;才能在工作时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